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考

2016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20-07-17发布者:郝悦皓大小:174.50 KB 下载:0

2016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60 分,考试时 间 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选择题 共 2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 “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结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的开通 (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 ) A.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4.小刚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 太宗对修复长城一事置之一笑的理由应该是 ( ) A.唐初北方无外患 B.长城起不到防御作用 C.唐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关系融洽 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 应的时期应该是 ( )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6.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 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 A.闭关锁国政策 B.汉化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7.规定“英商”政策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政策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1919 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 是 (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9.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 “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D.中共十五大 10.“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 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 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 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11.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着眼于它( ) A.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提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使社会主义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 1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 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3.1938 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这一事件被 称为慕尼黑阴谋。该“阴谋”直接损害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利益 (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法国 D.意大利 14.中国海尔集团是世界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政策。海尔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 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 5 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 的跨国集团。2008 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 1220 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 --------------------------------------------------------------------------------------------------------------------------------------------------------------------- 在 毕业学校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 9.8%。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尔产品质优价廉 B.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C.交通便利,运输快捷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卷(非选择题 共 3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 15.(11 分)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 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 年) 材料二 1927 年 9 月 9 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9 月 19 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 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1927 年 9 月 29 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 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10 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得到 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材料三 中国是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 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以伤亡 3500 万人的代价,最终获得了抗 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材料四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 中国成为全球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 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 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4 年) (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割台”唤起了哪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1 分)揭 开这次爱国政治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 分)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国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1 分) 由此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正确的革命道路?(2 分) (3)列举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2 分)并结合材 料三分析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意义。(2 分) (4)材料四中我国进入“三十余年”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 分)李克强 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1 分) 16.(10 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 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 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 , 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中,英国大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广泛应用得益于谁的创新?(1 分) 这一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 分) (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分别是在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2 分)这两次科技革 命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2 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二中任选其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 弊。(4 分) 17.(11 分)20 世纪前半叶,中国外交追求的是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后半叶以 来外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同世界打交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9 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 和平召开了巴黎和会。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 材料二 1955 年,众多亚非拉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一 次 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 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 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 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 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1993 年亨利·基辛格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新统 治秩序?(1 分)为什么说中国是巴黎和会的最大失败者?(2 分) (2)材料二中的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1 分)这一方针的提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这 种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 分) (4)20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1 分)中国近现代 外交的曲折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 分) 四川省眉山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I卷 一、选择题 l.【答案】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 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B 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C 项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D 项行省制是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 度。故选 A。 【答案】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2.【答案】答案】C 【答案】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政策贸大道,是促进亚欧各 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A,B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美 洲地区是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的,故 D 项说法错误。故选 C。 【答案】考点】丝绸之路的影响 3.【答案】答案】B 【答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 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北方和巴蜀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 治下。此后,南北方进人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 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故选 B。 【答案】考点】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4.【答案】答案】D 【答案】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在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有的民族 虽建立了地方政权,但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 少数民族关系融洽,所以无需修复长城来抵御外族人侵。故选 D。 【答案】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 5.【答案】答案】D 【答案】解析】由示意图可知,在西汉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到魏晋南 北朝时期,由于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 劳动力,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到南宋 时,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故选 D。 【答案】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6.【答案】答案】A 【答案】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 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抵制。但是,“闭关锁国”造成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