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损美性疾病研究论文

2020-03-13发布者:青青草大小:149.22 KB 下载:0

【摘要】根据中医“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理论,容颜的荣衰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经 络密切相关,在五脏之中肝、脾与皮肤美容关系非常密切,肝、脾的功能失调,是导致损 美性皮肤病及容颜早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必要重视调理肝脾。 【关键词】损美性疾病;肝脾;辨证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美容意识越来越强,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 特点,在皮肤美容方面受到更多关注。中医美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的药物、食 膳、针灸等多种手段治疗损美性疾病,对人体皮肤进行养护、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 抗衰、驻颜的目的。但从整体来看,“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容颜的荣衰与人体五脏六腑、 气血经络密切相关,若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则肌肤健康、美丽,才能青 春常驻;若脏腑功能失调,则肌肤出现晦暗、粗糙、皱纹、痤疮、黧黑斑等。在五脏之中 肝、脾与皮肤美容关系非常密切,肝、脾的功能失调,是导致损美性皮肤病及容颜早衰的 重要原因,因此,中医美容以及对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必要重视调理肝脾。笔者就此探 讨如下。 1 肝、脾与皮肤美容关系的理论基础 1.1 脾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皮肤美容的基础中医美容观是以脏腑精神气血充 盈为基础的整体健美观。美的不一定健康,但健康的就会给人以美感。《灵枢·阴阳二十五 人》曰:“气血盛则髯美”,并可“美眉以长、耳色美”、“气血和则美色”。脾位居中焦,脾主 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得以化生精微,精微得以升散,营养 五脏六腑、五脏精气充沛则两目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光泽;营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则筋骨强健,肌肉满壮,肤如凝脂[1]。所以脾胃功能正常是皮肤美容的基础。 1.2 肝藏血,主疏泄,是皮肤美容的保障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之功。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 主血海也。”肝血充盈,则面色、爪甲红润,双目明亮,关节活动灵活,体态健壮。肝主疏 泄,主要关系到情志和人体气机的调畅,人的情志活动除心所主之外,还与肝密切相关, 肝气调达,则心情舒畅,气血平和,肌肤细腻、光泽[1]。肝主疏泄与脾的运化功能密 切相关,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均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的功能正常则能调畅人体全 身的气机,使气机畅达,又可协调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情志从 而维持整个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协调平衡,对美容极为有益,是皮肤美容的保障。 2 肝脾功能失调与损美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肌肤的健康与否可直接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特别 是当肝、脾的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体表的反应。 2.1 脾的功能失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在五行属土,主黄色。饮 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均可导致脾的功能失调,生化输布障碍。若脾的功能失调,运化失 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化生不足,营养物质缺乏,则脏腑、肌肤失于濡养,使人面 色枯黄无泽,皮肤粗糙,肌肉瘦削,精神萎靡或形成黄褐斑[1]。《外科证治全书·面 尘》认为黄褐斑乃“忧思抑郁,血弱不化”而成;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停滞,出 现颜面浮肿,皮肤肿胀,或湿淫肌肤生疮,如面部湿疹;如果水湿停聚化热上冲,熏于颜 面可致粉刺、酒渣鼻等疾患;如水湿凝而为痰饮,溢于肌肤,则可化生肥胖症;素体阳虚, 或过用寒凉,损伤脾阳,阳不达表,或寒凝气滞,阳气郁结于表,导致面色黧黑,形成粉 刺、黄褐斑等疾患。 2.2 肝的功能失调肝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五行属木,主青 色。疏泄正常,可以协调全身气血的运行,也保证了颜面气血的畅通运行。如果长期情志 过极或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气滞血淤,则皮肤失养,会变得晦暗无光;若进一步导 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输布障碍,则皮肤颜色会失其濡润而弹性减弱或出现皱纹;肝气 郁结,“暴怒伤肝”,气机逆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生黧黑斑[2];肝郁血气不和,气 滞血凝,阻于肌肤,则生疣疮;《眼科集成》云:“气郁血滞,伏火邪风,挟淤血而透于眼 胞眼堂,隐隐现青黑之色气”(即目胞黑);郁怒伤肝,气血凝滞,阻涩络脉,体肤失养,则 生白斑;情志失调,肝郁横犯脾胃,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湿障碍,或影响胆汁功用,则膏脂 痰浊内蓄而肥胖;肝郁化火,气火上逆,则青风内障、绿风内障;气阻血淤,则口唇紫暗。 肝血不足,则双目无神、干涩不舒,爪甲苍白无华,上胞下垂;血不养脏,肝火内动,或 血枯生燥,风邪热毒内侵,传于肌肤,则生扁瘊;血虚阴伤,肌肤失养,则生面游风(即胞 轮振跳);血虚不能上滋于唇,则唇色苍白;血不足,毛发失于濡养,则头发花白或早白; 血虚毛根空虚,风邪入侵,则成油风(即成片秃发);阴血不足,肌肤不荣或血虚生风,则 肌肤甲错,干燥脱屑;肝虚血燥,血不养筋,则生疵目;血亏四末不得荣,则生皲裂疮; 血虚失养,则牙跟淡白,复感风邪,则龈肉缩露;血虚不能荣发,则发变黄,毛发稀疏, 干燥易折。“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化生,肝肾不足是使人衰老的重要原 因,同时也可导致面生黧黑斑、目胞黑、目偏视、唇睑相邀、油风等损美性疾病。 3 调理肝脾,美容皮肤 肝为刚脏,主疏泄而藏血,性喜条达,体阴而用阳,故要保证肝的功能正常,首先是 疏肝,使肝气条达而不抑郁;其次养肝血因肝体阴而用阳,肝血足,肝体得养,肝之疏泄 才能正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故治疗上要健脾益 气为主,其次可健脾利湿,温阳健脾。概括而言,根据不同疾病,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 同方法,辨证治疗。 3.1 健脾益气主要用于治疗因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 不能荣于皮肤、毛发、唇、齿、爪甲所致之证。如黄褐斑,症见面斑淡褐,倦怠乏力;油 风,多在病后、疮后、产后和久病气血亏虚而作,脱发渐进加重,范围由小到大,头晕唇 白;上胞下垂,症见上胞提举无力,掩及瞳神,晨起或休息后较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胞虚如球,症见胞肿喜按,喜热熨,食少神疲;毛发干燥易断,或萎软纤细;肌肤枯瘪无 泽,荣华颓落,弹性降低,干燥粗糙,皱纹增多等等。常用方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加减。 3.2 健脾利湿主要用于饮食、劳倦、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行津液,痰湿 内停所致之证。如面游风,症见发病缓慢,皮损淡红或黄,有灰白色鳞屑,便溏;目胞黑, 症见胞睑周围皮肤黯黑,胸痞,纳呆;肥胖症,症见肥胖,水肿,四肢困重,疲乏无力等。 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等加减。 3.3 温阳健脾、通阳发表主要用于素体阳虚,或过用寒凉,损伤脾阳,阳不达表,或 寒凝气滞,阳气郁结于表所致之证。如粉刺、黄褐斑等疾患,伴面色黧黑,或无华,手足 畏寒,易感风寒,女性常伴月经推迟,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常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 理中汤等加减。 3.4 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常用于肝郁日久,气滞血淤所致之证。如黧黑斑肝郁气滞型: 证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口苦,纳差,斑色黄褐,形状似地图或蝴蝶,女性常伴月经不 调、痛经,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常用方 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 3.5 疏肝健脾,养血活血主要用于长期情志过极或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气滞血 淤,进一步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气血化生、输布障碍之证。如黄褐斑,主要表现在面 颊或面部其他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褐色斑疹,无明显的瘙痒,但严重影响美观。中医传 统认为与肝肾功能失调有关,但通过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肝郁失 其疏泄,横逆犯脾,日久脾失健运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不能升清降浊,浊气上泛, 不能运湿,湿郁化热,湿热浊气熏蒸,发生黄褐斑。采用疏肝健脾,养血活血的方法,用 逍遥散加减,有较好的疗效。 总之,多种损美性疾病的发生或人的早衰,多与人体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因此, 中医美容以及对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必要重视调理肝脾。 【摘要】概述国内有关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为提高和完善生脉制剂的质量 控制体系提供依据,同时便于药学工作者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关键词】生脉;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生脉散”之方名首载于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1186 年),定型于《内外伤 辨惑论》,完善于《医方考》[1,2]。《医学启源》中记载,该方由人参、麦冬、北五 味子组成。主治热伤元气、阴液亏耗的气阴两虚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脉散也 研制为一些现代新剂型,其组方也发生了改变。例如,由红参替代人参,和麦冬、五味子 组成生脉注射液[3];去掉五味子,仅以人参和麦冬组成的参麦注射液等[4]。各种剂 型的涌现对生脉制剂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生脉饮在药典中并无含量测定项 [3,5]。因此笔者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追踪、整理和分类,希望有助于生脉制剂的 研究与质量标准控制,特别是含量测定的提高和完善。现将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研究情况 综述如下。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1 人参皂苷类李杰等[6]采用 HPLC 法测定了生脉饮中人参皂苷 Rb1、Rb2、Re 的含量。方法:采用 LC-4A 高效液相色谱仪,YWG-C18(5μmm,4.6mm×250mm)色谱 柱,流动相:甲醇-水(72∶28),流速 0.8ml·min-1,柱温 47℃。 1.2 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李章万等[7]考虑人参皂苷及其水解产物均无特征紫外吸收, 常规方法在灵敏度或分离度等方面都不尽人意,采用 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为衍生化剂, 反相 HPLC 法对生脉注射液中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用 3,5-二 硝基苯甲酰氯(3,5-DNB))为衍生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红参和生脉注射液中人参 二醇及人参三醇的含量。以 C18 硅烷键合相为填料,甲醇-水(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30nm,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3 五味子醇甲欧金梅,韦向红等[8,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 甲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键和硅胶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 250nm,柱温 30℃(或室温),流速 1.0(或 0.6)ml·min-1。 刘钰等[10]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脉颗粒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方法:选用 LC-1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HypersilbdsC18(5μmm,4.6mm×250mm)色谱柱,流 动相为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 254nm。 陈平等[11]建立了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 InertsilODS-3(5μmm,4.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检测波长 250nm,柱温 25℃,流速 1.0ml·min-1。 吴晓凤等[12]测定了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样品减压蒸干,用乙酸乙 酯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PHENOMENEXC18 色谱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 (15∶15∶10),柱温 30℃,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54nm。 1.4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杨滋渊等[13]采用 HPLC 法测定了生脉胶囊中五味子 甲素的含量。色谱柱为 PhenomenexC18 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 醇-水(80∶20),检测波长 252nm。 杨琼芳等[14]采用 HPLC 法测定了生脉袋泡茶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色谱柱为 ShimPack-ODSC18 柱(5μm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76∶24),检测 波长 254nm。柱温 25℃,流速 1.0ml·min-1。 张新奎等[15]采用 HPLC 法测定了生脉饮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十八烷基 键和硅胶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 254nm, 柱温室温,流速 1.0ml·min-1。 1.5 综合类夏晶等[16] 建立了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中人参皂苷 Rg1、人参皂苷 Re、人 参皂苷 Rb1 和五味子醇甲 4 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Waters510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 谱柱 WaterssymmetryshieldTMRP18(5μmm,4.6mm×250mm),乙腈-水梯度洗脱, 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03nm。 胡晓斌等[17]采用 HPLC 测定生脉胶囊中五味子甲素、乙素的含量,以控制成品的 质量。方法:采用 Shim-packODS 色谱柱,柱温 25℃,甲醇-水(78∶28)为流动相,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54nm;并建立了生脉胶囊中人参皂苷 Rg1、Re 的 HPLC 含量 测定方法:样品超声提取,采用 LC-1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 紫外检测器, Shim-packODS 色谱柱,柱温 40℃,乙腈-0.05%磷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 1.2ml·min-1,检测波长 203nm[18]。 何海冰等[19]采用 ODSC18 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 (88∶12),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04nm,柱温 30℃,对生脉粉针剂中的薯蓣 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对五味子醇甲的 HPLC 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20]。采用 HiQSilC18 柱(5μm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254nm,柱温 25℃。 2 分光光度法 何海冰等[2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生脉粉针剂中总木脂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 波长 254nm。 张梅等[21]将样品经大孔树脂净化、显色剂的选择性显色后,使用 UV-210A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使得麦冬和五味子对人参总皂苷测定的影响 基本消除,测定了生脉注射液中人参总皂苷含量。 3 薄层扫描法 彭勃等[22]认为人参为生脉饮口服液中君药,故应以人参为定量对象,但因复方制 剂生脉饮在制成水剂时其内部成分发生了变化,人参皂苷 Rb1、Rb2、Rf、Rd、Re 均已 消失,而 Rg1、Rh1 的含量比单昧人参中明显增高,在生脉饮口服液中 Rg1、Rg2、Rh1、Rf 为人参皂苷中的主要皂苷,所以该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生脉饮 口服液中人参苷 Rg2 的含量,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CS-910 型薄层扫描仪, 薄层板为 0.3%CMC-Na 的硅胶 G 板(20cm×20cm×0.4mm)105℃活化 30min,展开 剂为氯仿-甲醇-水(65∶3∶10)10℃以下放置和下层溶液为好,人参皂苷 Rg2 为对照品, λs=525nms=525nm,λs=525nmR=700nm。 4 小结 综上所述,生脉制剂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指标包括人参(红参或党 参)中的皂苷类成分;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麦冬中的薯蓣 皂苷元等,均取得较好效果并能有效控制制剂质量,而对大类成分研究较少。鉴于此,笔 者认为《中国药典》生脉饮制剂可以考虑增加含量测定项以更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目前, 国内外正积极开发研制其复合物、新制剂,通过提高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特别是含量测 定方法的改进,对增强疗效,扩大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生物碱是许多中草药及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与分离 生物碱,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提取方法是建立在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基础上,有 溶剂提取法、直接提取法等。随着超声波、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以及 酶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其提取与分离方法也不断地得以改进。随着对生物碱药用价值认 识的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迅速、完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碱 提取分离的新方法。 【关键词】生物碱;分离;提取;纯化 生物碱是植物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都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所以常常是很多中 草药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大多数来自植物界,以罂粟科、豆科、防己科、毛莨科等科的植 物中分布较多。生物碱含量一般都较低,大多少于 1%,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含量只有百 万分之一[1]。而中草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有毒成分。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就要尽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及有毒成分。 因此,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与分离生物碱,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提取与分离方法 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1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1.1 传统的提取法 生物碱大都能溶于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除季铵碱和一些分子量较低或含极 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外,一般均不溶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与酸结合成盐时则易溶于水和 醇。基于这种特性,可用不同的溶剂将生物碱从中药中提取[2,3]。包括有溶剂提取法、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1 页,此文档共2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