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长理函授自考培训 > 专升本 > 政治

2020年成考专升本政治串讲内容精选六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8-06 23:18:41

21 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方针、性质是什么?

  整风――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2 中国GCD三大作风内容是什么?

  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GCD区别于其他任何党派的显著标志

  23 毛泽东在七界二中全会提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949年3月,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全会不仅着重讨论和解决了怎样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全会根据毛主席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议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提出学习新技术,学习生产管理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内容;特别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决议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4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主要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必须实行在国有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44-1952年)。1952

  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在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国外仍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过渡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的地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5 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原则、形式、政策是什么?

  (1)对农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为农民的集体所有制。这种改造,是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实现的。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提出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按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系列逐步过渡的形式。有土地入股、初级社、高级社。(2)对工业: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供销合作入手发展为生产合作。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基本上通过由低到高的三种合作方式:初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小组、中级形式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高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列主义的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在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或国家经济部门同私人资本合作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26 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GCD对基本国情是怎么认识?

  答:(1)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还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存在着薄弱环节。毛泽东还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建成和完全巩固,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国内外各种条件,其中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充分发挥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获得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2)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不发达国家。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80%以上。他还多次用

  “一穷二白”来比喻中国的国情,认为中国6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27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会有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2)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为了正确认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在中国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一般来说,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由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这两类矛盾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的内部矛盾,而且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若处理不好,就会向敌我矛盾转化。因此,毛泽东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8 建国初期我党决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这是在中共“八大”上确定的 (2)统筹兼顾的方针(3)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29 毛泽东提出政治生活中判断人民言论和行动的标准是什么?

  政治生活中判断人们的言论和是非的政治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责编:蔡爱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