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37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15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试卷相关题目

  • 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一宋朝的记载说明当时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C.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D.天气好的时候用指南针观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淹池会上桌上放着一些竹简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①活字印刷术②张衡的地动仪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BBC评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认为,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 下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丝绸之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②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