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军队文职考试 > 哲学 > 哲学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2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哲学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2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68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介绍

基本常识

试卷预览

  • 11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2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5“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6“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7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9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2/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