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趣味学生物,不服你来战!

2020-03-03发布者:sss大小:15.48 KB 下载:0

趣味学生物,不服你来战! 1.施莱登与施旺的称谓的区别。在讲细胞学说时,学生常将植物学家施莱登与动物学 家施旺的称谓混淆。我就告诉学生施莱登的“莱”字上有一草头,“草”乃植物也,故其为植物 学家。这样学生就马上把两者的称谓记住了。 2.支原体无细胞壁,衣原体有细胞壁。常见的原核生物中只有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但 学生常将支原体和衣原体混淆,搞不清两者谁有谁无细胞壁。我就对他们说,“衣”原体就 像穿了一层衣服,因此衣原体有细胞壁,支原体也就无细胞壁了。 3.常见的七种微量元素。可采用谐音记忆法,“甜梦童心盆沐浴”即 “Fe、Mn、Cu、Zn、B、Mo、Cl””七种微量元素。 4.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采用联想记忆法,“苏赖甲、本色亮、洁异亮”,想象出意 义:苏赖(人名)的指甲,本来颜色就亮,清洁之后异常亮了。即“苏氨酸、赖氨酸、甲硫 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八种氨基酸。 5.细胞有丝分裂五期的变化特征,多而零碎,直接记忆难度很大。可以把各期的变化 归纳为一句口诀,借助口诀记忆。间期:“复制合成暗准备”,意为在间期细胞表面没有变 化,但实质上在进行染色质复制,包括了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为分裂期作物质上 的准备。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意为在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及染色质变成染 色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意为到中期,染色体不再缩短变粗,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便于观察,并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意为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成两条染色 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实现平均分配。 末期:“两消三现生二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回染色 质,核膜、核仁重现,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把一个细胞分隔成两个子 细胞(动物细胞中归纳为“两消两现生二子”,因为不会出现细胞板了)。 6.滤纸条上四色素带记忆。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会出现 4 条色带, 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可用概括记忆法,概括为“胡黄 ab”四个字记住。 7.神经纤维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学生很易跟“内正外负”混淆。可采用联想记忆法,联想“内含丰富 (负)、外树正气”这句话,从而记住“内负外正”。 8.大脑皮层言语区四中枢的记忆。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可分成蝶形的四区,分别是书 写中枢(W 区)、阅读中枢(V 区)、说话中枢(S 区)、听觉中枢(H 区),学生很难直 接把四区的位置与名称对应起来记住(如下左图)。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把大脑皮层图 想象成人的头部,前下方的的 S 区对应口所在位置,口用来说话的,因此为说话中枢;后 下方的 H 区对应耳所在位置,耳用来听的,因此为听觉中枢;后上方的 V 区对应眼睛所在 位置,阅读用眼睛的,因此为阅读中枢;前上方的 W 区对应手在位置,人写字时手是在眼 睛前方的,因此为书写中枢(如下右图)。 9.原肠胚的分化。原肠胚的外、中、内三胚层将来分化成高等动物个体哪一部分,可 采用口诀记忆法,归纳为“外表感神系、内消呼肝胰、剩下是中胚”,含义是外胚层将来分 化成表皮、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来分化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脏、胰脏, 剩下的都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10.核酸中五种碱基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的对应,如果死记硬背会很困难,即使勉强 记住,过后也易忘记混淆。可采用形象记忆法帮助记忆。“G””的英文手写体挺像鸟头,从 而记住它代表鸟嘌呤;“C”的形状具有包围之势,从而记住它代表胞嘧啶;“T””的形状像 西方人胸前挂的十字架,从而记住它代表胸腺嘧啶;“U””的形状较像尿壶,从而记住它代 表尿嘧啶(有些不雅,但便于记忆);剩下一个“A”,还找不到合适的形象记忆法,就多 读几遍强记住,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11.雌、雄性符号的记忆。在生物学中雌性用符号“♀”表示,雄性用符号“♂”表示,在 这两个符号记忆时也容易混淆,可采用联想记法。想象精子是可以游动的,雄性符号“♂” 中的箭头表示精子在向前游动;卵细胞中一般是不动的,雌性符号“♀”正像一个靶子,等 待精子前去结合受精。 12.伴性遗传特点记忆。采用口诀记忆法,伴 X 隐性遗传特点归纳为“一女病则其父其 子必病”,伴 X 显性遗传特点归纳为“一男病则其母其女必病”,伴 Y 遗传归纳为“男性病、父 传子、子传孙”。这些归纳成的口诀,用在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中非常有效。 13.雄性不育基因(S)与雄性可育基因(N)的记忆。学习细胞质遗传时,介绍了植 物中的雄性不育,是由核质基因共同决定的。细胞核中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 显性,这点易记;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N)与不育基因(S)无显隐关系,就容易混淆了。 可把“N”理解成英文单“No”,“S”理解英文单词“Yes””,然后再把这两个单词的含义反一 下,“Yes””为不育、“No”可育,这样就易记多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