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军人转业 > 河北

军转干2017河北军转热点:只有智慧深扎根,农民才能“好乘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6 15:56:02

 虽然并不是跟在博士后面就能成为博士后,但村民们借助博士的智慧,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全新发展道路,未来将充满希望!云山村蒿枝坝的致富之路说明了,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智慧是多么重要。而智慧的具象化,就是人才。(5月19日《人民日报》)

如今,就连不少城市都在感叹"人才短缺",何况是广大的农村。农民们之所以不富裕,不是因为他们懒,更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实在没有"门路"。农民们由于极少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沿用的还是已经传承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经验。如今农业的发展远不是传统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能够满足的了,非得依靠科学技术这股"东风"不可。科学技术离不开人才,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并没有吸引人才扎根的独特条件。这就导致了农民们虽然知道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苦于科学技术知识不够,只能继续当"睁眼瞎",农业只能靠天吃饭。

正如扶贫团队的带头人朱有勇院士说的:"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就越能起大作用。"农民、农业、农村,这三者发展的最大阻碍往往不是物质条件不足,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匮乏。所以这场"博士下乡"活动,就如同及时雨,不断冲洗着村民们脑海中形成已久的旧观念、旧思想。在博士们的帮助下,蒿枝坝村民种起了冬季马铃薯。试想如果不是有强硬的科学技术知识"撑腰",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更没有人敢实施这看似有悖于传统耕作经验的做法吧?蒿枝坝村民不仅做了,还获得了大丰收。如今村民们从当初的充满怀疑到现在真心的信任,这有力地说明了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代表的智慧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有多么重要。

只有智慧深扎根,农民才能"好乘凉"。要想打赢扶贫攻坚战,与其采取为农民们建房、建路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不如给农民们配备一个博士,这样就是真正把科学技术知识带到了农民身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农民自主掌握致富新道路、新方法,才是真正有利于农民、农业、农村的协调健康发展。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柯劲杰

责编:文晖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