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1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1-08-17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试卷相关题目

  • 1“苏联”这一名称开始出现于

    A.1917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权,通过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

    D.单一公有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走向强国之路”的时代,苏联“走向强国之路”主要是通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

    C.农业全盘集体化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以下关于苏俄(苏联)工业政策,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②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  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有人说,       既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又带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同时又具有落后国家推行赶超现代化的特点。这句话中“        ”最恰当的应填

    A.战时共产主义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文化大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表是依据《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苏俄的相关资料改编而成。对此的正确解读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危机

    B.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

    C.经济资源日益集中到政府手中

    D.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基本建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斯大林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突破”不包括

    A.改变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

    B.强调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

    C.改变了苏联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

    D.改变了苏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在苏联初期和二战时期起了重要作用 ②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导致个人崇拜和大清洗运动的出现 ③二战后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  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