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益母草碱检测论文

2020-03-13发布者:青青草大小:937.94 KB 下载:0

【摘要】目的建立益母草中益母草碱的 HPLC 检测方法。方法 C18 色谱柱,流动相:甲 醇pH=1.7 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体积比 85∶15),流速 0.6mL·min-1,mL·min-1,检测波长 277nm, 灵敏度 0.1AUFS,柱温 25℃。结果益母草药材中益母草碱的质量分数为 0.015%;平均回 收率为 100.08%,RSD 为 0.1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检测益母草碱,简便易行,结果准 确可靠。 【关键词】益母草;益母草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以花 蕾期的地上部分的干品或鲜品入药,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化瘀 生新、收缩子宫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行经腹痛及产后淤阻等证,素有“血家圣 药”、“经产良药”之称。益母草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二萜类、甾醇、黄酮类、有机酸、脂 肪酸类等成分。益母草中生物碱以益母草碱和水苏碱为主[1]。药理作用研究证明,益母草 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益母草碱(leonurine)具有显着的直接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抗血 小板聚集活性等作用[2],可有效的降低血液黏度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还可调经止血,保 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国药典》[3]及各级别标准中,益母草药材和益母草制剂的 质量控制均是以总生物碱为指标,文献[4,5]则采用雷氏盐剩余比色法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 苏碱。而对于益母草碱的含量却没有要求,这样不能保证益母草及其制剂的安全、有效。以 益母草为原料的多种制剂,如益母草胶囊、益母草冲剂、益母草口服液、益母草浸膏、益母 草片等都是临床上的常用品,除个别品种在《中国药典》2005 年版增加了含量测定项目外, 多数品种无统一标准,有的品种则无含量测定要求,使市售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建 立一个以益母草碱为指标直接检测益母草药材及其制剂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尝试建立益母草碱的高效液相色谱直接检测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 LabAlliance,LabAlliance 紫外检测器 Model5000,PhenomenexC18 柱(4.6mL·min-1,mm×250mm,5μm),Anastarm),Anastar 色谱工作站;紫外 分光光度计,SHIMADZU 公司,UV2401PC。甲醇为一级色谱纯;益母草碱对照品(购于安徽 省新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纯度为 99%);益母草(购于天津市南开区协和药店,经我校中 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张丽娟副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测定在 200~400nm 之间进行全波长扫描,扫描图如图 1 所示, 益母草碱在 215nm 和 277nm 处均有吸收峰,最大吸收 277nm,故选用 277nm 作为高效 液相测定的波长。 2.2 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C18 柱(4.6mL·min-1,mm×250mm,5μm),Anastarm),流动相:甲醇 pH=1.7 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体积比 85∶15),流速:0.6mL·min-1,mL·min-1,检测波长:277nm, 灵敏度:0.1AUFS,柱温:25℃,进样量:20μm),AnastarL。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益母草碱 0.6mL·min-1,mg,溶于 25mL 流动相中,摇匀,制得 0.024mg·mL-1 对照品溶液。分别取对照品溶液 0.5、1.0、1.5、2.0、5mL 溶于 5mL 流动相中,分别摇匀,得质量浓度分别为 000240024、0.0048、0.0072、0.0096mL·min-1,、0.024mg·mL-1 的对照品溶液。各用微孔滤膜 滤过后,按“2.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HPLC 分析如图 2 所示),测得各溶液峰面积,计 算得回归方程:C=2.222×10-8A-6mL·min-1,.213×10-4,r=0.9998。益母草碱在 000240024~0.024mg·mL-1 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 1 全波长扫描图(略) Fig.1Wavelengthscanningofmotherwortalkaloids 图 2 对照品 HPLC 分析图(略) Fig.2HPLCchromatogramofreferencesubstance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益母草提取物粗品 2.2mg,溶于 10mL 流动相中,摇匀即 得。 2.5 样品溶液的测定取样品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后,按“2.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 测得溶液的峰面积为 1099398,计算质量分数为 10.82%,在原药材中的质量分数为 0.015%。 2.6mL·min-1, 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样品溶液,按“2.2.1”项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 6mL·min-1, 次,测得峰面积分 别为 1106mL·min-1,46mL·min-1,9、1110843、109926mL·min-1,0、1106mL·min-1,190、1103044、1112296mL·min-1,,平均峰面积 为 1106mL·min-1,350.3,计算得 RSD=0.98%。表明仪器精密度符合要求。 2.7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样品溶液于室温下在配制后的 0、2、4、6mL·min-1,、8、10、12h,按 “2.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测得峰面积分别为 110846mL·min-1,9、1099351、1120020、1123215、111036mL·min-1,2、1109472、1137277,平均 峰面积为 1115452.3,结果 RSD=1.11%,可见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 12h 内稳定。 2.8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样品溶液 6mL·min-1, 份,按“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测定测得质量分数分 别为 10.82%、10002483%、10.79%、10.80%、10.81%、10.83%,平均为 10.81%,RSD=0.15%。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益母草碱粗制品 3.6mL·min-1,mg,用流动相溶解后,精密加入益母草碱对 照品 0.4mg,溶液适量,置于 25mL 容量瓶中,以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摇匀。再按样品测定方 法操作测定,测得 6mL·min-1, 次的峰面积分别为 79016mL·min-1,5、786mL·min-1,492、807343、810706mL·min-1,、799324、813338,平均峰面积为 801228, 结果计算回收率为 100.08%,RSD=1.54%。 3 讨论 3.1 波长的确定在 200~400nm 之间进行全波长扫描,发现有两个吸收峰,215nm 和 277nm,但是 215nm 有可能受到甲醇吸收的影响,而且在 277nm 处没有其他成分的干扰, 所以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277nm 作为检测波长。 3.2 色谱条件的建立分别考察了不同体积比的甲醇水、甲醇水三乙胺、甲醇水冰 醋酸、甲醇缓冲溶液等流动相,最终选择甲醇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选择用酸性流动相,是 因为益母草中益母草碱的存在形式有可能有两种,即益母草碱单体及其盐类,利用酸性流动 相可以转化成盐类一种形式,测定时只出现单一的峰。选择缓冲溶液,是因为缓冲溶液是一 个平衡体系,比较稳定,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3.3 本文是在完成了分离益母草碱和水苏碱的基础上实现了益母草碱的高效液相色谱 的直接检测方法,为益母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他益母草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该方 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 VIP 会员无 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mL·min-1,6mL·min-1,98000。 【摘要】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 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一项制药技术。今天,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本文就 着重简谈下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影响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 中药炮制是多方面的,有多种方法。对一般药材炮制加工而言,往往是一种炮制方法 或者炮制一种药物有几方面的意义,这些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根据处方、调剂和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除去杂质,利于 储藏便于调剂和服用,降低有毒成分及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如蜜灸 款冬花,蜂蜜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 中药炮制的方法不同,其功效也不同。所以要求临床处方必须对症。如当生用者而用 炙,当炙者而生用。例如:大黄,临床用药时必须十分注意生用炙用。生用气味重浊,当 生用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据试验分析结果,大黄经酒炒后,结 合性蒽醌有所减少,泻下作用弱于生大黄,熟大黄结合性大黄酸显著减少,鞣质只减少一 部分,因此,泻下作用缓和,收敛力亦有减弱。所以在临床上只有掌握大黄的各种炮制作 用才能正确应用,根据病情辩证施治,合理的选择炮制品,对症选药,从而提高药物应有 的疗效。 一、提高溶出率,增强药物疗效 有些药物必须经过炮制,有效成分才能溶出。其成分的理化性质、含量或各成分之间 的比例都要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疗效,使临床用药更加有效。药物炮制所产生的增强作用, 大多早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现实它的合理性。例如:何首乌,生用性兼备通泄,多用于 解毒、滑肠,而加黑豆汁蒸制后,所含具泻下作用的成分-结合性蒽醌类衍生物水解成无泄 下作用的游离蒽醌类衍生物,还原糖也增加。故制品无滑肠作用,而主补肝肾,具有明显 的抗衰老作用。所以,炮制药物的方式方法多种各样,要有目的地运用炮制,使药物更有 利煎出,使用药按照临床用药要求,发挥最佳疗效。 二、破坏毒性,保证用药 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不良反应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需要通过 炮制降低其毒性或不良反应。如半夏辛温有毒,生用有毒刺激咽喉,炮制后则减低毒性并 缓和药性;如草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炮制方法,可以降低毒性;如汉代张仲 景提出,麻黄“生含人烦、汗出不止耳”。说明麻黄生用友“烦”和“出汗多”的不良反应,用时 “皆先煮数沸”,则可降低其不良反应。 三、改变药性,扩大用药 中医采用寒、热、温、凉及辛、甘、酸、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能。炮制可改变药物 寒热之性,如生地黄性味甘寒,能凉血止血,经蒸制后为熟地黄,性味甘温、能滋阴补血; 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增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如大黄苦寒, 其性沉而不浮,其作用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请将热邪的作用;如 款冬花、紫菀等止咳药密炙后。增强了润肺止咳。 四、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不快臭味的药物,往往为患者所厌恶,难以口服或服后出现恶心。 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具有矫腥臭的作用;乳香、没药气味浓 烈、极易引起呕吐,若醋炙不但矫正气味,缓和刺激性,且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作用。 综行所述,笔者认为中药加工炮制是临床用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药学界同 行的重视。正确炮制药物,使用药物,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挖掘和发展祖国医药宝库, 扩大应用范围 igeng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 VIP 会员无 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mL·min-1,6mL·min-1,98000。 【摘要】中药鉴定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本文旨在为中药鉴定方法选择 上提供参考,客观评价重要的质量。 【关键词】重要鉴定方法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但由于品种繁多,发挥疗效通过多成分、多层次和多途 径综合作用于人体,且每种药材存在成分复杂、质量部稳定、难以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成 分不确定等缺点,极大限制了重要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控制中药质量、保障临床用药的 安全和有效,中药鉴定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首要工作。 一、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等特点,尤其适合分析 药物中的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测定,还可以用于重要及其制剂中含水量、含醇 量的测定,如薄荷醇、冰片、水杨酸甲醇等。但本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对挥发性差或 遇热易分解破坏的物质难以分析。 二、液相色谱法 高校液相色谱法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范围较宽,检测手段 多样,加之高效快速,微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气相色谱法 应用更广泛,在重要制剂鉴别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不过,目前在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 一般很少单独使用该法做鉴定,而是多与含量测定性结合进行。 三、薄层色谱鉴定技术 薄层色谱鉴定技术具有分离和分析双重功能,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移动的位置常用比移 值(Rf)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 薄层色谱操作系统受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Rf 值常有变化,故《中国药典》2005 版 一部采用对照物共薄层对照分析法,随行对照物有对照品、对照药材和对照提取物,专属 性较强。该方法可鉴定中药的真伪、中药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中药有毒物质检查及农药 残留物量测定等。 四、组织形态鉴定法 常用的方法有显微化学反应观察、物理常数、微量升华、荧光分析、光谱法及色谱法 等。如根据中药材水浸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利用中药材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在紫外光 或可见光下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确定给事中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五、蛋白电泳法 中药多是动植物药,细胞中含有受遗传基因控制的蛋白分子。将被分离物质置于一定 的支持物上,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荷电性质不同,向电极 泳动的方向和速度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和鉴定被测物的目的。其中高效毛细管电泳时近 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样本体积大小和分析范围广阔等优点,该方法适 于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及动物类药材的鉴定。 六、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 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 HPLC、GC、TLC、HPLC-MS、GCMS、FTIR、和 UV 等)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对待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和过程进 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有 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 HPLC 法,可提供大量信息, 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七、免疫法 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特异蛋白,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 品德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尤其是 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 综合所述,中药鉴定方法多式多样,借鉴现代国内外中医鉴定方法,为寻找和扩大新 药源提供可靠的知道资料,运用新的鉴定技术逐步引导中药鉴定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 化发展。 关键词:结核病;化学治疗;药物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 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 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它发现于 20 世纪 40 年代,当时单用 SM 治疗肺结核 2~3 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 X 线影像得以改善,并 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 加 PAS 的治疗效果优于 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1]。发明异烟肼(INH)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后,有人单 用 INH 和联用 INH+PAS 或 SM 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 [2]。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 SM+INH+PAS,疗程 18 个月~2 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 PAS 替换为乙胺丁醇(EMB)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或氨硫脲 (TB1)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俗称“老三化”[3]。70 年代随着利福平(RFP)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 酰胺(PZA)表示。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距离之比,对于某一物质而言是一常数,但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0 页,此文档共15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