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军队文职考试 > 岗位能力 > 行测试卷355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行测试卷355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介绍

行测题库专区

试卷预览

  • 41

    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风景线的同时,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现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

    A.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B.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C.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D.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2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
    有一定的时滞。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A.自发性和盲目性

    B.滞后性和调节性

    C.自发性和滞后性

    D.竞争性和调节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3假使我们打些比喻,那么短篇小说作者所应选择也是最适宜表现的是: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
    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等等。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短篇小说:

    A.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B.最适宜表现社会和自然的重大主题中那些振奋人心的情节

    C.无法完成长篇或中篇的任务,它只能描写事物的关键部分

    D.应该选取最贴近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塑造艺术形象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4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打碎,
    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A.前者指各种小粒内部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

    C.二者反映了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D.二者都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5

    鲁迅满怀悲愤的写道:“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6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
    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7

    凡能创造美的艺术家,其学习起点必高。如起点甚卑,则易与世俗同流。现代一些老的艺术家,其起步多在三十年代之初,师承鲁迅现实主义之教,投身中国革命洪流,根底甚厚。其积累之经验,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
    当亦不少。

    不符合本段意思的是(   )

    A.学习的起点高的艺术家,可如鲁迅一样不与世俗同流

    B.学习起点高,可以创造美,并可为后代言传身教

    C.一些老艺术家师承鲁迅,投身革命,可为后代师表

    D.学习起点高低,影响艺术家品格,也影响艺术造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8专家们对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应用生物基因技术反应不一。
    大部分专家认同一个严肃的想法:发展基因改良植物与“长期但确实的风险”相关。下列观点,与“大部分专家”态度明显不一致的是:

    A.不能因转基因食品尚未出现严重负面影响,就说它无害

    B.考虑基因改良植物的负面影响,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C.在还没有科学公断时,不应告诉大家某一技术是安全的

    D.呼吁暂缓转基因作物在大范围内种植,是有理由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91,4,8,13,16,20,(    )

    A.20

    B.25

    C.27

    D.28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01,3,7,15,31,(    )

    A.61

    B.62

    C.63

    D.64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