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关于反腐败过程中网络媒体监督之现状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8 20:34:53

 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监督机制注入了新的因子,网络媒体的及时性、高效性和广泛性,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单一的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反腐败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也是人民关心的重点,建设廉洁政府、创设廉洁政治的重心是要抓好反腐败工作。本文基于反腐败中网络媒体监督的现状,阐述反腐败过程中网络媒体监督的影响,展开对制约其正能量发挥的原因分析,就如何发挥其在反腐败中的正能量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反腐败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监督作用的对策:提高网络媒体监督主客体人员的自身素质;制度规范网络媒体监督主体、工作者和被监督者的行为;强化网络媒体监督过程管理,实现监督的动态管理;进行网络媒体监督立法,保护网络媒体监督主客体的合法权益等等,发挥网络媒体的强大威慑力,使反腐更彻底,更贴近民意。

关键词:反腐败 网络媒体监督 影响 现状分析 理性监督

  一、反腐过程中网络媒体监督之影响

  网络媒体监督是整个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民众对反腐败工作的监督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反腐败监督工作的成本,使监督更快捷更有效。从网络爆料的宴席事件、"表哥"事件、不雅视频事件等无不体现网络媒体监督在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网络媒体监督的高效性。比如,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时任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因在事故现场露出微笑而被关注,网民进而通过网络图片发现其在不同场合佩戴多款名表。随后,山西省纪委介入调查,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

  但是网络媒体监督的自发性和匿名性特点又给网络监督带来消极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肆意捏造谣言蛊惑民众,监督主体的人云亦云的盲从心理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另外,一些法盲通过不法途径进行监督,一些低俗化、娱乐化的网络反腐倾向容易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导致"误伤"甚至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甚至频频出现网络暴力现象,这些使得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是网络媒体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大大折扣。比如 被曝光"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查实,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工程师,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二、反腐过程中网络媒体监督之现状

  传统的反腐监督存在监督空区盲区,网络媒体监督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反腐监督的这一不足,使监督更全面更便捷更有效,反腐更彻底。但是网络媒体对反腐败工作的监督仍存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流于形式,监督方式低俗,监督手段非法等问题,给反腐带来了负面效应。

  1. 网络媒体反腐作用日渐凸显

  从2003年最高人民检查院建立网络检举平台以来,网络媒体反腐渐渐纳入了权威反腐渠道。"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目前,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副省级城市纪委、监察厅(局)已开通官方网站,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群初步形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提供了这45家官方网站的链接地址。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此后,一些省(区、市)纪委、监察厅纷纷对官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这些既是反腐的与时俱进体现,更是中国广大领导人反腐的决心体现。

  随着网络这一新媒体的普及,网络媒体反腐迅速展开,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出现,成为广大民众维护监督权益,参与反腐的便捷渠道。各级官员也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随着网络媒体的爆料,一大批问题官员迅速落马。随之而来的网络各种图片,都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和迅速介入,积极回应民众的疑虑,查实的结果也迅速公布于众,大大提高了政府与民众间的信任度。

  2.网络媒体反腐问题日渐显现

  网络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民众监督实现监督权利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方式和相对自由宽松的空间,但同时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民众的盲从心理肆意挑事扰乱民心制造了机会,诱发一系列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反腐仍存在一系列的弊端。"网络反腐"在打击了一批腐败官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讹传讹、民意审判等问题;在揭露一些事件真相的同时,可能损害一些无辜人的利益;还可能让恶意攻讦等"脏事情"随着网络的公开透明性滋生。比如,2010年网络上多方炒作的因受贿罪而被判刑的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原县委书记吴艺珍之女"网络救父"事件,网上舆论一度对此案存疑,认为存在官场陷害之嫌;有的网评甚至以寻求"程序正义"为由,在不顾吴艺珍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无限地"上纲上线",更有人以此抨击国家整个司法体制。某县委书记被微博曝光有9名情妇,也很快被官方查证"严重失实"。类似网络反腐"闹剧",一次次把严肃的反腐问题引向娱乐化,这种"闹剧"消解了网络媒体反腐的正能量,消解整个社会对民间反腐的信心,也消解"民意分量"可能产生的舆论、道义压力。

  制约当前网络媒体反腐工作的原因分析

  网络的出现,降低了反腐工作的成本,提高了反腐工作的效率。但是网络在为民众提供便捷的监督平台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创造了滋事的机会。网络媒体传递信息的及时性让公众能快速掌握到信息,但是谣言的不准确性又会造成民众的盲从,影响网络媒体反腐的正能量发挥。

  对于网络媒体监督在反腐败中的制约因素,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从总体来看,主要是从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制度保障体系、网络媒体自身管理等这些方面研究的。

  第一,在监督主体方面。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利用网络滋事扰乱民心事件时有发生。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使得网民表达意愿的情绪化更强烈,缺乏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一些网民为了吸引公众眼球,采取非理性方式表达,甚至还有一些网民肆意捏造谣言,夸大事实,造成民众慌乱。

   第二,在监督客体方面。公共部门人员对网络媒体反腐的态度不同,有的官员积极响应网络媒体所反映的民意问题,有的官员则消极怠慢。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反腐产生了反向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一是官员的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民众的监督产生反叛的思想,排斥网络媒体监督;二是官员思想存在端倪,有些官员想方设法逃过民众质疑,找出种种理由;三是公权力部门本身存在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反应滞后等问题。

第三,在监督制度保障体系方面。网络媒体反腐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相应的网络反腐监管制度措施不到位,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各种监督力量整合不够,导致网络媒体监督信息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从而使得一些地方官员漠视网络媒体的监督,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对网络举报人进行压制和打击。

  第四,在网络媒体自身管理方面。网站管理存在技术安全隐患,网站管理者缺乏自律意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网络反腐监督平台搭建力度不够。当前各种网站名目众多,广大民众能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参与监督反腐工作。但由于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网络监督渠道拓宽力度不够,导致广大民众参与网络媒体反腐的积极性受挫。另外,网络媒体作为民众参与反腐工作,维护监督权利的工具和载体,其本身无法辨别是非,所流传的信息准确性不足,虚假信息,谣言四起,严重影响了反腐的正效应。

三、反腐过程中网络媒体监督之理性选择

  网络的发展给反腐工作带来的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网络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理性的监督提高了反腐的效率,非理性的监督则削弱了反腐的正能量。因此,要加强网络媒体监督主客体、制度管理、网络文化、信息质量的整合,采取理性的方式参与反腐。

  强化教育,积极引导,提高民众对网络媒体反腐的正确认识。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媒体文化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红色"健康网络信息,抵制消极的"灰色"、"黄色"、"黑色"网络信息。一方面加强民众的文化教育,增强网民自身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民众反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新闻媒体工作者的素质,加强网络管理,对一些在网上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者采取有针对制度性的惩罚,引导民众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反腐行动。

  完善立法,规范行为,确保主客体的权益得到法律有效保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开始广范覆盖,网络技术全面升级,民间网站越来越多,民众参与反腐的平台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调动了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但是,一方面,打击报复网络媒体报道者时有出现,严重挫伤了民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网络谣言、恶意诋毁的信息以及挖掘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现象也使得社会对民间网络媒体反腐产生质疑。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反腐行动中的作用,建立网络媒体反腐与现有反腐机制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加强网络媒体反腐的立法监督,规范民众的行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同时保障反腐的合法途径,保护网民人身安全及其合法权益,推进网络媒体监督制度化正规化。

  3.疏通渠道,拓宽途径,建立并完善反腐信息综合反馈机制。网络媒体反腐的实现过程表明,简单的网民反腐信息发布并不能确定产生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它与网络媒体反腐信息的质量、网络共同体的及时跟进、传统媒体对网络反腐信息的关注以及专门机构的及时反映密切相关。因此,要建立实现网民、网络共同体、传统媒体、专门机构的联动机制,加强网络媒体自身的管理,及时做好内容更新,及时回应消息,并第一时间对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核实,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专门机构要搭建与网民、网络共同体、传统媒体实施有效互动的信息沟通平台,便于网民、传统媒体与政府专门机构开展信息交流、协商对话和信息反馈。实现网络媒体反腐与其他反腐方式的有机结合,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的良好氛围,从而使网络媒体反腐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谢靓:我国网络媒体典论监督现状初探[J].武汉大学,2005-04(28).

[2]刘序明.网络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06.

[3]吴玉英:网络反腐:缘起、困境及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81.

[4]赵珂,常虹.现阶段网络反腐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2(12):35-36.

[5]刘啸,王琳.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9(12):20-22.

[6]张亚明,赵扬,李新华:中国网络反腐机制: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 -17.

[7]曾保根,张嘉元.我国网络反腐机制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J].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111-114.

[8]吴敏: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下半月):134.

[9]冯治,刘磊:网络反腐: 问题与对策[J].唯实,2011(8-9):89.

[10]龚迅锋.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04-106,116.

[11]鲍泓,徐嫒君.当前中国网络反腐现状及完善措施[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5):96-97.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