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军校考试 > 本科生提干 > 军考作文

军考作文参考:好政策的三重奏(下)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1-03 09:02:14

  军考作文参考:好政策的三重奏(下)


【时事资料】
关于国家治理的史学记述。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荀悦“五政”中的“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就是在强调礼乐教化这一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汉书·礼乐志》亦言:“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务。”汉代思想家董仲舒从秦亡汉兴来看待国家治理,认识到“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因此,他提出“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司马迁认为礼乐教化关乎国家治乱盛衰,“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法治也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对礼治起到了辅助的意义。司马迁指出:“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明礼正法,是古代国家治理的两把利剑。西汉刘向提出:“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思想宣传引导与文化建设引领,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史书中《儒林传》的设置,就是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集中表述。秦朝短暂而亡,告诉后世为政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是不可行的。汉武帝时期开启大一统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文化引导与引领,形成了汉武盛世的历史景象,也影响了传统社会2000余年。经济与社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根基稳固问题。如《汉书·食货志》载曰:“财者,治国安民之本也”“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说的是经济治理与礼乐教化的逻辑关系,“理民之道,地著为本”,强调土地制度实施的根本性。他们还认识到,遵循各地自然风俗是经济政策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物质生产与交流很重要。国家在经济治理方面,要“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责编:韩莉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