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天花粉在暑温病论治中的应用论文

2020-03-13发布者:青青草大小:632.93 KB 下载:0

【摘要】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暑热之邪,其性酷烈,热势较盛,易伤 津耗气,治暑之法,以祛暑生津为要,而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之功,能散卫气 之暑邪,可清营血之暑热,亦可养暑伤之阴,笔者总结天花粉在临床暑温病的治疗。 【关键词】天花粉暑温病 暑温一病,进展迅猛,初起即可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大等阳明气分实热证,继则化 火、生痰、闭窍、动风之变,最后多见证为津伤气亏之征.故可将本病分为三期论治:初期 (多为卫气同病),中期(多为气营两燔,可见邪毒化火入里,出现营血两燔),后期(多为恢复期) [1]。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2],具有清热生津之功,能散卫气之暑邪,可清营血之暑热,亦可 养暑伤之阴,在暑温病分期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初期,证侯表现为壮热多汗、口渴心烦、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此为暑温初起,暑 热之邪侵犯卫气,邪正剧烈交争之候。病机归纳为暑入阳明,热盛烁津。邪热炽盛,气分里 热蒸腾于外,则热势壮盛;暑邪内扰于心则心烦;热迫津外泄则汗多;邪热伤津则口渴苔燥;若 汗泄过多,津气耗伤,腠理疏松则背微恶寒。治当清暑泄热,生津止渴,方用天花粉加白虎 汤:天花粉 30gg、生石膏 40gg、知母 20gg、生甘草 10gg、粳米 20gg、竹叶 10gg,暑犯卫 气,热盛于内而蒸腾于外,内外俱热,煎烁津夜,速投天花粉清热生津,津液生,则烦渴自止,并配 竹叶,取其轻清宣透之功,共散随热之风,透风于热外,热势即衰,则解津液受煎之急,再辅以白 虎汤增强泄热之力,共祛卫气之暑。由于暑易伤津,即使无明显津亏表现,天花粉也宜早用、 重用,应遵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治未病思想,以防津亏欲脱。曾治 李某,男,46 岁,20g0g5 年 7 月 6 日以发热 2+天就诊,伴口渴、多汗、头胀痛,舌红苔黄腻, 脉洪大。体温 39.5℃,神清,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鸣音。余(-)。诊断为暑温(暑入 阳明),西医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给予头孢塞钠 2.0g0g.9%NS100mlivNS10g0gmliv 滴注 1 日 2 次清开灵 40gml5%NS100mlivGNS250gmliv 滴注 1 日 1 次柴胡针 4mlim1 日 1 次。7 月 7 日查患者,上述症 状未减轻,体温 39.3℃,遂改投天花粉加白虎汤:天花粉 30gg、生石膏 40gg、知母 20gg、粳 米 20gg、生甘草 10gg、竹叶 10gg、佩兰 15g、菊花 15g。7 月 8 日查患者,诸症明显减轻, 体温 37.3℃,继用天花粉加玉女煎 2 剂连服 2 日,病情痊愈。讨论:该患者为暑温初期,热势 较盛,虽给予柴胡、清开灵等退热之剂,然热不退,究其原因,清热未生津也,使用天花粉生津 退热治疗该患暑温,津液一生,热势自衰,焉有不退烧之理?正如王冰所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中期,证侯表现为身热心烦、咯痰黄稠、谵语神昏、口渴自汗、小便短赤、苔黄干燥、 脉无力,此为暑热未去而津气已伤之侯。暑热内蒸,故身热心烦;热炼津为痰,故咯痰黄 稠;痰蒙清窍则神昏,热扰心神则谵语;暑热伤津则口渴、小便短赤、苔黄干燥;热盛迫 津外泄则自汗;汗出过多,伤津耗气,故脉无力。治当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方用天花粉加王 氏清暑益气汤:天花粉 40gg、西洋参 5g、麦冬 30gg、石斛 30gg、黄连 10gg、竹叶 10gg、荷 梗 20gg、生甘草 10gg、粳米 20gg。暑入心营,伤津扰神,灼津成痰.运用天花粉清热生津,润 燥化痰,可使入营之暑热从气分而解,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可使干燥之稠痰润化而出,即有增 液行舟之意。同时配伍西洋参、麦冬、甘草、粳米之属,共奏益气生津之效。津气生,则口 渴止;并黄连、竹叶、知母、荷梗之列,以增清解暑热之力,自当身热退净;无热灼津,痰源自 断;无热扰心神,则心烦谵语等证亦解.即便并见身重、胸闷、苔黄腻等夹湿之证,也可重用天 花粉,因本品具有滋阴生津而不碍湿之妙。曾治患儿王某,男,7 岁,20g0g4 年 6 月 23 日以高 热 1+天就诊,伴口渴、头痛,哭闹,咯痰稠黄,唇燥,舌深红,苔黄干,脉细数。体温 39.8℃,两 面红赤,扁桃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散在干鸣音。余(一)。诊断为暑温(暑入气营),速 投天花粉加王氏清暑益气汤:天花粉 12、竹叶 5g、西洋参 5g、麦冬 10gg、知母 10gg、荷 叶 10gg、粳米 10gg、黄连 3g、石斛 10gg、瓜蒌仁 10gg,1 日 1 剂,6 月 24 日,查见患儿,诸 症悉减,体温 36.8℃,续服 2 剂,病情痊愈。讨论:该患儿为暑温中期,暑热炽盛,气营两燔,给 其加入天花粉,清泄气营,自当热退病愈。中国论文联盟-后期,证候表现为身热自汗、心烦口 渴、胸闷气短、舌红少苔、脉虚细,此为暑温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余热内扰则心烦胸 闷;口渴、舌红少苔、脉虚细乃为阴津不足之兆,治当清泄余热,养阴生津。方用天花粉加竹 叶石膏汤:天花粉 20gg、白人参 20gg、竹叶 10gg、石膏 40gg、麦冬 20gg、粳米 20gg、生甘 草 10gg。暑温此期,暑邪虽退,但阴伤严重,应以养阴为要,叶天士有云“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 汗”,故投天花粉养阴生津,配以白人参、麦冬、粳米益气生津,佐以竹叶、石膏清热除烦,热 退汗止。曾治患者张某,女,39 岁,20g0g6 年 7 月 3 日以反复发热 5+天初诊,伴少气乏力,口 渴,舌红少苔,脉虚细,体温 37.8℃,余(一)。就诊前曾因高热多汗,在我院以暑温住院治疗 4 天,目前仍觉不时发热,口渴心烦,诊断为暑温(暑温后期,余热留恋,津气未复)。给予天花粉加 竹叶石膏汤:天花粉 20gg、白人参 20gg、竹叶 10gg、石膏 40gg、麦冬 20gg、粳米 20gg、生 甘草 10gg。7 月 5 日,患者复诊,诸症消失,续守上方,7 月 7 日,访视病员,其已痊愈。讨论: 该患系暑温恢复期,余热未清,津气未复,加入天花粉清热生津,因是康复。 体会:暑温之病以热盛津亏贯穿全程,不论何阶段均可用天花粉清热生津,只是中期用 量略大于早、后期。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水煎液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天花粉蛋白可抑制乙型脑炎、麻疹等 多种病毒在感染的免疫细胞内复制。 中药防治皮肤病有其独到之处。利用中药防治皮肤病,具有资源丰富,疗效好、价廉 易得等优点。 1 防治皮肤病的内服中药及其方剂 1.1 解表药可使邪从外解,防止皮肤病的发生,早期治愈。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皮 肤瘙痒症等,其皮疹具有游走不定、奇痒、皮肤干燥等特点。属风寒偏胜者,用辛湿解表 药,常用的中药有桂枝、苏叶、防风、荆芥、羌活、生姜、葱白、苍耳子等,方剂有蕙防 败毒散,桂枝汤等,属风热偏胜者用辛凉解表药,常用中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 菊花、葛根、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等,方剂有消风散,防风通圣丸,升麻葛根汤等。 1.2 利湿药用于湿邪偏重者,其皮疹具有水疱,糜烂,渗液、浮肿等特点。 (1)清热利湿药适用于湿热症,如急性湿疹、脓疱疮、带状疱疹等。常用中药有黄 连、黄柏、苦参、秦皮、茯苓、译泻、滑石、车前子,木通;方剂有六一散、二妙丸、龙 胆泻肝汤。 (2)温阳利湿药适用于寒湿症,其特点为湿从寒化,常用中药有桂枝、干姜、吴茱 萸、茯苓、玉米须、冬瓜皮、甘草等;方剂有实脾散、阳和解凝膏等。 (3)祛风除湿药,适用于风湿症常用中药有羌活、独活、防己、豨莶草。薏苡仁、 苍术、苏叶、槟榔等;方剂有羌活。 1.3 清热药用于热邪偏胜者,皮疹常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 (1)清热解毒药用于实热症,如丹毒、疔疮等,常用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大青叶、板兰根、穿心莲等;方剂有六神丸、小儿化毒散、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2)清热凉血药用于热入血分者,常用中药有犀角、水牛角、生地、玄参、赤芍等; 方剂有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凉血四物汤等。 1.4 凉血润燥药适用于皮肤干燥,脱悄、皲裂、苔藓样变等特点。如银屑病、慢性湿 疹、皮肤瘙痒等,常用中药有当归、白芍、生地、麦冬、沙参等;方剂有首乌丸,养血润 肤饮等。 1.5 安神止痒药用于各种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并伴有心悸失眠等。常用中药有酸枣仁、 柏子仁、远志、朱砂等;方剂有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 2 防治皮肤病的外用中药 利用中药,通过局部外搽、湿敷、薰洗等方法,以达到抗菌、消炎、止痒、收敛、杀 虫、排脓、解毒的目的,防治皮肤病。常用中药有黄连、黄柏、苦参、地肤子、大黄、紫 菀、百部、蛇床子、偿还齿苋、青黛、甘草、白鲜皮、大蒜、鸦胆子、硫黄、冰片、雄黄、 轻粉等。常用制剂有复方土槿皮酊,补骨脂酊,硫磺软膏,紫草膏,如意金黄散等。 避孕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类开始繁衍后代的同时也在寻找着避免非意愿性怀孕的方 法。目前对于天然植物药避孕的研究成为现代避孕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就植物药及民族 医药避孕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 1 古籍中的避孕法 中医药古籍中可见很多避孕节育的方剂,古籍中称为断产、去胎方,断产、去胎合为 一章,很多去胎方药就是断产避孕的方剂。中医古籍都是一脉相承,互相取长吸收,《小 品方》《千金翼》《外台秘要》中就有几方相同,其一:“故蚕纸,方圆一尺,酒饮调服, 终身不复怀孕”其二:“妊娠欲去胎,并断产。栝楼,桂心各二两,豉一升,水四升煮取一 升半,分服之。”其三:“附子二枚为末,以淳苦酒和涂右足,去之大良。”其中方一为只服 一次的终身避孕药,方二既为流产药又为避孕药,是否与米非司酮有异曲同工之妙,方三 为避孕外用药,简便实用。《千金方》中有“油煎水银,一日方息,空心,服如枣大一丸, 永断不损入”,古代多有用水银避孕的方法,水银大毒,使用者容易有生命,现代已经不用。 又有去胎方“大曲五升、清酒一升,煮二沸去渣,分五服,隔宿勿食,旦再服,其子如糜, 令母肥盛,无疾苦。”方中说“其子如糜,令母肥盛”,这是去胎药酒方,而且说“令母肥盛, 无疾苦”后代很多方剂都模仿此方作为避孕药用。《广济方》中有“栝楼根四两、肉桂五两、 牛膝三两、瞿麦一两,水七升煎二升三合,去渣,温分三服,服后如人五里,又进一服, 无忌。”此较之前栝楼、桂心方又多两味牛膝、瞿麦增强了活血行血之功。《小品方》中有 赢人欲去胎方,“粉草、干姜、人参、生姜、川芎、肉桂、蟹爪、黄芩,水七升,煮取二升, 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对于粉草《本草纲目》说甘草中“令人惟以大径寸而结紧 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蟹爪,别录说有破胞堕胎之功。时珍谓其堕生胎、下死胎之效。 《新修本草》说菘菜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千金》中并有 熊附稀胎方“四物汤,每服三钱,加芸薹子一撮,于经行后空心温服。又方,升麻葛根汤二 两,入瞿麦、土牛膝、栝楼根、豆豉炒,各半两,分作八服,亦于经行后便服,一日二服, 更加芸薹子一撮尤妙,则孕育颇疏矣。”其中芸薹子始载于《唐本草》,《本草纲目》记载 所谓芸薹子就是当代的油菜籽。古方中多方用此物避孕,可见其稀胎之神效。宋代王惟一 的《针灸资生经》云:“针石门则终身绝嗣,共道幽隐岂可侮哉”。《千金要方》中有避孕的 灸法“妇人欲断产,灸右踝上一寸三壮”。此二为针灸避孕的典范,比之药物的避孕更加简 单可行。《千金方》中也记载了很多的避孕方剂,录如下“下胎方:虻虫三个、蚕蜕七个、 红花八钱、苏木三钱、芍药、川归、枳壳、斑蝥、青皮、桃仁、甘草、三棱、莪术、鬼箭 大五”,方中皆为活血走行之利品,药性峻猛。“单方:溪螺狮,每一个月一个,捣碎盒中 下”,“又方:万年青根,捣汁,冲酒服下。又:黄荆树根略捣,绵裹,入阴户内,下。又: 桃恼、鼓槌草、麝香三味,为末,绵裹,入阴户中内,一夜下。欲断妊孕,白面一升,好 酒五升,煎至二升,去渣,分三四服,经前晚、次早及五更时各一服,不妊。”其中黄荆根 等两剂为外用阴中纳药断产避孕极有特色,首开阴道避孕用药之先河,早于现代医学之避 孕药膜。白面方为药酒之类。又有“绝胎方,取银铺上灰尘三钱,绿豆三钱,鸡子十个,以 尘、豆二物同水,用砂罐火内煎,鸡子后,经一、二日,食鸡子半个,或下午,或次日又 食半个,永决,若全吃,恐经行要腹痛。”这里的银铺上灰尘不知其作用机理,现在已经没 有银铺了,此方的作用到底如何恐怕也不能被实践证明了。以上是传统中医药古籍中所记 载的方剂。 2 现代传统医学避孕方法 2.1 中医药单味药的研究 目前对于植物药避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单味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上。 众多药物中对于石榴皮、紫草、陈皮的研究文献稍多,杨丽平等[1]综述,石榴皮有抗 病毒、抗生殖器疱疹病毒、抗菌作用,有凝集精液和体内抗生育作用。孙华文等[2]研究认 为石榴皮中的鞣质、树脂、树胶、生物碱等,能凝集精液,破坏精浆蛋白,具较强抗家兔 生育功能;能够刺激家兔阴道壁收缩增加阴道内压力;可以抑止淋球菌生长。他们进行了 体外抑止人精子活力的研究,认为石榴皮对精液有强烈的凝集作用,破坏精浆蛋白,干扰 精子生存的内环境,使精子能成为游离的精子,阻止精子向前运动。另一个研究较多的药 物是紫草。动物实验发现,长期服用紫草提取物,能使垂体、卵巢和子宫的重量下降,但 对组织并无损害作用,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紫草对大、小白鼠为有效的抗生育剂,无论 着床前或早孕期给药均能终止妊娠。紫草水提取物能终止小鼠和家兔的早期妊娠,对小鼠 和家兔的平均抗早孕有效率分别为 97.5%NS100mliv和 71.4%NS100mliv,还能使胎盘的绒毛细胞大量坏死 [3]。对于陈皮欧仕益[4]研究发现,橘皮苷能抑制精细胞的透明质酸酶活性,使精子在与 卵细胞结合时不能水解卵泡上的透明质酸,阻止其进入卵细胞,达到避孕目的。桔皮苷不 仅无毒、副作用,且在停止服用 48h 后可恢复怀孕。日服与阴道用药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 果。橘皮苷还能调节雌激素水平,用于因雌激素不平衡引起的疼痛、炎症和肿胀。有人给 94 位患有发热潮红和其它绝经症状的妇女每天补充桔皮苷,1 个月后 53%NS100mliv的患者症状得 到明显缓解。方玉复等[5]等通过试管内抑菌实验和临床观察均发现,25%NS100mliv浓度的陈皮对 几种常见浅部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与达克宁相当。 除了紫草、陈皮和石榴皮所见的避孕研究文章较多外,学者们还对以下几种药做了研 究。 朱红梅等[6]实验研究岗松根抗生育作用,发现水提、醇提剂型的岗松根对鼠避孕率均 达到 70g%NS100mliv以上,说明该药有一定避孕效果,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作用加强。小白鼠离体子宫 实验证明其对子宫有较明显兴奋作用。周激文等[7]对昆明山海棠提取物 TH5 的抗生育活 性进行了研究。5 批 Wister 成年雄性大鼠灌服 TH5(116mgkg)30g 天后的雄性抗生育有 效率平均为 97%NS100mliv。停服 TH520g 天后的大鼠附睾尾部三项精子参数统计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g.0g5 或 P<0g.0g1),停服 TH550g 天后,90g%NS100mliv的受试大鼠恢复生育,其附睾尾部的三项 精子参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g.0g5)。TH5 对大鼠体重、睾丸重量与大小等无 影响。认为 TH5 具有发展为男用避孕药的良好前景。袁久荣[8]综述,国外的研究提示, 如南南合作棉酚研究小组认为,每天口服棉酚 15mg,持续用药 12 周,随后,每天口服 棉酚 7.5mg,持续用药 40g 周,可作男性绝育术。认为应当将甲酸棉酚与棉酚、醋酸棉酚 区别开来,酸法生产工艺应与苯胺法生产工艺制得的药品区别开来。并将研究重点集中在 扩大甲酸棉酚全国临床应用的研究,“低血钾症”模型的研究等方面。王峥屹等[9]用白兔做 茶皂素(一种农药增效剂)对壬苯醇醚杀精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按照国际计划生育基金会 体外杀精试验改良法,测定 N29、茶皂素及其混合液对家兔精子 20gs、3min 的最低杀精浓 度。结果发现混合液中 N29、茶皂素于 20gs、3min 时的最低杀精浓度分别为 (0g.13±0g.0g5)、(2.40g±1.0g7)g/L 和(0g.0g5±0g.0g1)、(1.27±0g.38)g/L,均明显低于各自于 20gs、3min 时的单独使用剂量(0g.48±0g.15)、(5.78±1.40g)g/L 和(0g.34±0g.0g8)、 (1.71±0g.18)g/L,P 均<0g.0g1。茶皂素对壬苯醇醚有杀精增效作用。金鹏飞等[10g]对土贝 母研究进展综述,认为将土贝母皂苷制成喷雾剂型避孕药值得考虑,土贝母总皂苷及其 A、D 成分具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其瞬间杀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g.0g4%NS100mliv、0g.0g4%NS100mliv及 0g.0g3%NS100mliv。其杀精机理主要是破坏精子的生物膜系统,使精子的质膜、顶体及线粒体受损。作 用后不活动的精子用生理盐水洗去药液后活动力未能恢复,表明其损伤作用是不可逆的 [11]。土贝母还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12]研究还表明土贝母皂苷在浓度≤0g.5%NS100mliv时对皮 肤无刺激作用[13]。 2.2 民族医药避孕的研究 除了传统的中医中药,各民族的民族医药对于避孕新方法的研究也有很大贡献。郑妍 [14]用小鼠、大鼠及家兔为实验动物,观察云南民间流传的天然抗生育药物昆丽的抗生育作 用,结果表明昆丽口服能获得 76.6%NS100mliv-96.3%NS100mliv的妊娠抑制率,宫腔局部用药可获得 10g0g%NS100mliv 的堕胎率,无论对妊娠期子宫或非妊娠期子宫,均有兴奋收缩作用。其特点是作用时间较 PGE1 强,不像催产素和麦角那样会引起强直收缩,与 PGE1 联用且有协同作用。子宫的 收缩使宫内膜螺旋动脉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坏死,使囊胚着床及生长发育所必须 的内外环境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流产。昆丽局部用药后的子宫内膜变薄,腺体数量及分泌 反应减少,另一方面,被昆丽作用后的胚胎不因死亡后立即排除,而是逐渐吸收,解剖后 可见胚胎液化吸收的痕迹。可见昆丽对囊胚的直接毒性作用也是其抗生育作用的机制之一。 该药对全身主要器官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动物的再生育,亦无致畸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抗生育药物。蛇藤是长期以来广西壮族民间作为女性避孕药(口服或垫睡)流行使用的药物, 有报导说印度学者曾用与其同属的两种植物进行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口服避孕作用。苏青等 人研究证实本品 40g g生药生药/kg生药剂量的水煎剂有抗生育,抗着床作用(P<0g.0g1),正丁醇提 取醇层部位具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P<0g.0g5),为抗生育的有效部位[15]。文明昌等[16]记 载苗族单验方中有节制生育方;白杨树根、蓝映山红根各 10g0g~20g0gg,在月经干净后水 煎服,每天 1 剂,连服 2~3 天。当日服药,可致当月不孕;七叶一枝花 10gg,月经干后 取根(干的为佳)磨酒内服,连服 3 次,能保当月避孕。荣树根、小茴香各 15g,凌宵花 根 30gg。在月经结束时,将药炖老母鸡,加少许米酒、盐服,每日 1 次,连服 3 个月,用 于痛经不孕妇女。 中国论文联盟-2.3 药酒及针灸避孕的研究 根据《千金方》中避孕药酒的研究,后人延续进行研究进一步对多种避孕药酒进行了 研究,张瑜等[17]研究由神曲、山查、麦芽等药物组成避孕药酒的避孕机理,发现给药组 幼年小鼠的子宫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给乙烯雌酚的每克体重的子宫重量比较 有极显著差异,同时给予乙烯雌酚和药酒的两组每克体重的子宫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 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避孕药酒无雌激素活性,也无抗雌激素活性。避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0 页,此文档共10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