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中小学 > 中考 > 复习资料

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13 17:03:56

   1.“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

 
  A. 隔绝空气
 
  B.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 移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釜底抽薪是将可燃物取走,使燃烧停止进行解答.
 
  解答: 解: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故选:C.
 
  点评: 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化学知识的相关之处,能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词语.
 
  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
 
  B. 不用铝制容器长时间泡制糖醋食品
 
  C. 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源浪费
 
  D.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B、根据铝的性质分析;
 
  C、回收金属可以节约资源;
 
  D、根据闲置的地窖中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 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需有锅盖盖灭;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需先切断电源后用沙土盖灭,故A错误;
 
  B、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活泼金属铝反应,故B正确;
 
  C、废旧金属可重新冶炼使用,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C正确;
 
  D、闲置的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较大,使用前应先进行灯火试验以保证安全,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
 
  3.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 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
 
  C. 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
 
  D.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解答.
 
  解答: 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从而隔绝氧气起到灭火的原理,故A正确;
 
  B、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所有门窗,会使氧气充分,燃烧更加旺盛,故B错误;
 
  C、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故C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烹调食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2015年中考热点之一.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A. 降低油的着火点 B. 让油与空气隔绝
 
  C. 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 清除了可燃物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灭火的原理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即可.
 
  解答: 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油的着火点(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 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
 
  D、根据湿毛巾的作用分析.
 
  解答: 解: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
 
  C、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故选C.
 
  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B.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解答: 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
 
  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C正确;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⑤⑥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③④⑥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①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②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③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④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⑤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⑥根据常见的合成纤维分析.
 
  解答: 解:①用水灭火时,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着火点,故错误;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雾,故错误;
 
  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故正确;
 
  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故正确;
 
  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而不是溶解,故错误;
 
  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③④⑥;
 
  故选项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现象、原理、操作等的理解,以便灵活应用.
 
  8.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 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则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燃烧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对才能更好地减少损失.
 
  解答: 解: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离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
 
  B、向着火的电视机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此灭火方法错误;
 
  C、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这就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物上方,隔绝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隔绝氧气而熄灭.是正确的方法.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知识的理解,并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及实际解题当中.
 
  9.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 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 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解答: 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正确;
 
  C、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正确;
 
  D、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在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  )
 
  A. 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B. 消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①消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解答: 解:A、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时,可燃物并没有消除,故B错误;
 
  C、吹灭蜡烛时没有隔绝空气,故C错误;
 
  D、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烛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应在熟知灭火原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规范的合理的解释.

责编:曾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