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备课网 > 论文

2017德育管理中家校联系景象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25 21:17:52

 学校一直是社会、国家培养公民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尤其是中职学校,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向他们树立“为人”的榜样。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学不好就是学校的失职,就是学校的无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思想。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德育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脚顶立的,忽视或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使它举步维艰。对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当然重要,但家长的角色不容忽视。少了家长的引导与配合,就容易频繁出现德育的“断层”现象。所谓“断层”现象,就是移用了地理学上的概念,指德育工作的开展好像地层运动出现错位一样,往往出现连接错位的状况。当学生在校养成良好习惯时,却因周末回到家中渡周末,而后周一时学校教师又要对学生进行重复的品德教育。这是与我国大部份地区的家庭德育管理工作模式有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误解学校就是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主人,致使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有了隔阂,造成第一层“断层”

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德育模式是“授受”式的教育,以形式的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教师选择内容教,学生温顺被教”等特征。受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学生品德的教育看成是教师的事,是学校、局长的事,是学校等专门教育机构的事。于是往往由主持者说了算。而不太关心教育对象、教育实际工作人员或家长、社区的意见。”①在学生受教育问题上,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上基本上是脱节和隔离的。家长普遍认为“只要进入学校,孩子在学校内的教育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自己负责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这种把学生的学习、自我完善和人格发展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和教师的单一的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德育发展的规律,忽视了外在环境的影响,忽略了作为学生生存于其中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背离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对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需求,更忘却了学生在现实中的主观体验与已有的知识图式的改组和建构。《三字经》以“子不学,父之过”教育世人,实际上也就指出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真理。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是主导,教师只是延续或提升学生个体在家庭中受到的品德教育。受这种教育观念以及家长自我角色认同的影响,家长缺乏主动参与学校常规德育管理的意识,只是一味地扮演“问题家长”的角色,当孩子出问题时,才在校方的直接要求下被动地参与对孩子的管教。如果说学校对孩子实行的是“文”的教育,那么家长对孩子实行的则是“武”的驯服,用权威和暴力逼迫孩子接受学校教育,而自身则游离于孩子的学习、受教育之外。

2家长忽视学校德育常规管理的持续性,致使学生在校中受到的常规德育管理无法得到延伸,造成第二层“断层”

杨天平教授认为:“德育常规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化、序列化和制度化,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项工作要求根据德育大纲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合理安排各个年级的德育活动,力求整体设计,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分段实施,注重实效,防止和避免学校德育工作成人化、程式化、形式化、笼统化、表面化、概念化等。”这体现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常规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注重整体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安排,家长与教师也都不应该忽视德育的持续性。家长不要对孩子撒手不管,而是要配合学校,对子女的德育教育作长期的计划。在中职学校里,如果家长能配合班主任,对子女的德育教育也作三年的计划,使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德育常规管理内务能在家中得到巩固。一般而言,中职学校班主任往往伴随学生三年,这就给我们有效地开展德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当新班级成立时,班主任可以从宏观上计划三年里的德育管理工作内容,使这项工作得到有效的延续,使班级的每个小组或个人的德育工作能形成一个小小的德育计划体系;另一方面,也争取家长的配合,那么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3家长过分注重短期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忽略学生个体与社会德育工作的联系,造成第三个“断层”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更广阔、更生动的课堂。”②现在的职业高中多是封闭式管理,但家校沟通的途径有很多。以东莞塘厦理工为例,每学期都开设家长会、家访活动,每次奖学金颁奖会上也会邀请家长参与,并常与塘厦镇“关心青少所公共委员会”联系交流,可以说是积极主动地与家庭、社会配合了。但反过来,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成效如何?三年前学校开家长会,53人的班级中有3个到场,但每人来时显得迫不得已,听会时如坐针毡,散会时健步如飞。实在让人心寒!另一方面,当我们教育犯错同学时,有些家长竟反过来骂教师,甚至威胁教师———这样的事例与报道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上。家长素质低,家庭德育效果弱也是阻碍德育工作的一个因素。其实,学校、家长、社会是学生实现德育目标的“学习共同体”,而德育常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注重平衡“学校———教师———家长”三者关系,促进学校常规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常规管理体系,能使德育的效果得好更好的巩固。如果通过班主任、学校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形成最直接的生活、学习、思维习惯,当他们把这些管理观念带回家里,带到亲朋密友的工作中时,也许会产生哪怕是一点点的震撼。在这阶段里,只要家长转变传统观念,与学校教师一起采取积极的预案,主动参与学校常规德育管理工作,成功地扮演家长角色,才能使孩子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

责编:杨粟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