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资格 > 学科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知识地理备考:生态环境一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6-08 13:15:33

  一、台风

 

  A. 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

 

  B.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C.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 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 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D.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二、寒潮

 

  A.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B.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C. 寒潮的利: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三、厄尔尼诺

 

  A.概念: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B.“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① 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② 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

 

  ③ 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影响生态环境

 

  C.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台风减少;

 

  ② 使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③ 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④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四、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赫赫有名的“厄尔尼诺”相反,并与厄尔尼诺同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

 

  五、地震

 

  A.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B. 形成: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a. 震级大,破坏性大; b. 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c. 经济发达; d. 浅源地震;e. 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f. 诱发其他灾害等。

 

  C. 减轻灾害的措施:

 

  a.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b.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c.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d.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e. 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

 

  f. 加强国际合作等。

 

  六、温室效应问题

 

  【例】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A. 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它有氯氟烃等。

 

  B. 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a.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c. 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的灾害事件的增加;

 

  e.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增加。

 

  C. 产生原因:

 

  ① 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

 

  ② 森林被子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D.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① 减少燃烧化石燃料,降低CO2的排放量;

 

  ② 植树造林,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CO2浓度;

 

  ③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④ 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⑤ 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行动。

 

  七、酸雨问题

 

  酸雨是指PH<5.6的各种降水。

 

  A. 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B. 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C. 酸雨带来的影响:

 

  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 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 危及人体健康。

 

  D. 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

 

  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E. 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越来越突出的原因:

 

  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

 

  ② 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F.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①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

 

  ② 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

 

  G.冬季我国东北地区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日本,而日本的酸雨危害却更严重,其原因是:

 

  ① 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把东北地区大量酸性气体输往日本;

 

  ② 冬季东北地区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

 

  ③ 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相对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八. 臭氧层破坏(臭氧含量低于200DUDU为多布森单位)

 

  A. 臭氧空洞的成因:

 

  ① 太阳活动等自然原因影响使平流层臭氧量减少(自然)

 

  ② 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消耗大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人为);

 

  B. 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C. 南极地区的臭氧在9-11月含量最低。

 

  D. 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这些物质迁移的原因是: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

 

  E. 措施:①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② 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③ 各国共同行动,加强国际合作。

 

 

责编:赵紫雯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