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考

2019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0-07-20发布者:郝悦皓大小:121.50 KB 下载:0

2019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考试结束,应将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6 分) 我 们 爱 祖 国 , 巍 峨 的 群 峰 在 云 端 穿 suō____________,jìng____________发的千帆荡起碧波。我们望朝露日晞, 听晨钟暮鼓,徜徉壮丽山河。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我们把自己的命 运牢牢掌握。我要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您,我要用最美的歌儿歌唱我的祖国。 (1)下面“我爱祖国”的书法字体中,属于隶书的一项是(2 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穿 suō____________ jìng____________发 徜徉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根据相关规划,到 2020 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 3 万千米左右。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 创造。 B.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 , 亭亭而玉立。 C.“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 诉我吗?” D.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 都无从知道。 4.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 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 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 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5.古诗文默写。(8 分) (1)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山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方》)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 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杜甫的《望岳》中,揭示经过奋力登攀,必会达到理想境界、领略无限 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你参与其中。 请仔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完成任务。(5 分) 材料一: 欣赏漫画《孔夫子讲学》(作者:王春生)。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机导致 近视、“搜题”软件成为答卷神器等新闻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滥用对学生身 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2018 年 9 月 21 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自 2018 年 11 月 1 日起中小学校应 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这是新时代全国首部为促进学生 体质健康而立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1)“材料一”中的这幅漫画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 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不超过 70 字)。(3 分) (2)阅读材料二,你将在“课堂远离手机,促进身心健康”的主题班会上向同 学们阐述课堂远离手机的益处,请简要列出两条。(2 分) 二、阅读(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7~8 题。(4 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2 分) 8.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9~12 题。(13 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 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 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 ③亭日“丰乐”,自为记, 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 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 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 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 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医师迎着他说其可谓善取 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 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① 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 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 修之托而写的。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1)伛偻提携 (2)泉香而酒洌 (3)杂然而前陈者 (4)则必即丰乐以饮 伛偻:_________________ 洌:_________________ 杂然: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在 毕业学校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A.临溪而渔 B.行者休于树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D.醒能述以文者 则必即醒心而望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卷 1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1 分)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 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 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 上 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 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 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 答 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 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 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 题 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 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 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 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 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 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 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 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 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效 ④ 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 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 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 一大绝招。 无 ⑤ 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 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 ——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 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 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 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 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 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 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 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 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 100℃ 才沸腾,在比 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 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 受更低的温度。 ⑧ 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 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 本领。 (有删改) 13.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3 分) 14.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5.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2 分) 16.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 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 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 ——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 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1 题。(17 分) 活着 沙爽 ① 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 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 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 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 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 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 面的站点等车。 ③ 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 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 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 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 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 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 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 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 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 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9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