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军队文职考试 > 哲学 > 哲学之西方哲学史习题2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哲学之西方哲学史习题2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92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介绍

基本常识

试卷预览

  • 21柏拉图认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    )的。

    A.自私

    B.有序

    C.正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2柏拉图的哲学奠基于(    )的区别之上,这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

    A.理想与现实

    B.实在与现象

    C.想象与现象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3(    )是属于感官所接触的世界,而(    )是属于超感觉的永恒的世界。

    A.意见,知识

    B.知识,真理

    C.真理,意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4柏拉图学说中的“理念”论或者说“形式”论中,一部分是(    )的,一部分则是(    )的。

    A.逻辑,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伦理学,神学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5柏拉图关于理念的学说在哲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因为它是强调(    )这一问题的最早的理论。

    A.德行

    B.共相

    C.智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6《斐多篇》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许多学说,而这些学说后来成了(    )的学说。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7苏格拉底在《斐多篇》里一开始就发挥了他的学说中的(    )的含义。

    A.享乐主义

    B.折中主义

    C.苦行主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8苏格拉底的苦行主义是一种(    )的并带有绅士气味的苦行主义。

    A.无节制

    B.有节制

    C.传统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9柏拉图认为(    )具有双重的罪恶,因为它既是一种歪曲的媒介,又是人欲的根源。

    A.精神

    B.肉体

    C.欲望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0苏格拉底在《斐多篇》中论证了死后(    )的永存。

    A.灵魂

    B.精神

    C.思想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