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分析论文

2020-03-16发布者:青青草大小:99.04 KB 下载:0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方法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临床表现较重、部位靠近内囊外侧用传统额 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出血量在 30mlml 以下,临床表现较轻,以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 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本院从 1990ml-20ml0ml7 年收治 442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 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323 例,女 119 例,年龄 30ml~75 岁,平均 56.7 岁,40ml 岁以下 35 例,40ml~49 岁 96 例,50ml~59 岁 142 例,60ml~69 岁 165 例,70ml 岁以上 4 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血压超过 180ml/10ml0mlmmHg335 例,占 76%,以头痛起病者 59 例,意识障碍起病者 130ml 例,一侧肢体偏瘫者 291 例,言语不清起病者 82 例,发生脑疝 者 82 例,起病至手术时间最短者 2h,最长者 72h,平均 5.32h。 1.3 病情分级按 1987 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 4 级 病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Ⅱ级级 130ml 例,Ⅲ级级 241 例,Ⅳ级级 71 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GCS))评分:6~8 分 90ml 例,9~12 分 250ml 例,13~15 分 10ml2 例。 1.4 出血情况 1.4.1 出血部位所有患者入院时行头 CT 检查,血肿类型分为:内囊外侧型(GCS)包括皮 质、皮质下、外囊)186 例,内囊内侧型 130ml 例,枕叶出血 34 例,原发脑室出血 84 例,小 脑出血 8 例。 1.4.2 出血量按照多田氏公式[π/6×长(L)L)×宽(L)S))×层面数=血肿量(L)ml)]。 结果显示 20ml~30mlml56 例,30ml~60mlml28 例,>60mlml98 例。 1.5 手术方法根据头 CT 定位,血肿类型和血肿量及临床表现,分别选择适当的手术方 式:传统开颅方式,以额颞骨瓣为主,颞中回切开皮层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止血可靠, 适合血肿量大,脑组织受累范围广泛,临床表现较重的患者,本组 249 例开颅清除血肿加 去骨瓣减压术,36 例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以直切口 5~7cm 切开, 扩张骨孔,约 3.0ml×4.0mlcm,本组 71 例行此手术方式;额角钻孔行脑室外引流术 84 例。 2 结果 93 例恢复正常生活;10ml4 例可独立生活;113 例需人帮助扶拐行走;卧床 43 例;死 亡 88 例。 3 讨论 3.1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根据我国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为(GCS)50ml.6~80ml.7)/10ml 万人口,被 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 Monica 监测 方案列为脑卒中高发国家。 3.2 由于 CT 影像检查能早期及时诊断,并可明确血肿的位置及范围,另外血肿的部 位及大小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故应用 CT 进行分型,方便可靠,价值大,被广泛应用于临 床。 3.3 多年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被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多 种多样。目前对位于皮质下、外囊、小脑的血肿和脑室出血的手术方式已达成共识,但对 于出血量的大小和临床表现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 3.4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 复的可能,防止或减少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 采用的手术方式如下:①外侧型:血肿位于内囊膝部及后肢,皮质及皮质下血肿,出 血量<50mlml,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②对于出血量>50mlml,脑组织损害范围广泛,选用传统 额颞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防止手术牵拉致术后脑继发性肿胀;③对原发性脑室出 血,采用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与手术后处理非常重要:①严密控制血压,避免血压过低 或过高,以防再次出血;②脱水药物应用降低颅内压;③降体温;④防止脑血管痉挛;⑤ 预防肺部感染,考虑 24h 不能恢复清醒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⑥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⑦ 监 测生命体征、水电解质和血糖等。 总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能单纯以骨瓣开颅或微创置管作为统一术式,而根据病 情的严重程度、血肿部位、血肿量、血肿质地、血肿有无液化、脑组织受损范围等选择相 应的切口和术式。术中不能一味追求彻底清除血肿,人为造成出血,反复止血,造成脑组 织损害更重,预后效果不好;同时早期的功能锻炼,也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取得良好疗效 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综合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疗方法。方法本院自 1997 年 5 月至 20ml0ml7 年 5 月共收治 20ml 例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其中 15 例行禁食、胃 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GCS)TPN)),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方法,保守治疗,5 例患者保守治 疗 2 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积极性行剖腹探查,松解粘连,空肠造瘘等治疗。结果 15 例保 守治疗及 5 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胃排空症状复 发。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出现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的患者予以积极综合治疗,效果好,能促进 患者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GCS)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是胃肠道腹部外科手术 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这种并发症的正确诊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术后住院 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对本院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经验与方法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 年 7 月至 20ml0ml7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 20ml 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胃 排空障碍的患者,其中门脉高压术后 2 例,贲门部癌手术后 3 例,胃窦癌 6 例,胃溃疡 3 例,十二指肠溃疡 1 例,十二指肠外伤 2 例,胰头癌 3 例。手术方法包括脾切除术加贲门 周围血管离断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加幽门成型术、远端胃癌根治术、毕 II 式吻合术、毕 I 式吻合术、胃穿孔单纯修补术、十二指肠溃疡行单纯修补术、十二指肠外伤行剖腹探查粘 连松解术,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术后情况:患者术后 3~7d 均出现肛门排气,胃管 引流量大致在 30ml0mlml 以下,拔除胃管后进食流质或者半流质 2~3d 后出现上腹部饱胀、呃 逆甚至呕吐含胆汁胃液,患者无腹痛。查体见上腹部膨隆或者平坦,无明显压痛反跳疼, 听诊肠鸣音。76%泛影葡胺溶液稍作稀释后,口服行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胃无张力,蠕动 波减少甚或消失,吻合口通过欠佳或者缓慢。行胃镜检查一般无明显阳性发现,少数可见 胃壁增厚。所有患者生化指标等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首先可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减少其焦虑恐惧情绪,并给予禁饮食, 胃肠减压,及胃肠外营养支持等,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红霉素等。 辅助中医药治疗,若适量应用大黄以及针灸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另外尝试放置十二指肠 营养管,如放置困难可考虑行空肠造瘘,以求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同时辅助治疗。30ml 例患 者应用上述保守治疗方法后均恢复,FDGE) 症状消失,2~3 个月后随访复查症状无复发。 10ml 例患者行手术探查治疗。解除梗阻因素如胃扭转,胃体张力过高,内疝以及粘连带压迫 胃窦或者幽门等结构。术中必要时可同时行胃空肠吻合、空肠造瘘、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 等。 2 结果 以上病例经上述方法治疗后 FDGE) 症状均消失,住院治疗天数 10ml~23d,平均 16d,2~3 个月后随访复查症状无复发。 3 讨论 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机率在 0ml.6%~0ml.7%。腹部外科手术后胃排空障 碍一般分为机械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别。机械性因素有粘连带压迫致输出肠袢不全梗阻、吻 合口狭窄、胃体扭转等,多与手术时的操作有关联。一旦出现,往往需要再次手术而得以 解决。FDGE) 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是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与精神因素有关。手术操作中 损伤迷走神经机会较多,正常情况下,在距贲门 5~7cm 处有 cajal 细胞,它具有起搏功能, 维持正常胃的电节律活动,并产生控制胃蠕动的慢波。迷走神经对胃电节律活动由调控的 作用,能保持胃正常的电节律以及排空的功能。除此之外,胃排空障碍还与严重创伤以及 手术刺激有关,创伤和刺激使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的状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即可引发胃排空延迟。同时手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胃肠交感 神经活动增强,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且儿茶酚胺与胃平滑肌细胞 膜上的a和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平滑肌收缩,从而抑制胃的排空。对合并有幽门梗阻和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平滑肌收缩,从而抑制胃的排空。对合并有幽门梗阻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平滑肌收缩,从而抑制胃的排空。对合并有幽门梗阻 的患者,术前应插胃管减压和洗胃,术后明确为 FDGE) 后首先应减轻其焦虑不安等情绪。 其次,营养支持在整个治疗中非常重要,早期可使用 TPN),通过中心或外周静脉营养,能 量总量一般为(GCS)126±21)KJ/(GCS)kg•d),同时注意胃肠功能监测,每天评估胃肠功能情况,一 旦恢复及早考虑肠内营养,因为胃排空障碍患者如长期禁食会出现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 下降,容易发生细菌移位和毒素吸收,而肠内营养不仅能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刺 激肠黏膜细胞分泌胃肠素,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可辅以中药治疗,针灸足三里、内 关等穴位,均有助于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若以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寻找病因同时解除诸如粘连、扭转等因素。通过上述综合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 FDGE) 多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所以,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出现 FDGE) 时,应首先排除机械 性因素,明确为功能性因素后,采取包括精神安慰、肠内外营养、促胃肠动力药物及中医 中药的综合治疗。 【论文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CS)L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5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3 例患 者经 LC 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 98.6%,中转开腹 5 例,占 1.39%,26 例术后放置 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 17~160mlmin,平均(GCS)55.6±5.4)min,术后住院时间 3~6d,平均 3.6d,4 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胆漏、切口感染、出血各 1 例,所有病例均治愈, 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 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CS)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其微创优势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近年来 应用日趋广泛,本院近年来采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358 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 20ml0ml6 年 1 月至 20ml0ml7 年 12 月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358 例,男 143 例,女 215 例,年龄 19~75 岁。其中急性胆囊炎 128 例(GCS)含急性坏疽性胆 囊炎 23 例);慢性胆囊炎 20ml6 例(GCS)含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29 例),伴胆囊结石 176 例;胆囊息 肉样病变 24 例。其中 3 例出现黄疸,合并肝硬化 6 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8 例, 脑梗死 5 例,高血压 35 例,糖尿病 30ml 例,腹部有手术史者 78 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于 脐下缘做一长约 1cm 切口建立 CO2 人工气腹,其余患者均用 Veress 气腹针穿刺造气腹术, 建立 CO2 人工气腹(GCS)压力 10ml~14mmHg)。手术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患者改头高脚低斜坡 卧位,镜下探查胆囊、胆囊三角、胆总管解剖及炎症、粘连程度。根据病情(GCS)手术难易程 度)分别采用顺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管和动脉近端应用两道钛夹, 动脉远端用一道钛夹(GCS)胆囊管较粗时,缝合或使用圈套)。将胆囊及散落结石从上腹部穿刺 孔装袋取出,根据术野情况进行冲洗,对于腹腔粘连较重,渗出较多的 26 例患者放腹腔引 流管。 2 结果 本组 358 例 LC 成功切除胆囊 353 例,手术成功率 98.6%;因胆囊炎症、纤维化并 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中转开腹 5 例,占 1.39%,手术时间 17~160mlmin,平均(GCS)55.6±5.4)min,术后住院时间 3~6d,平均 3.6d。26 例术后放置腹 腔引流管。4 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 1 例,胆漏 1 例,切口感染 1 例,出血 1 例。 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术中出血较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 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成为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但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观念和操作方法均不一样,由于腹腔镜手术是通过电视显示,从建 立人工气腹到完成手术的全过程,都是间接操作下进行。由于施术者技术水平的差异,胆 囊三角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胆囊的炎症程度、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出现 并发症,应引起重视[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强调手术适应证选择的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 性。①最初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病例选择,原则是宁严勿宽。尽量选择近期无发作的单纯性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无腹部手术史、没有心肺并发症的病例,待有一定经验、技 术成熟后,适应证逐渐放宽,操作亦有四孔变为三孔;② 本次急性发作时间超过 48h;③术 前 B 超检查示胆囊壁厚度>4mm,术前病史或 B 超检查考虑为 Mirrizi 综合证;直接行 LC, 对②、③项患者也可先保守治疗再择期行 LC。对于伴胆囊颈结石嵌顿的急性胆囊炎、急性 坏死性胰腺炎的急性胆囊炎、与肝外胆管粘连致密的萎缩性胆囊炎、与胃肠道形成内瘘的 胆囊炎等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宜[3]。 明确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是 LC 胆囊切除术中的关键步骤,通常沿胆囊左侧缘与肝总 管之间的纵沟偏胆囊侧切开该三角的腹、背侧浆膜,从而拉大胆囊与肝总管间的距离,达 到安全临界目标的要求。此时三角内的胆囊管、肝总管及可能存在的副肝管、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分支均清晰可见,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在直视下完成。炎症粘连造成胆囊三角 区解剖关系不清时,通常沿胆囊底部开始逐渐向胆囊壶腹处分离,也可逆行切除,尽量避 免在胆囊三角区电凝。胆囊三角无法分离时,可在确认胆囊管的情况下行部分胆囊切除术, 将与胆管粘连紧密的部分胆囊壁留下,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胆囊管有变异时应反复确认, 并在钳夹离断管道前放松牵引,以免牵拉移位致误判后造成损伤[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中转开腹常见原因为解剖关系不清、胆囊 三角粘连致密、结石嵌顿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处、术中出血及解剖变异造成误伤等。胆 囊壁厚度、粘连程度、肝脏及胆囊形状是影响 LC 难度的主要因素,而术者的经验在降低 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方面起重要作用。中转开腹手术并不是 LC 的失败,而是为了减少 LC 并发症而采取的最好的措施,同时是对 LC 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 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论文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 250ml 例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1998 年至 20ml0ml6 年施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 250ml 例临床资料。250ml 例中Ⅱ级期 115 例行胃癌标 准根治(GCS)D2)术,Ⅲ 期 135 例行胃癌扩大根治(GCS)D3)术,135 例中 58 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襻代 胃 Roux-en-Y 术(GCS)PR),69 例近端胃癌行联合切除术,250ml 例中均进行静脉化疗和腹腔内温热 化疗。结果术后 190ml 例(GCS)82%)随访 1~5 年,Ⅱ 期Ⅲ级期胃癌行 D2,D3 术后 1、3、5 年分别为 88.5%、69.4%、45.3%、和 82.1%、55.4%、33.9%。结论进展期胃癌实施胃 癌根治术并术中应用化疗,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生率在部分国家呈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有调查结果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 恶性肿瘤死亡的 63%,而胃癌死亡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的 37%[1]。胃癌组织侵润达肌 层或浆膜层成为进展期胃癌。本院自 1998 年 5 月至 20ml0ml6 年 1 月实施胃癌标准根治(GCS)D2)术、 胃癌扩大根治(GCS)D3)术 250ml 例,术中应用静脉化疗和腹腔内温热化疗(GCS)IHCP),效果满意,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6 页,此文档共1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