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军人转业 > 军转行测

2019军转干行测备考:教你识别不同的“真假话”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3-18 19:31:09

 相信有很多同学在初期接触到行测逻辑判断中的必然性推理的时候,都被它有趣的外表所吸引,并且在前面命题类知识点的学习相对而言也比较好掌握。可是当进入到朴素逻辑的学习后,同学们就开始脑壳疼,觉得自己“智商”不太够用,开始怀疑人生。其中有一类题目同学们看到了之后更是头大,就是真假话问题。相信大家都做过这样类似的题目:A城的人永远说真话,B城的人永远说假话,此时遇到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结果提问直接问题干中人的身份。每每看到这类题目,总是有同学惊叹,这怎么可能做得出来,都没有给什么确定的条件。那么今天,就来研究一下逻辑考试中的真假话问题。

一、有真有假—矛盾法 例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被传讯。四人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个人没有作案 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个选项判断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解析】这道题目通过已知条件“两真两假”,在结合甲乙两人的说话内容“所有非”和“有些是”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矛盾关系解题。利用矛盾的特性“一真一假”可知甲乙两人的话一真一假,又因一共“两真两假”,所以丙丁“一真一假”。将两人的话进行翻译,丙:非乙或非丁;丁:非丁。通过观察这两句话和选言命题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当丁正确时,丙一定正确,与题干结论不相符合。故丙正确,丁错误,所以丁作案了。通过该结论可知甲乙中乙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总结:题干的话语中有真话有假话且比较确定,并且在语句中发现矛盾关系,此时利用矛盾可以快速解题哦。 二、永真永假—假设法 例2.从前有个奇怪的岛屿,岛上只住着M族人和N族人。M族人从不说真话,N族人总是说真话。有一天,小张来到这个岛屿,碰到该岛上的三个人。小张问甲:“你是M族人吗?”甲作了回答。乙根据甲的回答说:“甲不是M族人。”丙说:“甲确实是M族人。” 根据以上陈述,可推出小张碰到的个人中,有几个M族人? A.0 B.1 C.2 D.3 【解析】本题的真假话类型和上一种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并没有如上题一样告诉我句子确定的真假个数,看起来一个确定的条件都没有,我们该如何入手呢?题中并未明说甲的回答,但问题是要对三人身份进行判定,且乙是根据甲的回答进行了回答,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求出甲的回答十分重要。对于甲的身份无非两种情况,我们在这里就可以进行假设。假设的原理是假设条件为真或为假,并依照这个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最后推出的结果与题干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假设成立。假设1:甲是M族人,要说假话,所以此时他的回答是“我不是M族人”;假设2:甲是N族人,要说真话,所以他此时的回答还是“我不是M族人”。我们发现无论甲是什么身份,他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只有一个答案。再来看乙是根据甲的回答的说“甲不是M族人”这觉话等同于在复制甲的话,也就是说乙没做任何改动,所以乙说的是真话,故乙是N族人。丙没有根据甲的话,而是就是对甲的身份进行了一次判定,他的回答是“甲是M族人”,这一说法与甲的回答“甲不是M族人”互为矛盾,矛盾中必定一真一假,也就是这两人一人是M族,一人是N族。故本题答案为B。 总结:当题干中出现永远说真话或假话且条件相对而言都不确定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假设法解题。

责编:曾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