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公检法文职 > 北京

招警考试申论范文: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2-13 20:50:17

 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这句名言生动诠释了"忧乐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颇为契合。在新时代,我们应发扬光大先贤思想精华,涵养新时代的忧乐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为党尽责的政治品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品德与胸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心存敬畏、如履薄冰,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贯穿着深厚的民本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古今相通。忘记人民、脱离群众,共产党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时刻保持一心为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心中常思百姓之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让党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种忧患意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息、中华民族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精神基因。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些敬畏、多些坚守、多些担当,让忧患意识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融入实践,自觉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责编:何幽洁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