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
在我国的防雷设计中,通常建议采用 ( ) 长度的雷电流波头长度。
A.1.5 μs
B.2.6 μs
C.4 μs
D.5 μ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雷电放电过程和 ( ) 的火花放电现象很类似。
A.超长气隙均匀电场
B.短气隙稍不均匀电场
C.超长气隙不均匀电场
D.短气隙均匀电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雷击于避雷线最严重的情况是 ( ) 。
A.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
B.雷击杆塔塔顶
C.雷击导线
D.雷击线路附近地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是 ( ) 。
A.101.3 kPa ,20℃ ,11 g/m3
B.101.3 kPa ,20℃ ,10 g/m3
C.50. 1 kPa ,25℃ ,10 g/m3
D.50. 1 kPa ,25℃ ,11 g/m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 ( ) 与接地网的接地极连接起来。
A.变电部分
B.绝缘部分
C.金属外壳
D.电源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我国规程中规定线路防雷设计用雷电流波头时间为 ( ) 。
A.1.2μs
B.1.5μs
C.2.6μs
D.10μ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中等雷电活动地区是指该地区一年中听到雷闪放电的天数 Td 范围为 ( ) 。
A.1~ 10
B.15~40
C.20~50
D.30~6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避雷线对导线保护程度的表示方式是( )。
A.保护范围
B.畸变电场
C.保护角
D.保护宽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通常可以用符号 ( ) 表示。
A.( 1.2 ±30%) μs
B.(50 ±30%) μs
C.1.2/50 μs
D.( 1.2 ±20%) μ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雷电放电过程中先导放电阶段的特点是 ( ) 。
A.具有不连续性 (分级先导)
B.历时约 0.005~0.010s
C.每一级先导发展速度相当高 ,但每发展到一定长度 (平均约 50m ) 就有一个10~ 100μs 的间隔
D.发展速度约为光速的 1/ 100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第八章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暑假班1)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七章 电力习题简单故障分析与计算(暑假班2)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七章 电力习题简单故障分析与计算(暑假班1)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六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基本概念(暑假班2)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六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基本概念(暑假班1)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五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暑假班2)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五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暑假班1)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四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暑假班2)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四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暑假班1)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第三章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暑假班2)
类别:电分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