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长理法考培训 > 刑法 > 知识讲义

司法考试知识详解|考点三:犯罪构成理论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1-08-06 16:00:28

考点三:犯罪构成理论:客观不法-主观责任,先客观后主观,客观主观统一

任何犯罪的成立都需具备“客观要件”(不法)与“主观要件”(责任)两方面的要件。犯罪即是“客观、主观相统一”,亦即,犯罪是“不法”、“有责任”的行为。

先客观后主观,客观主观统一

先客观判断(不法)后主观判断(有责)

1.在一个事件中,首先需判断行为客观上是否具有危害性(是否是危害行为),然后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反之则错。

2.其次对行为危害性(客观危险性)进行判断。即指依照社会公众的立场,根据行为当时存在的客观素材,判断行为当时是否具有造成危害结果的可能性。站在大众角度判断其是否为创设、增加风险。

先形式判断(是否符合分则条文)后实质判断(是否法益侵害)

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应当首先看其是否符合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构成要件,然后再看是否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法益侵害。

1.尤其是,即使行为实质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并不符合刑法明文规定,也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事例】甲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汽车,没有造成伤亡后果,也没有其他公共安全危险。尽管具有危害性,但由于吸毒行为不属第 133 条之一规定的“醉酒”,故不能构成危险驾驶罪。

2.另外,行为尽管形式上符合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构成要件,但如不具法益侵害的实质,也不能认定其构成该罪。【事例】《刑法》第 267 条第 2 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若甲携带匕首飞车抢夺,但如锁在摩托车的后备箱里不能随时取用,则其行为虽符合前述条文“携带”的形式规定,但因不具备抢劫罪侵害人身法益的实质(可能侵害人身的具有使用可能性的“携带”),即不能认定为抢劫罪,而应认定为抢夺。

客观不法与主观责任相统一

客观不法与主观责任相统一。基本含义是:构成分则罪名需具备客观不法、主观责任两方面条件;当客观不法与主观责任要素并不完全重合时,应当在重合的范围认定罪名。

这里的主客观相统一指当客观不法与主观责任要素并不完全重合时,应当在重合的范围内认定罪名。低度法与高度法,统一于低度法;一般法与特别法,统一于一般法。部分法与整体法,统一于部分法。

责编:xieyan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