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建筑考试 > 环境影响评价

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备考基础训练题(6)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1-29 21:11:46

   1.在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时,除根据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建设项目的噪声影响程度外,还应该()。

  A.分析项目选址、设备布置和选型的合理性
  B.分析项目设计中已有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
  C.评价噪声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D.提出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监测的建议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多选少。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和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评价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行期噪声影响的程度(题干内容),超标范围及超标状况;(3)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状况;(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超标原因;(5)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选型的合理性(A),分析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措施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B);(6)为使环境噪声达标,评价必须增加或调整适用于本工程的噪声防治措施,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C);(7)提出针对该项工程有关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环境监测计划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D)。
  2. 声学中所称“声音的三要素”包括()。
  A.发声体
  B.频率
  C.传播介质
  D.受声体
  【答案】ACD
  【解析】概念型。在声学中,把声源(发声体)(A)、介质(传播途径)(C)、接收器(或称受体)(D)称为声音三要素。注意概念不同的表述方式。
   3. 公路、铁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需包括()。
  A.分析敏感目标达标情况
  B.给出受影响人口数量分布情况
  C.确定合理的噪声控制距离
  D.评价工程选线和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多选少。公路、铁路声环境影响评价需着重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针对项目建设期和不同运行阶段,评价沿线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目标(包括城镇、学校、医院、集中生活区等),按标准要求预测声级的达标及超标状况(A),并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情况(B);(2)对工程沿线两侧的城镇规划中受到噪声影响的范围绘制等声级曲线,明确合理的噪声控制距离(C)和规划建设控制要求;(3)结合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布局,评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D),必要时提出环境替代方案;(4)对提出的各种噪声防治措施需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在多方案比选后规定应采取的措施并说明措施降噪效果。
  4. 为保证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标,在工矿企业噪声评价中应重点分析的内容有()。
  A.厂区平面布置
  B.设备选型
  C.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
  D.厂区的面积
  【答案】ABC
  【解析】要求型。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和方法中,(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C)或主要超标原因。工矿企业声环境影响评价还应着重分析说明:(3)评价厂区总图布置(A)和控制噪声措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必要的替代方案。据此,AC不难选出,B选项属于控制噪声措施方案内的内容(属于源强控制:应根据各种设备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合理采用各种针对性的降噪减振技术,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减振材料,以减少或抑制噪声与振动的产生),也应该选上,容易漏选。
  5. 运用类比法进行生态影响型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时,类比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工程特性相似
  B.地质条件和动植物背景相似
  C.已运营一定年限
  D.气候因素和动植物背景相似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是:(1)生态背景的相同(B、D),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2)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A)。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3)类比项目已经建成(C),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
  6. 从河流A的上游筑坝,跨流域调水补给河流B的下游,其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
  A.河流A的上游
  B.河流A的中、下游
  C.河流B的中、上游
  D.调水线路所穿越地区
  【答案】ABD
  【解析】要求型。ABC三个选项中,AB较易选对,因为是对河流B的下游的补给,所以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不包括河流B的中、上游。D选项,根据生态评价的区域性,生态影响预测评价不局限于与项目建设有直接联系的区域,还包括和建设项目有间接影响和关联的区域。因此,D选项也正确。
  7. 按我国有关固体废物分类,()属于危险废物。
  A.含氧化铜、氧化亚铜废催化剂
  B.焦炭渣
  C.废离子交换树脂(净水装置用)
  D.含氧化亚铁渣
  【答案】BC
  【解析】要求型。根据2008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焦炭渣、废离子交换树脂(净水装置用)均属于危险废物;而铜和铁都是自然界常见元素,其化合物不属于危险废物。故选B、C。
  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与填埋场()等有关。
  A.所在地的降雨量
  B.所在地的蒸发量
  C.面积
  D.垃圾含水量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渗滤液的产生量受垃圾含水量(D)、填埋场区降雨情况(A)以及填埋作业区大小(C)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受到场区蒸发量(B)、风力的影响和场地地面情况、种植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9.一般而言,运行时间大于5年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其渗滤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pH值较低
  B.可生化性差
  C.氨氮浓度低
  D.重金属浓度低
  【答案】BD
  【解析】要求型。“年老”的填埋场(填埋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为:pH值接近中性或弱碱性(一般在6-8)(排除A),BOD5及COD浓度较低,而NH4+-N的浓度高(排除C),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D),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B)。
  10. 在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
  A.分析渗滤液的产生量与成分
  B.评价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适用性
  C.预测渗滤液处理排放的环境影响
  D.评价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措施有效性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根据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在工程污染因素方面,主要是分析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以及它们产生的数量、种类(A)、排放方式等,污染源一般有渗滤液、释放气、恶臭、噪声等。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面,评价填埋场衬里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渗滤液排出对周围水环境影响(C)的两方面内容。在污染防治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渗滤液的治理(B)和控制措施(D)以及填埋场衬里破裂补救措施。可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
  11. 为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潜水层的污染,应关注()。
  A.污染途径
  B.选址合理性
  C.包气带特性
  D.防渗措施
  【答案】ABCD
  【解析】要求型。教材和导则当中没有给出相关内容,根据教材,地下水污染途径以及潜水的特性进行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四种途径均会污染潜水,所以A选项正确。由于潜水含水层与包气带直接连通,因而在潜水的全部分布范围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因此,包气带的特性与潜水层的污染息息相关,故C选项正确。B、D两个选项则是拟建项目必须考虑的,故答案为ABCD。

责编:曾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