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生物医学中科学道德教育研究论文

2020-03-12发布者:青青草大小:75.07 KB 下载:0

〔论文关键词〕科学研究道德情感人文关怀生物医学科研伦理 〔论文摘要〕科学道德情感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医学科学 研究中强调科学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伦理意义。文章认为,科学道德情 感应包括对于实验动物的关爱、对于人类受试者的人权的尊重、对科研同行工作的尊敬等 基本内容。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自 然、社会和思维现象,探究其中的规律,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达 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的平衡与协调;科学研究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系 列的理性与感性活动;科研论文则是科学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的载体和主要表达形式,也是 开展学术交流和从事科学普及工作的主要工具。 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由于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科学研 究和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必须具备客观真实性,并且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论文尽 可能使用精确的数字,而不得使用模糊词语来描述事实;尽可能使用抽象的概括,而不得使 用形象的比喻;尽可能使用生硬的客观陈述语句,而不得使用情感性的感叹语句。总之,科 研论文似乎越远离道德情感因素,越远离情感语言,就越能表现其客观真理性。 既然科学是人的事业,是为人类服务的,科研论文是科学家科研劳动的成果,是人类 思想交流的载体,那么,科研论文应该具有人的属性而不仅仅是理性。同时,无论是普通 民众,还是专业精英,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都应该不仅表现在理性层面,而且表现在感 情层面,是两者的统一。科学家对于知识的追求首先表现出对于科学的崇高的敬仰和纯洁 的热爱。因此。我们认为在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编辑中,不应该回避道德情感因素,恰恰相 反,应该提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表现形式主要 如下: 1 对实验动物的关爱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为了探求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人员不得不首先在动物 身上进行实验。因为只有在动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才允许科学家在人体上做进一步的研 究二这种做法似乎合乎生物医学伦理原则的要求。但是,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之 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动物也需要人类的关爱和同情。显然在这一方面存在着利益 的冲突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勒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种责任冲突,现实生活每 时每刻都向我们提示出这一冲突。人的伟大之处在于有知识,人要是不学无术,便会变得 渺小卑微,这就是为什么对科学感兴趣是神圣的。这也是因为科学能够治愈或预防不计其 数的疾病。另一方面,造成痛苦不是善良之举(我没有说死亡,我说的是痛苦)。虽然比较 低等的动物无疑没有人的感觉灵敏,可是它们也值得怜悯。只有通过大致的折衷方案,我 们才能够使我们自己从责任冲突中解脱出来。即使对低等动物,生物学家必须仅仅从事那 些实际上有用的实验;同时在实验中心必须用那些尽量减轻疼痛的方法。但是,在这方面, 我们必须凭我们的良心,任何法律上的干预都是不合适的,都多少有点可笑。” 彭加勒的论述阐明,在开展生物医学研究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除非必要的实验,即使 对于低等动物,也不能滥杀无辜;如果非用动物做实验不可,也要尽量减轻其痛苦;无论如 何,科学家要将仁慈、虔诚、对邻人的爱施于动物。 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IRB))在对医学科研论文进行审查时,应要求作者详细介绍实验动 物的品种、数量、选取原则,以及对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介绍尽量减轻动物的恐惧和疼 痛的操作方法。以便于科学家之间更好地交流如何使实验动物得到应有的尊严。 1959 年,英国出版了《人道实验技术的原则》一书,其中提出了有关动物实验的 3RsRs 原则,即替代(Replace)、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原则。该原则的制 订为动物实验研究规定了以下三个目标:以试管试验法代替动物实验;借助统计学方法减少 实验动物的使用量;优化实验室的设施,减少动物的痛苦。 所谓替代,就是在不使用活的脊椎动物进行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的条件下,采用替代 的方法,达到某一确定的研究目的。常用的替代方法分为相对替代和绝对替代。相对替代 是使用比较低等的动物或者动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替代动物;绝对替代就是不使用动物, 而是使用数理化方法模拟动物进行研究和实验。其中最常见的是计算机模型。 所谓减少,就是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量。具体的方法包括:一体多用,用低等动物,以 减少高等动物的使用量;尽量使用高质量的动物,使用质量换取数量;使用正确的实验设计 和统计学方法,减少动物的使用量。 所谓优化,就是通过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精心地选择设计路线和实验手段,优化实 验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动物机体和情感造成伤害,减轻动物遭受的痛苦和应激 反应。 3RsRs 原则提出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遵守。近年来,随着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对 于上述原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动物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研究目的明确、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符合 3RsRs 原则、饲养管理标准化、掌握比较多的实 验知识和动物心理学知识。上述基本原则的制订对于规范动物实验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 每年有好几百万只因医学实验而受害的动物,怎样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和没有意义的动 物实验行为,减轻对于动物的折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哲学家们早就注意到这样一 个事实:对动物的残酷行为会使人变得残暴,而对动物的关爱也会使人变得崇高而更富有人 性。因此对于动物的态度所折射出的实际上是人性问题。 2 对人类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分子借着科学的名义进行了许多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他 们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等地方还进行了人体冷冻试验,以寻找解决德军在苏联所遇到的寒冷 气候问题的途径。这些试验所得到的结论无论对于临床医学或是实战的需要都是直接、真 实、普适、而又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残忍和非人道的。冰冻试验在纳粹医生拉施尔 (Sigmun)dRan)cher))领导下进行,是最为残忍的人体试验项目之一,其试验结果由拉施尔 直接向希特勒报告。试验要求确定把人的体温降低到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并寻找使冻僵者 重新苏醒的最好方法。纳粹医生将活人放到大水桶里进行这种冰冻试验,或者在零度以下 把人裸体捆绑在担架上放到室外进行冷冻。试验对象多是年轻健康的犹太人和俄国人。纳 粹医生先把一个用来测量人体温度降低情况的绝缘管插人受试者的直肠,然后把受试者扔 进装满冷水的大桶,开始降温直到冰冻。当体温降低到摄氏 250CC 时,大多数受试者都失 去了知觉。苏醒试验则是把冻僵了的受试者再放到温水中慢慢地加热。这个方法被证明是 非常有效的。缓慢加热是关键,因为许多被冻僵的人由于快速加热而发生颤动。更可恶的 是,希特勒向拉施尔建议,用妇女的体温来复苏被冰冻的男人。 他们还使用黄疽病毒在集中营中进行流行病学试验;将集中营中的人们的衣服剥光,然 后进行芥子气试验;利用集中营中的囚犯进行海水溺水试验;在集中营中进行感染蜂窝织炎 的试验;在集中营中故意将囚犯的骨头折断以进行骨头移植试验;还将囚犯带到德国空军基 地,进行高原反应试验,以测定人类耐受力极限数据,有 70C 一 80C 人被当做试验对象,测 得了人类耐受力的极限数据;完成了犹太人骨架的收集,并在斯特拉斯堡的 Reich 大学进行 组装。为此,有 112 位犹太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以制作骨架展品;实施了希特勒的 安乐死计划,在奥斯威辛和 B)ir)ken)au 集中营中,他们使用 X 射线、阉割毒气等方法,将 犹太人(无论男女)、波兰和俄国战俘灭掉……这时,德国科研人员已经失去了人性。 1947 年,审判纳粹医生的纽伦堡军事法庭宣布了一项关于人体试验的十点声明,后 来被称为“纽伦堡法典”,它首次明确提出人类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原则,其中第一条明确规 定:“人类受试者的自愿同意是绝对必要的”“这是指受试者具有合法的同意能力;应处于能行 使自由选择权利的情况下,而没有任何暴力、欺诈、欺骗、威胁、哄骗以及其他隐蔽形式 的拘禁或胁迫等因素的干预;应该对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有充分知晓和领悟,使其能够做 出理解和明智的决定”。公务员之家 知情同意是对受试者个人尊严和自主性的尊重,是对受试者个人自由选择权的保护。 在科研领域中,自主地开展对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索,这是科学家的自由。但是在生 物医学领域所开展的人体试验应以受试者的人权作为不可逾越的终极界限:科学中的人文关 怀是科学的最终目的。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只有实现了对人类受试者的尊重,才能取得大 众对生物医学科学的支持和拥护,医学也才能实现其人道主义救助和人文关怀的理想。因 此,正如邱仁宗教授在 20C0C5 年西安生物医学研究与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培训班上的讲话所 指出的那样,在对人类受试者进行知情同意告知中必须做到以下八要素:说明研究的目的时 间和程序;说明受试者可能有的风险和不适;说明研究给受试者或别人可能带来的好处;说明 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研究方法;说明如何保护受试者的隐私;说明如何补偿可能给受试者带来 的伤害;说明该研究负责人的背景及联系方式;说明参加和退出都是自愿的。 3Rs 对科研人员的尊敬 人具有人的价值。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参与者,都应尊重学术的 民主与思想的自由,不得巧取豪夺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不得将他人看作实现自己目标的 工具,不得强奸民意,不得以合法的名义从事非法的勾当。关于对于科研人员的尊重,美 国柏克利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曾指出:实验科学的巨大成就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共同完 成的。他们兢兢业业,坚持不渝。有些科研人员富有直观洞察力,有些科研人员善于创造, 有些科研人员精力充沛,有些科研人员则老成持重,有的机智灵活,有的周密细致,有的 具有灵巧的双手,仅仅依靠极其简单的设备就可以发现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有的则发明 或自己创造了极其复杂的精密设备。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仅有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很诚实, 真正做了他们记录上记载的那些观察,他们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得其他人有可能不重复 这些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前进。 现代科学的研究是多学科人员相互合作的集体事业,“正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建成它需 要数世纪,为此每个人必须携带一块石料,在某些情况下,这块石料需要耗费人的毕生精 力。因此,这使我们感到,科学需要必要的合作,需要我们和我们同代人同心协力,甚至 需要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继者共同奋斗。我们理解到,每一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战士,仅 仅是整体的一小部分。”像彭加勒所说的那样,科学事业需要科学共同体甚至普通民众相互 支持,共同奋斗,这种为了科学事业建立起来的情感是高尚的、纯洁的、无私的,是应该 值得提倡的,它是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科技论文中,应该充分表述这 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激情和理性,一个属心(hear)t)一个属智(min)d),是科学事业的两 个轮子,无论缺少了哪一个,都会影响科学的发展。客观规律描述和充分表达情感都是科 技论文需要交流的内容,只有将两者合二为一,科学才能真正地成为具有知性和人性的理 论化的知识仲系,成为人类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乐园。 摘要: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占肺癌总数的 15%~ 20C%。临床特点是生长迅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 1996 年至 20C0C7 年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 66 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小细胞肺癌 66 例,其中男 3Rs0C 例,女 3Rs6 例;年龄 20C~70C 岁。 左肺上叶 15 例,左肺下叶 10C 例,右肺上叶 3Rs0C 例,右肺下叶 11 例。其中手术行肺 叶切除 40C 例,全肺切除 26 例,左全肺切除 24 例,右全肺切除 2 例。术前明确病理诊断 54 例,术前给予化疗 45 例,放疗 6 例。按照(UICL))修订的国际 TNM 分期,Ⅰ期期 20C 例, Ⅱ期期 3Rs6 例,Ⅲ a 期 10C 例。中心型 47 例,周围型 19 例。66 例中 54 例术前通过纤维支 气管镜或经皮穿刺肺活检及痰脱落细胞等方法明确病理诊断。 1.2 方法 66 例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心包内处理血管 12 例,心包均不缝合, 防止心脏疝出现。所有病例术中均应用蒸馏水及顺铂 10C0Cmg 浸泡冲洗胸腔,防止肿瘤细 胞脱落、种植、转移。有 6 例术前没有病理检查术中给予快速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回报后 给予术中卡铂 40C0Cmg 冲击化疗,防止术中操作至血行转移。术中输血 14 例,输血量 40C0C~10C0C0CmL)。术后分别给予 CE 或 CAP 方案化疗 2 周期。其中 6 例术前行局部放疗, 术后再给予 CE 或 CAP 方案化疗 4 周期。 2 结果 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 1 年生存率 84.8%,3Rs 年生存率 45.4%,5 年生存率 40C.9%。6 例存活 10C 年以上,其中 1 例患淋巴瘤,正在治疗中。 3Rs 讨论 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特点是早期播散和快速生长。约 2/3Rs 患者诊断 时已属广泛期病变,未经治疗的广泛期患者仅能生存 6~12 周,而局限期患者也只有 3Rs~ 6 个月[1]。小细胞肺癌多主张为全身治疗,化疗为最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小细胞肺癌的 生物学特性,对化疗和放疗较敏感,初期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均可达到 CR,但远期效 果较差,5 年生存率仅 5%~10C%。化疗后的肿瘤细胞生长快,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基因 肿瘤复发、转移、病情进展。虽然近年来化疗药物更新换代,但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无显 著提高。小细胞肺癌长期被认为不适合外科治疗,主要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将化疗、放疗及 手术结合。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对治疗方法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手术治疗的小细胞 肺癌同样依据 1997 年 UICC 修订的国际 TNM 标准分期。Ⅲ a 期之前的具备手术适应证 [2],本组患者 5 年生存率 40C.9%,可能与分期较早有关。公务员之家 采用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或消失,有利于手术切除,同时也对存在与外周血、 器官内的亚临床微转移有杀伤消灭作用,从而有效控制、预防了术后因手术打击机体免疫 功能下降,化疗间歇而导致的远处扩散。手术切除了原发灶和残存的耐药肿瘤细胞,可减 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但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征及术中操作、挤压出血及器官内的微 转移灶,术后必须辅以化疗。术前采用 2 个周期的化疗,这样既能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控 制又因只产生轻微的血液毒性利于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术中尽可能少输血或不输血,因为 输入异体血液造成免疫系统改变,不利于对肿瘤的控制。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有利于长期 生存率的提高,但如何防止长期生存者的癌转移仍是临床肺癌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3Rs4]。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长期以来人们大多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很差,而 放化疗效果较好。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手术治疗结合化学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好,并能 控制局部复发。所以,手术对于早期局限型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有益。但是,目前仍然存在 分歧,例如在治疗前即获得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肺癌Ⅰ期期患者适合手术已无争论,但Ⅱ期~ Ⅲ a 期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新辅助化疗虽然能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 床分期,但术前化疗增加外科手术难度,术前应该进行几个周期的化疗疗程,是否根据不 同的化疗药物制定不同周期的术前化疗疗程,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由于小细胞肺癌常常表 现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切除原发灶,防止复 发,减轻瘤负荷,那么楔形手术是否更有利于患者,而不是目前依照非小细胞肺癌的方式 行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目前涉及此方面的研究极少[4]。 摘要: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人性化服务中,改变护士的服务理念, 规范护理服务程序,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技巧,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提示 了在病房服务中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human)ization),ser)vice)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人性化服务,它是建 立在“以人为本”的原理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自由和发展。当医学模式 进入生物-心理-社会的层面以后,医护的服务界面需要更多地去关注与病人相关的社会因 素,医学要适应“人病”的模式,即医疗首先服务的是人,其次是病。病人即是生物属性的 人,更是社会属性的人,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起病急,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更需 要关心与呵护。我科近年来开展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纠纷率上取得了 显著的效果。现将体会如下。 一、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 现代护理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护士应从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转向重视患者需要的满足;从重视对疾病的护 理转向对患者及家属全方位的护理质量;从短期护理行为的管理转向长期护理行为的规范 管理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为此,我科每一季度分派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同行的经验和 精髓,拓展工作思路;每月一次例会,学习新的护理理念,新的护理技术,更新护理观念。 强调对患者的尊重,提供家人式服务,营造温馨的家庭式病房,强调个性化护理。重视双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