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公检法文职 > 考试资料

公检法文职2017招警考试面试技巧:攻克哲理题 走好成“公”最后一公里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9 08:54:21

 招警考试面试备考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得综合分析者得面试。这句话道明了综合分析在面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它不仅是每个省份面试必考的题型,也是考官眼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题型。而在综合分析这一题型的备考中,大家容易忽略的一个考点就是哲理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其实相对于时政类综合分析而言,更无规律可言,是我们备考的一大难点,而让大家头疼一件事情就是无从下手,听完题目之后不知所云,头脑一片空白。立正网校专家在此进行分析,攻克哲理题。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善用因果分析法得出观点。其实所谓的哲理题,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从小喝到大的心灵鸡汤,论述做人做事的一些人生道理。而讲明这个道理的方式可能是通过一个故事,也有可能是通过一句名言警句,还有可能是讲述一个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原理效应,例如短板效应。但是不管考官将故事的方式是什么,一道哲理题其实主要就是由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两个部分构成,所以我们的结论往往就是通过分析因果即可得出。那么应该如何分析因果呢?首先,从结果分析来看,只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成功,二是失败。其次,找准道理,如果结果是成功,那么这个时候原因自然变成了成功经验,是我们今后需要学习的,如果结果是失败,那么这个时候原因自认就变成了失败教训,是我们今后所需要避免的。最后规范表达即可,即用书面语言将道理转换出来即可。

其次,我们以一道例题为例,我们向大家展示一下因果分析在哲理题目当中的应用。《论语》有云:德不孤,必有邻。请结合生活实际,请谈一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这句话里面所蕴含的因和果,通过"必"我们可以知道它后面跟的应该是结果,所以果这里指代的是"有邻"那么剩下的"德不孤"就是因了。其次,我们对于结果的好坏进行判断,"有邻"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还是比较简单---有邻居,也就是有人陪伴,这个结果按照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分析应该是属于好的,所以这里的"德不孤"应该就是我们以后应该学习的成功经验了。最后,我们把因果翻译成书面用语,就得出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就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找准哲理题的观点只是我们破解这种类型题目的第一步,在做好这项工作以后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对于观点进行论证和落实,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望同学们上下求索,走好这成"公"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王怡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