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古典诗歌中的比拟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8-18 17:37:09

 比拟是古典诗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常见有拟人与拟物两种类型。

拟人,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写,或者说用写人的人称或词语来写物,给物注以人的情感,把无思想感情的某些事物,给予物以人格化的表现,因而具有了人的某种特点。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比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表现“好雨”就运用了拟人手法,“好雨”如一位品格优秀的人,做好事也是悄无声息的。再比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的“笑”,表现了桃花的艳丽与神采,情味悠悠。又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又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了极点。

拟物,是通过想象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者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很多时候是指把有意识有感情的人,虚拟为无意识无感情的某些事物。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唐玄宗与杨贵妃比作“比翼鸟”,比作“连理枝”,以表现两人的真挚爱情。

比拟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地说,在表现人物或事物时,都具有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的表达效果。在阅读古诗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诗人在描绘景物时,比拟手法是诗人融情入景的重要途径。

责编:ylm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