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百团大战过程是怎样的

2020-03-24发布者:郝悦皓大小:52.14 KB 下载:0

百团大战过程 1939 年秋,八路军与日军第二独立混成旅交战于黄土岭。当时,晋察 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毫无怯意, 决定与日军展开正面交 锋。他下令先遣部队吸引敌人火力,边打边撤,将敌人引到包围圈内,再由 主力部队集中火力将全团歼灭,日军团长阿部规秀死在了八路军的炮火之下。 阿部规秀在日本军界享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名将之花”。对于他的死 , 华北日军高层极为震怒,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当时,日军占据了华北 大部分区域,控制了主要的铁路、公路,大范围的修建碉堡和据点。华北日 军高层将八路军围追堵截,掐断他们的后方供应,意图让八路军自生自灭。 八路军生存境地极为艰难,副总司令彭德怀临危受命,必须发动一场战 役来打破被动的局面。他仔细研究地形,根据华北地区地形特点制定出了沿 着铁路、公路攻打日军的战斗策略。但是八路军虽在中央军的编制序列,但 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斌不给八路军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和粮食供给。彭德怀利 用游击战小范围内扰乱日军的视线,然后再集中火力重点攻打日军主力,杀 得日军措手不及。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月,共发动一千八百多次的战斗,日军损伤两万五千 多人,极大的挫败了日军的侵略信心,扭转了八路军的被动局面,鼓舞了中 国军民抗战的决心。 百团大战的特点 抗日战争以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极度抵触共产党的武装力 量。受形势所迫,国民党不得不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但是始终没有承认共 产党的合法地位。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富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役,它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阻击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战场,提升了共产党的地位。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一,就是规模大。彭德怀制定作战方案时只调动了二 十多个团参加此次战役,但是当战斗打响之后,各路人马自动加入抗击日伪 军的队列当中来,以点连线,再结线成面,形成极具战斗力的军队建制,团 结了共产党内部力量,有力的打击了敌人。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二,就是持续时间长。晋察冀地区的日寇十分猖獗, 扫荡活动进行的非常密集,共产党的有生力量很难得到健康发展。自百团大 战打响以来,民兵组织、游击队都自动加入到战斗中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次战役耗时三个月之久。 百团大战的特点之三,就是战斗成果意义重大。游击战将敌人内部搅得 鸡犬不宁,特别是切断了敌军的运输通道,阻碍了援军的到来,使日伪军部 队难以大规模集结,这也就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百团大战之前,共产党领 导的武装力量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此次战役扭转了这样的状况。主动 出击有利于掌握战况,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的背景介绍 一个大事件的发生必然是有无数难以察觉的小事件的伏笔。这场大规模 的战役就是如此。在日军攻占了我国广州和武汉之后,便拉起了北起山西, 东至贵州的一条广阔的战线。 但是当时的国际局势让日本人无法再继续侵略下去,他们要专心的转入 天平洋战场,去与美国决一死战,在那时候中国和美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日本人希望和国民政府谈判,以此来巩固在中国已经侵占的地盘,这一 计划在 1938 年秋便开始进行。而汪精卫在 1940 年 3 月又成立了另一个国民 政府,在国内引发众多猜忌。 另一方面美国英国在法西斯的巨大阴影之下感到窒息,他们希望国民政 府尽快退让,以此来换取德国日本攻击苏联的承诺。在多方的压力之下,在 1939 年国民政府表现出明显的要投降的趋势。这时候,国内弥漫着一种失 望和绝望的感情,也是这种气氛促使在后面共产党决定反抗时,那么多人的 加入。 再来说说华北地区,日本人攻占了河北省和山西省之后,他们便加紧侵 占,同时要绝对压制这土地上的反抗因子。因此他们从交通入手,严格控制 公路铁路,对这片地区进行多次的扫荡,以保证自己的绝对统治。甚至还在 荒原上挖沟渠来防止抗日力量的袭击。这一系列的行为完全将这片土地上的 人民囚禁起来,也就是“囚笼政策”。 日本人严格控制的行为任谁都受不了,再加之国内的那种绝望气氛,在 一人要反抗时,人民完全兴奋起来,积极加入,最后促成这场战役。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