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军队文职考试 > 公共知识 > 政治练习题41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政治练习题41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39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介绍

边消警政治

试卷预览

  • 51电子(网络)传媒给绘画、摄影、音乐、设计、影视等艺术形式带来很大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方面有互动、宽容、开放、快速、平等、民主,只要点击鼠标,任何人都可以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经典、名作。消极之处也不言而喻,光洁冰冷的显示器抹杀了画作的质感,设计精巧的软件可以完美任何不完美的照片,原创者的权威扫地。据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    )

    A.大力推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B.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C.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邓小平更是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坚持两手抓,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B.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C.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D.实现经济、文化同步发展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日前做了“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4有人认为,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欧美文明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因此,要促进工业化、现代化从根本上应该抛弃儒家文化。这一观点(    )

    A.肯定了儒家文化的价值

    B.赞同对外来文化要进行科学分析

    C.否定了文化的传承性

    D.夸大了不同文化的共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5下列对“文化交流”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交流只有正面影响而无负面影响

    B.文化交流只有负面影响而无正面影响

    C.文化交流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D.文化交流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6“围脖”是微博的谐音,即微型博客。其主要功能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一般用不超过140个字的文字或一张图片,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网络与他人分享。相对于过去的书信,它的范围大大扩展。这说明(    )

    A.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以书信、口语为代表的旧的传媒已失去作用

    C.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没有文化的传播

    D.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微博的出现为标志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7手机色情网站传播的内容属于(    )

    A.落后文化

    B.腐朽文化

    C.流行文化

    D.通俗文化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8“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A.活到老,学到老

    B.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C.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

    D.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9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他们中有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干部、学生等。游客们在观赏井冈山引入胜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表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0一世博游客在感言:“世博是‘视博’,世博是浓缩的 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是建筑艺术的万花筒。世博搭起了文化交流之桥,让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世界的脉动,观察到了多彩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趋同

    B.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就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C.凝固艺术的世博展馆,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

    D.世界博览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6/12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