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宋朝火药武器书籍介绍

2020-03-25发布者:郝悦皓大小:53.87 KB 下载:0

宋朝火药武器书籍 近代的中外学者们一致认为火药最晚在公元 9 世纪唐代时期就已经出现 军事科技方面,公元 904 年,唐朝的杨行密军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 将郑璠命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 也是中国第一次将火药应用到战争中的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则出现在五代 时期的敦煌壁画。。 领先的军事科技使宋朝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北方的邻国的侵袭。火焰 喷射器最早起源于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希腊,公元 7 世纪应用虹吸管而制造的 一个设备,称为“希腊火”。在中国,最早提及希腊火的著作是清吴任臣编撰 的《十国春秋》中提及 917 年吴王杨隆滨派使者给契丹主送去猛火油一事。 不过此猛火油与火药武器无关,例如,宋人钱俨的《吴越备史》记录了 猛火油(即石油)不能被水熄灭的特性, 书中还提到这种猛火油源自中国的南 方海上贸易伙伴“大食国”(今阿拉伯半岛)。宋人将希腊人的发明,即双活塞应 用到火器中,以连续喷射火焰。 一直到北宋中期,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 记载的“猛火油柜”才引入了火药作为引燃物。 火药的破坏力在唐朝炼丹术已经提及,如唐朝清虚子编的《铅汞甲庚至 宝集成》的记载的“伏火矾法”,而宋人孟要甫的《诸家神品丹法》则收录了 无名氏配方的“伏火硫黄法”。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记载火药作为武器的制 作过程的书籍为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描绘了炸药从弹弩发射的机理。 该 书记载了中国第一批军用火器,分火球类和火箭类,在第十一和十二卷中, 记录了引火球、蒺藜火球 、毒药烟球三种火药配方。宋朝后期研制成功世界 上最早的原始炮管和大炮射弹。关于中国火枪最早的艺术作品来自敦煌的佛 教壁画,该画大约作于公元 950 年。12 世纪初期,这些火枪被大量使用,用 中空的竹管作为枪管,装有火药沙、铅弹、尖锐的金属屑或瓷器碎片的,后 来发展成为大的火药推进的箭。最后,易损坏的竹子被铸铁管所取代,同时 新武器名称也由原来的“火枪”变为“火铳”。13 世纪还发展出了“百子连珠炮”, 在铜管或铸铁管中可以填充大约 100 粒铅弹。中国人来发明了包裹炸药的炮 弹。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龙经》记载了宋朝初期的“飞云霹雳炮”,这是一种 轻型爆炸性火炮,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1126 年(靖康 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 击贼,军皆惊呼”。 宋朝新武器的研制逐步推进,还研制出了投石机。据《宋史》记载 , 1277 年(元至元十四年),元兵攻静江,静江外城被攻破,邕守马成旺及其子 都统应麒投降,“独塈部将娄钤辖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元军围之十 余日,“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 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明朝学者茅元仪在著作《武备志》 描绘了这个武器。14 世纪的《火龙经》也是中国第一部描绘地雷的书籍,地 雷被应用在 1277 年宋人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 (即铁壳地雷),后来在元朝进一步发展。 宋朝主要兵器 宋军兵器以弓弩为主,弓弩兵在宋军中占六成以上。 由于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时衡量一个人的武艺,都是以臂力作为 第一标准的,即看能挽开多少斗的弓,当时士卒挽弓的最高记录是 270 宋斤 (一宋斤约合 1.2 市斤),这是春秋时代士卒挽弓力的几倍。而一些勇将则更 加惊人,岳飞和韩世宗都可挽 300 宋斤的弓,不过战时根本用不到这么重的 弓,倒是应该兼顾准确性,这一点宋军非常不重视。 宋军的弩种类很多,突出的有两种,一为床子弩,二为神臂弓。床子弩 是一种重武器,是依靠几张弓的合力将一支箭射出,往往要几十人拉弓才可 拉开,射程可达 500 米,确实当时的远程武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 达览即是中了床子弩箭阵亡的,使契丹士气大挫。 神臂弓其实也是一种弩,装有机关,但可由一人发射,射程也可达 370 多米,且可贯穿重甲,令金军胆寒。恩格斯说,14、15 世纪英国步兵使用 的大弓可射 200 码远,是当时“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它的射程贯穿力和 床子弩和神臂弓比起来还差的远。 临敌时,宋军一般都是刀枪居前,弓弩在后,这是接近实战要求的。当 敌接近至 300 米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 敌接近至 200 米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 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 宋朝为制造弓弩,设有专门的机构,官营的兵器工场规模颇大。北宋前 期,弓弩院,,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张,或造 箭三十枝。但在腐败的官僚管理下,弓弩质量较差,神宗曾随意抽取三张弓 检查,没有一张弓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宋朝的兵器工厂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 制度,而金朝的兵器工厂制造的兵器上都刻有监造官的姓名,如有质量问题, 即可捉拿查办,所以质量较有保证。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