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格式

2020-01-18发布者:青青草大小:51.08 KB 下载:0

1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的构成 1.1 引言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硕士论文的写作效率。 1.2 前置部分 1.2.1 扉页 首页用中文,后一页用英文。要有题目、硕士论文标注文字、作者、导 师、学校、日期。 中文题目中一般不要出现英文名称和英文字母的缩写词。字数一般不要 超过 20 个,但可以有副标题。 1.2.2 摘要 首先为中文摘要,然后另页起为英文摘要 (Abstract)Abstract)。摘要和 Abstract 在内容上要相同。摘要应说明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2.3 关键词 关键词选 3~8 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标题“关键词”和“Keywords”后空一格且不跟“:”号。各个关键词间用逗 号分开。 “Keywords”不要写成“Key words”. 1.2.4 符号表 表中给出符号、符号的含义说明、国际标准单位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符号按字母顺序排列,先出现英文字母符号,再出现希腊字母符号。 收录要全,常见的问题是一方面列了“符号表”,另一方面,论文中的一些 符号并没有收入表中。 1.2.5 缩略词表 表中给出缩略词、英文全称、含义的中文说明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缩略词表不能与重要符号表混合成一个表。 1.2.6 目录页 目录页各层标题中同一层次的排列要靠左对齐,且下一个层次的标题都 应比上一个层次向右缩进 2 个字的空间。页码靠右对齐。 目录页中各章节如何安排,哪一章在前,哪一章在后,哪些内容为一章 , 哪些内容为一节,都必须在写作前与导师商量好,然后再撰写。 否则一旦导师要求重新编排章节,这以前的写作时间和精力就被浪费了。 1.3 主体部分 1.3.1 一般要求 全文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标注在每页的右下角。 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页码。 将目录页等前置部分(Abstract)见 第 1.2 节)单独编排页码,用罗马大写数字Ⅰ, 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等。 图、表、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分章依序、连续编排 序号。 论文中第一次出现缩略词时,无论有多么熟悉,要给出中、英文全称, 此后一直用缩略词,不再出现中、英文全称。 1.3.2 引言 引言要叙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或对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近 期工作、本课题的重要发展(Abstract)里程碑)以及作者所在学科组的工作。 引言还应叙述本项研究内容的关键环节、难题所在、理论基础和分析、 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全文的安排等。叙述时语言要 精练、准确。常见的问题是重点内容被“淹没”在大量素材中,并没有达到上 述各项要求。 1.3.3 正文 正文各章、节要给出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 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原始数据或 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借讨论的图表、对方法和结果的讨论、形成的论点 和导出的结论等。 各章中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地给出最第一手的数据、图表、设施说明图 有关照片等。有些内容不宜作为正文内容,可以作为正文的附录,放在“参考 文献表”后,哪些内容作附录要征求导师意见。 常见的问题是上述各项内容虽然写了,但一章一节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产 生“研究”的“味”. 每一章都应有“本章小结”作为最后一节。 小结中不但要给出有关研究结果的总结,而且要给出有关研究方法的总 结。“本章小结”中的结论用 1)、2)、3)给出。 1.3.4 总结与展望 最后一章应为“总结与展望”.第 1 节的标题应为“总结”,总结部分须是最终 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本章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准确、完 整、明确、精练。 第 2 节的标题应为“展望”,可以在这一节中提出有关建议,例如尚待解决 的问题、仪器设备改进意见、下一步研究设想等。 1.3.5 参考文献表 硕士论文在正文后要给出参考文献表(Abstract)见第 3.3 节)。 1.3.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在这个目录中,只放入已经发表的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等。 没有被正式录用的论文不列入目录。 1.2.7 致谢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博士论文格式与要求”一文。 2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 2.1 论文形式 2.1.1 打印用纸 打印用 A4 纸。 2.1.2 页面设置 页边距取上 3.0 cm,下 2.0 cm,左 2.8 cm,右 2.2 cm,页眉 1.8 cm, 页脚 1.5cm.行间距取 22 磅(Abstract)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 22 磅)。 字间距取加宽 1 磅(Abstract)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 1 磅)。 在上述要求下,请检查是否实际可以达到每行 35 字,每页 32 行,每页 字数约 1120 字。 学位论文的每一页,从前置部分起,都要有页眉,写“北京理工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居右排列。 2.2 字体和字号 2.2.1 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中,标题“摘要”、“关键词”、“重要符号表”、“缩略词表” 用四号黑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Abstract”标题用 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正文用 TimesNewRoman,小四。 “Keywords”用 TimesNewRoman,小四,加粗。 目录页中,标题,即“目录”两字,用四号黑体加粗。编排时,前置部分 的每个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写在目录上的章名用四号黑体加粗,其他各 个层次的节名用小四号宋体。 2.2.2 主体部分 每章标题取黑体加粗,三号。 每节标题取黑体加粗,四号。 节以下标题取黑体加粗,小四号。各级标题中的序号取 Times New Roman 加粗。 正文部分取宋体,小四。 正文中,从每节标题开始(Abstract)包括每节标题在内),各层标题和正文各行的 行距一律一样,即标题前后不留空。 页眉取宋体,五号。 图序和图题用五号黑体加粗。图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表序和表题用五号黑体加粗。 表身内容用五号宋体。 表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2.3 标题层次采用四级标题制。 在正文中,每章大标题为第一层次。 不写“第 1 章引言”,应写“1 引言”,居中排。第二层标题“1.1”、“1.2”等居 左排列。第三层标题“1.1.1”等居左排列。可以有第四层标题如“1.1.1.1”,居 左空 2 个字符排列。 在四级标题以下或正文的叙述中,还有层次性描述时,不可有第五层标 题如“1.1.1.1.1” ,用“1),2),3)”,再往下用“a),b),c)”. 不要在标题上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标注在正文的叙述中。 不要在标题上标注缩略词或其他说明性文字。这些内容应出现在正文叙 述中。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