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百家姓高姓来源_百家姓高姓由来

2020-03-26发布者:郝悦皓大小:67.65 KB 下载:0

高姓来源 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 17 世孙伯夷 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 37 代孙 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 国。齐国传至太公 8 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 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高傒在齐国为上卿时,迎立公 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 7 世孙高 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 9 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 高量 10 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发轫,繁衍不息,成为当 今高姓族群中最庞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 氏、辽东高氏, 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 创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 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 2、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 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也为山东高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 姬所生的儿子,当了 10 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 后代也以高为姓。 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赐姓,少数民族姓氏改人高姓。南北朝时期,北 魏孝文帝实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 族单姓。这一时期,鲜卑族的是娄(楼)氏改姓高氏。据《魏书》所载,鲜卑 族中有楼氏改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传说中 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是 为河北高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 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氏,他的父亲被姑婿高氏收养,因从其姓,叫 高干,是北魏时的白水郡守。高隆之也从跟随其父姓改姓高。他在北齐时为 朝中重要大臣。在他因故被杀死后,北齐皇帝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远承 袭了阳夏王的爵位,高子远的后代就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发展起来,成为当地 的望族。另外,唐朝宦官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本姓冯,后被高延福收养, 所以改高氏。 当高氏建立北齐政权后,高姓就贵为北齐的国姓,于是北齐皇帝便赐他 姓为高姓以示恩宠之举。元景安因在邙山之役中力战有功,被高欢赐爵西华 县都乡男,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550 年(天保元年)赐他姓高。此外,元文 遥在北齐时也先后得到高洋、高演皇帝的重用,因迎立高湛皇帝即位有功, 566 年(天统二年),后主高纬下诏特赐他姓高。他们的后代就以高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 , 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公元 前 37 年,其部落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 (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建立高句 丽国。高氏在高句丽国的统治维持了 600 多年的时间。公元 3 年高句丽迁都 国内城(今吉林集安),427 年又从国内城迁到平壤。由于高句丽的国王为高 氏,所以在古代高句丽国的存在期间,高氏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 部分高氏迁到了中国内地。如高云,其祖父高和是高句丽之支庶,自云高阳 氏之苗裔,所以以高为氏。北周时期,曾被封王为巨野县侯的大高琳,其祖 先就是高句丽人,五世祖高宗归附北魏,被拜为第一领民酋长。高琳因战功 显赫,他的一个儿子被别封为许昌县公。高琳的后代就在山东巨野和河南许 昌一带发展起来。唐朝大将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在他父亲舍鸡时在唐朝任 军职,他也随父亲到安西,后成为唐朝的著名军事将领。其后代也就定居于 北京市密云县一带。 4、以高字开头的两个字的复姓,后有改单姓高为氏。譬如:高车氏、 高东氏、高堂氏、高阳氏、高陵氏等。 高姓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 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 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 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 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 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 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 960-1279 年),高姓大约有 89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 15.6%,占安徽总人口的 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 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 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 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 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 东南呈放射形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公元 1368-1644 年),高姓大约有 93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 600 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 20%, 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600 年中高姓人口 纯增加率为 4%,净增加了 4 万。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高姓人口的 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12.5%)、浙江(12.2%),这三 省高姓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 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 四省的高姓又集中了 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 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 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高姓的人口已达 1 452 万,为全国第十五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 的 1.21%。从明朝至今近 600 年中高姓人口由 93 万激增到 1 450 余万,达 15 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 9 300 万,当代的人口按 12 亿计,人口增 长了 13 倍。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 000 年高姓人 口增加率是呈 V 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安徽、江苏三省, 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 3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广东,这 五省又集中了 31%。山东居住了高姓总人口的 14.6%,为高姓第一大省,占 省总人口的 2.3%。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东部沿海地区高比率的高姓区域。 在近 600 年间,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 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 移,同时,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移动流。 当代高姓的分布频率 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 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每平方公里的高姓人 口达到 2.7 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中部的地区高达 6.4 人。高姓分布密度示意 图(见彩图 5.2.3A))表明:密度最高的(2。7 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 的 18.1,高姓人口大约 641 万;0.9-2.7 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42.2 , 高姓 人 口 大 约 719 万 ;不 足 0.9 人/ 平方 公 里 的地 区占 国土 面积 的 39.7%,高姓人口大约 92 万。 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高姓在人群中分 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 5.2.3B))表明:高姓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是比较常 见的姓氏之一,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 1.2%以上,尤其在甘肃 河西走廊、山东中部、陕晋北部、黑龙江东北,在 1.8%以上,有的达到 3.6%以上,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29.2%;在 四川、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东部、青海东 部、新疆西北,高姓频率在 0.6%-1.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30.5%;其他广大地区,高姓频率不足 0.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 的 40.3。 血型分布特征 高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 型 456 万,占 31.4%;A) 型 414 万,占 28.5%;B) 型 442 万,占 30.4%;A)B) 型 140 万,占 9.7%。高姓总人口 1 452 万。 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东部、甘肃西部、东北三省、 内蒙古东部是高姓人口集中之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18.1%,高姓 641 万, 约占总高姓人口的 44.2%。O 型 196 万,A) 型 179 万,B) 型 202 万,A)B) 型 64 万。 四川、贵州北部、陕甘宁、青海东部、豫鄂晋大部、湘赣浙闽粤、内蒙 古 等 地 区 , 约 占 国 土 面 积 的 42.2 , 高 姓 719 万 , 约 占 总 高 姓 人 口 的 49.5%。O 型 229 万,A) 型 208 万,B) 型 214 万,A)B) 型 68 万。 其他地区为高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39.7%,高姓 92 万, 约占高姓总人口的 6.3%。O 型 31 万,A) 型 27 万,B) 型 26 万,A)B) 型 8 万。 高姓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 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以渔水之阳得名。 高隐、高瞻之后。 广陵郡:汉时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此支高氏,为吴丹阳太守高 瑞之后。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 高氏,为鲜卑族高氏之后开基。 辽东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所建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 高瞻之后。 2、堂号 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 “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辞海》:愚,纯朴也。由是,高姓后代以“厚余” 作为高姓的堂号。 渤海堂:唐朝时高固、高崇文都被封为渤海郡王;北齐高欢被封为渤海王。 此外,高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渔阳堂”、“辽东堂”、“广陵堂”、“河南堂”、 “有继堂”、“供侯堂”、“双玉堂”、“后余堂”、“报本堂”、“守愚堂”等。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