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编制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湖南教师招聘考试精选题:教育理论(二)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06 17:48:52

 (一)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1.【答案】A。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在儿童期最为突出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成就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答案】D。解析:在儿童期,附属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3.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开端环节是

A.依从 B.模仿 C.认同 D.内化

3.【答案】A。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礼记

4.【答案】A。

二、多选题

5.德育的过程是由( )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A.德育方法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5.【答案】ABCD。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6.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全民教育

6.【答案】ABC。

7.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以下( )说法是正确的。

A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 B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 D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

7.【答案】AC。解析: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三、判断题

8.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

8.【答案】√。

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说。( )

9.【答案】×。解析:神话起源说是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说。

10.学科课程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

10.【答案】√。

 

(二)

一、单选题

1.在中国()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1.【答案】B。解析:记述孔子教学观点的《论语》一书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原则。

2.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体现了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 )特点。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生化 D.教育多元化

2.【答案】D。解析: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3.青少年的身体有两个生长的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3.【答案】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同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体发展具有两个生长高峰;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张毅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他的人事方式是(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4.【答案】D。解析: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

二、多选题

5.下列关于启发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 B.启发式就是提问式教学

C.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D.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5.【答案】ACD。解析:启发性教学原则

6.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应该做到( )。

A.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C.善于挖掘“闪光点” D.针对差异对症下药并持之以恒

6.【答案】ABCD。解析:对后进生进行教育: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7.情感的学习是指情感系统的习得,主要包括( )。

A.心境、激情和应激的调节 B.道德感的形成

C.理智感的形成 D.美感的形成

7.【答案】BCD。解析:情绪包含: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三、判断题

8.掌握学习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8.【答案】×。解析:掌握学习是布鲁姆提出的。

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班杜拉

9.【答案】√。

10.道德言行从比较分化到逐步协调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0.【答案】×。解析:小学生的品德发展特征是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三)

一、单选题

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 )。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1.【答案】A。

2.小明既想参加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时(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答案】C。

3.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发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

3.【答案】D。解析:ABC均为无条件反射。

4.“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

A.教书育人 B.献身教育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4.【答案】D。

二、多选题

5.教师应享有的权力包括( )。

A.教育教学活动权 B.科学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5.【答案】ABCD。解析:我国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其中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涵盖在教育教学权中。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指( )。

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B.遗忘先快后慢

C.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D.遗忘先慢后快

6.【答案】ABC。解析:遗忘的进程不均匀,学习之后遗忘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7.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的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这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7.【答案】B。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强化对反应频率的影响。老师的表扬属于正强化,因此,这属于操作条件反射。

三、判断题

8.态度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能力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例如,爱护公务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8.【答案】×。解析: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9.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短暂的

9.【答案】×。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10细微性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眼、脚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例如,打字、弹钢琴、举重、铁饼、标枪等,就属于这类技能。

10.【答案】×。解析:题干中的举重、铁饼、标枪属于大肌肉群运动项目。

 

 

(四)

一、单选题

1.在马斯洛的重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归属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自尊需要

1.【答案】C。

2.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景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种观点属于(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2.【答案】B。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3.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堂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3.【答案】C。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属于隐性课程。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主导作用

4.【答案】C。解析: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二、多选题

5.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包括( )。

A.说服 B.榜样示范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别

5.【答案】ABCD。解析: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里对其发展起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近位效应 D、首位效应

6.【答案】CD。解析: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的分类有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7.【答案】AB。

三、判断题

8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8.【答案】√。

9.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9.【答案】√。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10.上课拖延时间说明教师认真负责,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

10.【答案】×。解析:上课拖延说明教师对课堂时间节奏的把握能力不强。

 

(五)

一、单选题

1.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对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一是热情和同情心;二是( )。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 D.高超的能力

1.【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作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2.【答案】A。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3.某学生回答“什么是圆的”时候,说出“老鼠的洞是圆的”“歌唱家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

A.流畅性 B.独特性 C.综合性 D.多维性

3.【答案】B。解析: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的特点。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题干中的同学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答案,说明他的发散思维具有较好的独特性。

4.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 )。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敏锐的观察能力

C.较强的创造能力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答案】C。解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排除法也选C最合适。

二、多选题

5.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存在的差异包括( )。

A.课时规划 B.课前准备 C.课堂教学过程 D.课后教学评价

5.【答案】ACD。解析:差异包括:课时计划的差异、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

6.一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没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向教师主动请教,教师就主动表扬并耐心解答,他就能学会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不属于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6.【答案】BCD。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题干中教师使用的方法为强化法中的正强化方法。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7.【答案】ABD。解析:组织中小学教师进修一般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三、判断题

8.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课程,都属于拓展性课程。

8.【答案】√。解析: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

9.教师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是教师教育权的体现。

9.【答案】×。解析:题干中的内容是教师的进修培训权。

10.虽然在教学中师生所处地位不同,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

10.【答案】√。解析: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

责编:李思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