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考证 > 心理咨询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培训题一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06 20:52:55

 2019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培训题一

 

  练习 1:

 

  经查实×××主编、××出版社出版的两部词典大量抄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及其《补编》中的条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该两书的主编和出版者为此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1) 停止侵害。

 

  (2) 消除影响。

 

  (3) 赔礼道歉。

 

  (4) 赔偿损失。

 

 

 

 

  练习 2:

 

  B 出版社于 2006 年年初组织本社小胡等编纂《中国陶瓷赏鉴》,并约定该书的整体著作权归 B 出版社所有,而编写人对自己所编写的部分享有著作权。该书稿的编写大纲确定后, B 出版社社长要求美术编辑室根据大纲配备相应陶瓷精品的照片。美术编辑室主任与某陶瓷博物馆联系后,指派美术编辑小赵合法利用该博物馆的馆藏拍摄了该书所需的全部彩色照片。2006 年年底,《中国陶瓷赏鉴》正式出版。该书为图录形式,全书以著名陶瓷作品的彩色照片为主,配有介绍、鉴赏性的文字。

 

  2007 年 11 月,L 出版社出版《中国瓷器图录》。该书的表现形式以彩色瓷器照片为主, 配有少量说明文字。B 出版社将之与《中国陶瓷赏鉴》作比较后发现:两书的总体框架十分相似,都是先按年代、次按品种编排各种陶器或瓷器;两书为照片配的介绍、鉴赏性文字, 各有不同,但《中国瓷器图录》中绝大部分彩色瓷器照片与《中国陶瓷赏鉴》中的相同。经调查后,确认这些照片是 L 出版社擅自从《中国陶瓷赏鉴》中翻拍的。

 

  问题一:《中国陶瓷赏鉴》中的彩色照片是否属于小赵的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二: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 B 出版社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三: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小赵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问题四: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编写人小胡等的著作权?为什么?

 

  问题五:L 出版社是否侵犯了陶瓷博物馆在著作权方面的权利?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问题一:

 

  答:属于,因为小赵拍摄这些照片是由编辑室主任作为工作任务安排的。问题二:

 

  答:侵犯,因为该社对这些照片在其拍摄后两年内享有专有使用权。问题三:

 

  答:侵犯,因为这些照片的著作权归属小赵,而L出版社擅自翻拍使用。问题四:

 

  答:不侵犯,因为两种书的编排都是各自独立完成的,并且 L 出版社并没有使用他们编写的文字内容。

 

  问题五:

 

  答:不侵犯,因为博物馆并不享有这些照片的著作权。

 

  练习 3:

 

  某期刊编辑部发现互联网上有一篇作品非常好,很想转载,但不知如何与作者取得联系, 于是在转载这篇文章的同时,在刊物上作了附注说明:"请作者及时与本编辑部联系,领取稿酬。"作者知道后,认为期刊编辑部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也支持作者,责令期刊编辑部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该期刊编辑部为何被认定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 侵犯了哪些权利?

 

  参考答案:

 

  (1) 因为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其作品。

 

  (2) 侵犯了复制权、发行权。

 

  练习 4:

 

  某期刊编辑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对出版增刊事宜作了安排,并准备按规定报请出版行政部门审批。下面列出了该工作计划中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国家的规定,判断其中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规的,并将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

 

  A. 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一期增刊

 

  B. 增刊内容根据市场需求而定,不拘泥于正刊的范围 C.增刊封面的颜色、图案等另行设计,与正刊稍有区别D.增刊的页数比正刊多 30%

 

  E. 估计读者数量会比正刊多,故印数增加 20%

 

  F. 将开本从正刊的 16 开改成大 32 开,以方便读者保存和携带

 

  G. 为了获得较大的市场效应,用增刊中某名家作品的标题作为全刊名称,醒目印于面封,而将正刊名称和"增刊"字样在版本记录中标明

 

  H. 在增刊面封上印出本期中的名家姓名及其作品标题

 

  (1) 合法的是( )。

 

  (2) 违规的是( )。

 

  参考答案:

 

  (1) CDEH

 

  (2) ABFG

 

  练习 5:

 

  1998 年 1 月作者 A 与 S 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 S 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 10 年。同年 7 月,S 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 7 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 年 1 月及 12 月,作者 A 先后两次向 S 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 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 年 7 月 A 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 T 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 出版社便影印 S 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 2001 年 8 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 出版社知道后,认为 A 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 T 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 A 支付违约金。A 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 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 R 出版社于 2001 年 6 月底影印了 S 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做法( )。

 

  A. 是合同违约行为,应向 S 出版社支付违约金

 

  B. 是将同一作品重复授权出版,侵犯了 S 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应返还 S 出版社支付的稿酬并赔偿其损失

 

  C. 间接损害了 S 出版社的利益,应向其赔礼道歉,并将从 T 出版社获得的稿酬转交给 S

 

  出版社作为适当赔偿

 

  D. 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S 出版社( )。

 

  A. 只考虑印数多少而不愿重印,却不顾教学需要,应受"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B. 决策失当,该重印而不印导致失去市场,为弥补失误,应该恢复重印,在 2001 年 9

 

  月前及时供应有关学校

 

  C. 无权要求A 支付违约金

 

  D.2001 年 7 月之后已经无权出版发行该书

 

  (3)T 出版社( )。

 

  A. 出版该书侵犯了 S 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

 

  B. 行为完全合法,不存在任何过错

 

  C. 以影印方式出书也侵犯了 S 出版社的权益

 

  D. 为满足教学急需,影印发行教材属于合理使用

 

  (4)R 出版社( )。

 

  A. 侵犯了 S 出版社的权益

 

  B. 侵犯了 T 出版社的权益

 

  C. 侵犯了 A 的权益

 

  D. 为满足教学急需印制发行教材,无可指摘

 

  参考答案:

 

  (1)D

 

  (2)CD

 

  (3)C

 

  (4) AC

 

 

责编:赵紫雯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