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研究生考试 > 考研 > 考研政治 > 考研政治1.2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考研政治1.2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考研政治1.2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试卷预览

  • 41(单选题)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C.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过程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2(单选题)下列关于新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事物和旧事物没有任何联系

    B.新事物比旧事物更成熟

    C.新事物比旧事物力量更强大

    D.新亊物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3(多选题)2020年8月,由百度公司、百信银行联合中国银联推出的“百度闪付卡” 在北京正式发布。“百度闪付卡”作为国内首款数字银行卡,没有实体银行卡的物理形态, 革新了实体银行卡的传统体验模式,首次采用虚拟借记卡发卡系统,使人们的支付更为方便,生活更为便捷。“百度闪付卡”的出现表明

    A.新事物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B.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出现的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D.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4(单选题)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写下了《乌托邦》一书,描绘没 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一种理想社会,从此开启了人们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美好社会的先河。 16世纪到19世纪,虽然出现了对资本主义进行辛辣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仍 然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社会理想。直到丨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从此摆脱了空想,走出了乌托邦荒原,成为令人信服的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的发展说明

    A.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历史人物的主观能动性

    B.世界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C.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大幅度向后跃退

    D.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5(多选题)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把荣枯代谢、推移吐纳看作宇宙的根本法 则。他认为任何生命体都经历着胚胎、流荡、灌注、衰减、散灭诸阶段,而就在“衰减”“散 灭”过程中已经孕育“推故而別致其新”的契机,“由致新而言之,则死亦生之大造矣”。 这种变化发展观表明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母体”之中

    B.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C.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D.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6(单选题)古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当今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不 少餐馆为了吸引顾客十分注重店面装修,网红餐馆应运而生。网红餐馆高大上的门而装修 和充满噱头的食物名称颇具吸引力,如今到网红餐馆打卡已在都市青年中形成一股潮流。 事实上,网红店铺的食物口味与同类普通店铺的食物口味差别不大,却门庭若市。这说明

    A.内容与形式不具有统一性

    B.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C.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可以相互转化

    D.假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7(多选题)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 范畴。下列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B.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单一性

    C.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8(单选题)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 下列关于本质与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是相对稳定的,本质是多变易逝的

    B.现象和本质都可以通过感性思维把握

    C.本质是普遍的,现象是具体的

    D.存在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9(单选题)一只兔子蹲在山涧边缘,望着对面的草地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 宽,只有会飞的鸟儿才过得去。这时,一阵大风刮过来,将兔子卷到了山涧对面,造成了兔 子“飞”过山涧的假象。一时之间,森林里的动物都说这是一只会飞的兔子。在一片羡慕 与赞美声中,兔子产生了自己会飞的错觉。有一天,兔子想要再次飞过山涧,于是它铆足 劲儿往前冲,但它并没有飞起来,而是掉落山涧摔死了。兔子到死都没有看清自己不会飞 的事实。假象与错觉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了后者,两者不能等同

    B.前者是意识范畴,后者是物质范畴

    C.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

    D.前者不反映本质,后者歪曲地反映本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0(多选题)先秦名辩学家惠施曾提出过一个“犬可以为羊”的诡辩命题。他的论证 理由是,犬是四足、有毛、胎生动物,羊是四足、有毛、胎生动物,所以,犬就是羊。这一命 题的错误在于

    A.模糊了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B.混淆了内容与形式的区别

    C.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混渚了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