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初中思品小课题研究小论文范文

2020-01-18发布者:青青草大小:67.00 KB 下载:0

初中思品小论文篇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途径》 摘要: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定位、教学形式把握、教师与 学生的互动等方面,探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生 价值观 教学途径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思想品 德教育具有的政治性和德育性对思品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基于思 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的要 求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将系统理论知识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相结合,与 各门学科教学相结合。针对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课堂 内容不感兴趣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认真探索符合初中 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 养学生的是非观、感恩情怀和阳光心态。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 点着手。 一、有效利用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攫取生活中较有代表性或较为典型的时事热点、事件或者有争议的案例 等当做课堂正面或反面教材,供学生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 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如笔者在片区公开课活动中执教的课 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的第一框《身边的诱惑》,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诱 惑”当成主讲关键词,分别列出现实中难以抵挡的诱惑类型,如金钱、游戏等 诱惑,重点强调游戏诱惑的危害。其中,笔者列举两个时事案例引起学生对 游戏诱惑危害性的关注。其中一个案例为: 2013 年,临沂的一名初中生王 某某因为喜爱上网玩赛车游戏,并陷入痴迷状态而持刀威胁宝马车主李某某, 并将车开走,最终被判刑。另一案例为:2009 年《焦点访谈》节目播出的 李勤一案。不到 18 岁的李勤为了抢劫财物,涉及了 8 宗命案,其中他亲手 杀死了 5 个人。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为迷恋暴力的网络游戏。在 讲述两则案例中,笔者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案例的 反思。最后以 惨痛的教训凸显难以抵挡诱惑的严重后果,启发学生理性拒绝诱惑,不做诱 惑的奴隶。此外,笔者以“帮他出主意”为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自身 难以抵挡诱惑的情况,并请其他同学帮忙想办法解决。这种互动方式有效激 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同时充分开启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智 慧之窗,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课后向笔者反映,这堂课使自 己印象深刻,并开始对玩游戏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声情并茂地吸引学生眼球 教学中,传统讲授式教学已趋于单一化。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多媒 体教学被提上日程。不可否认通过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教学,利用画面和声音 等方式确实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 验,使其印象深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珍 爱生命》一课中,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 重视。课堂中,笔者向学生展示了两组图片,其中一组图片包含大自然花鸟 虫鱼生机勃勃、人类和谐生活的幸福画面及动物间的亲密友好等,让学生充 分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另一组图片则包含泥石流、地震现场、 车祸现场、生命危在旦夕的吸毒青少年等。此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 震撼。两组图片进行对比,既呈现生命美好的一面,又突出旦夕祸福的变化 无常,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珍爱生命的主题。又如教学《感悟青春》一课中, 笔者将收集的关于校园生活中学生友好互助的场景、合作拼搏的场景、运动 场上挥洒汗水的情景、毕业典礼场景等照片做成课件放映,并于照片旁边或 后面增添关于定义青春的描述性词句,具体形象的画面和富有启发性和感染 力的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青春的气息和含义。课后,学生喧哗不已, 议论纷纷,一致认为青春代表活力,青春就应该拼搏,青春是多么美好,应 该珍惜青春的友谊,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三、采取听说写三位一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不是教师教得如何好,而是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学习主体,学 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然而思想品德教学不同于其 他学科教学,要获取最大化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参与。因此,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为自己教学所用。如笔者要求学生留心观察 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事件,让学生对事件进行分析并写成议论 性短文,涉及内容主要包括时事热点、家庭问题及社会现象等。随后笔者选 出比较有代表性或者争议性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利用其他空余时间 进行讨论。笔者以为这种听说写三位一体的体验模式,是学生全面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的最好方式,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学 生观察力、分析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如笔者就当前道德缺失问题分别选取一 位女大学生扶摔倒老人反被控告为施害者,公车上遭小偷,几人看见却无人 敢说出等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以“是否应该见义勇为”为主题,让学生课后写 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并告知他们下次班会课讨论这个话题,希望他们寻 找相关材料。学生将文章上交后,笔者认真阅读,从中选出正反两种观点的 代表文章,并让其作者阐述,其他同学补充,最后笔者进行归纳总结和引导。 发现通过听说写三位一体互动模式,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激烈讨论,学生在观点与观点的交集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难看出, 学生并不反感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反,他们认为这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他们从最初排斥写作到后来习惯写作,写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有学生甚至 告诉笔者,以前自己毫无主见,人云亦云,但是现在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进 行一定思考。可以说,听说写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是非价值观,而且对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总之,思 想品德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使思想品德教育有效 性落到实处,就必须结合实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为教 学所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用心感悟、融会贯通,将 所学所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促使知识内化,达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李苗苗.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出路[J].].文学教育,2010,(7). [2]任松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4]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初中思品小论文篇二:《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植根于生活,又服 务于生活,这学科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初中生正处 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更容易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感 受感性信息,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如果只 是就理论讲解,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而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现代信息 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情境, 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寓于直观形象的实际事物与现象之中,化抽象为形象, 化无形为有形,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科特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学 生自然就不会再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理论条款,而是能够从直观事物中获 取形象感知,经过独立地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 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如果教师只是 机械地照本宣科,又是举例又是讲解,看似讲得清晰透彻,但学生并没有真 正理解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需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道德精神,以及在遗 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 行社会主义道德。为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真实发生在学 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烈的图文声像效果来 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展开一 系列独立思考与激烈讨论,从而总结出遇到遗产问题要本着法律和道德两方 面来处理,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行为内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智育、德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成败并 非单单只是看学生能记住多少行为规范,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行为准则 用于指导行为实践,能否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让学生做心中充满阳光,乐 观生活,快乐学习的身心健康的青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将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现象与生活实际搬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道德准则 与实际行动之间建立直观联系,尤其是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与场景,更能激 起学生的主观认可与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道德准则转化 为自身的行为实践。如在学习关于网络这一章节时,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平时学生上网的相关的资料,并截取电视新闻报导, 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教学更具真实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 激情与讨论的热情,此时教师让学生就此话题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 真实的实例面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不仅可以在认识上正确对待网络,同时 还可以将所学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这样可 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服务。 三、总结 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 构建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进入更为丰富而宽广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展开快 乐学习、主动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 高。 初中思品小论文篇三:《改革初中思品课堂促进思品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初中阶段普遍使用新教材,传统的课堂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 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激励 环境 因材施教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成了说教的代名词。一是学生不喜欢 学习思品课、不愿意花哪怕一点点时间来学习思品课,而另一面,我们思品 教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思品课的教学,还常常为此付出很多心力,但是教学 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随着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 的实施以及初中阶段普遍使用新教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摆 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迫切问题。下面就如何贯彻新课标,改变 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激励学生参与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被他人关注,也渴望参与课堂教学。但是,传统的 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 上,往往是教师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教师不提问,学生就鸦雀无声。这种 课堂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符合 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这就要求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人。例如,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实地调查、小组合 作等方式收集资料,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发 言,分组讨论;新课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等。 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题《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曾 经在两个教学班做过对比。第一个班我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学生反 应平平。第二个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看中国 对世界影响”的资料,结果这个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达到了 预期的教学目的。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 堂教学中来,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落实,思想品德课才能发挥出应有的 作用,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二、创设宽松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更多地强调“教师讲,学生听” , 教师是权威的化身,容不得学生冒犯,上课总是板着脸,笑容不多,学生对 教师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可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 学,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现在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 学观念,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不能 以权威自居,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励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要善于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题《网络上的人际 交往》时,我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上网的学生人数以及上网对自身的影响。 在调查前,我作了声明,对上网的同学一律不追究。因此学生非常配合,我 也顺利地完成了调查。在讨论上网对自身的影响时,我加入到学生的分组讨 论,也把我的看法告诉学生。结果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 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 教学环境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听课效率,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 果。反之,过于严肃、单调的教学环境就会阻碍学生思考问题,最终也会严 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这种模式不 可能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际上,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 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感悟能力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满足优生、中等生、后进生等不同层次 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包括对学生的提问、作业的设计、练习的布置 等都要有针对性,而且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进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提 倡探索精神,适时地提出一些目标比较明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 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请优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留给后进生回答;难度不大的问题,就直接让中等生回答。也可以安排学 生分小组讨论。这样安排,既可以达到培养优生、照顾中等生的目的,又可 以达到增强后进生自信心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题《维护消费者权益》时, 我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购买商品时你会留意哪些问题?”“怎样才 能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当你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你应该怎么办? 并说明理由”这几个问题我分别请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生进行回答。由于问题 的设计比较合理,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 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些事例, 既可以安排学生收集,也可以由教师列举。 课本的例子一般都滞后于现实,因此教师要关注当今社会发生的各种新 闻,要在讲授新课时补充新的事例,把新的事例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思想品德课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 课第一框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时,我插入了曾经轰动全国的湖北“佘祥 林杀妻案”,以案说法,以此说明“人格尊严不可辱”。这样鲜活的案例既能够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本知识,又能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同时也会 使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这门课程。 思品,本来就是教育人的科目,作为思品教师,更应该学会如何和学生 相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何在学校搞好 学习,当然其中更要学好思品课本身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品教师不仅 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 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思品课才能够让学生真有所得。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