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0 13:26:5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保障好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体制机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缺位,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选择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研究视角,通过考察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科学分析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途径与对策,合理选择其服务路径,最终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决策。[KH+4mmD]

  1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KH+4mm]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必要的,这是制度的要求、现实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制度的要求。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的文献需求后,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要求"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要尽可能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文化服务"[2]。《规程》和《纲要》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出了宏观要求,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证。

  其次是现实的需要。以笔者所在的肇庆市为例,肇庆是广东省地级市,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滞后,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好、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专兼人才匮乏,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等。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关注文化民生,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馆藏文献,也开发了许多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社会化服务,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KH+4mmD]

  2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KH+4mm]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可行的,原因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具有资源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为例,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馆藏纸质书刊146万多册,另有电子图书74万多种,订有中外文报刊1,500多种,开通了《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等近20多个数据库。此外,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还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多种服务如电子资源服务、视听服务、网上咨询及微博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等。

  以上分析说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条件,图书馆只有抓住这一机遇,拓展服务空间,从传统的服务模式中真正走出来发展自己。[KH+4mmD]

  3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障碍分析[KH+4mmD]

  3.1 思想观念障碍

  我国高校图书馆定位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责。在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地方高校图书馆长期实行着一种封闭的服务方式,即只为本校师生服务,不向社会开放。笔者对广东肇庆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图书馆经费有限、文献资源不足,图书馆对外开放会影响本校读者使用图书馆,投入大、效益低,增加管理难度。这种思想观念阻碍着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

  3.2 服务能力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一直把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主要是围绕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的,因此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特殊性的特点,这与社会读者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 缺乏社会信息服务的经验[4],同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然对教学科研的信息服务工作造成冲击。

  3.3 管理体制障碍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系统间缺乏横向联系协调,未形成积极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模式,使得跨越层级或行业的合作困难。地方高校图书馆仅以满足本系统内部的需要进行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进程。   3.4 信息资源共享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路。而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知识产权与信息利用之间的矛盾以及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这些矛盾阻碍着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3.5 社会认知障碍

  地方高校图书馆虽具备提供社会服务的优越条件,但图书馆有关的宣传、培训、服务主要是针对校内读者进行的,很少涉及社会读者,对社会读者的信息需求不了解;而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缺乏了解,对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特点,电子资源的利用,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的应用,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也一无所知,致使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认知度较低。

  4 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通过对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调查,结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开创社会服务的新局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 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任务之一,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与指导对地方高校图书馆顺利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和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取得政府支持和学校的重视,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保障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健全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法规体系,将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纳入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5]。②建立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资源保障机制、人员队伍建设机制、成本补偿机制,最终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6]。③在市财政预算上,争取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集成管理系统软硬件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投入,从而保证社会服务的有效进行。

  4.2 构建社会服务机制

  构建社会服务机制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人才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

  4.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地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拓宽馆员的知识面,可以通过自学、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图书馆社会服务的要求。

  4.2.2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馆藏资源建设向特色化、虚拟化、共享化发展。特色化就是根据本地区、本馆的实际进行特色馆藏的建设,包括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不同学科特色数据库建设、重点学科资源建设等。虚拟化是指在实体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购买相应的电子资源和多媒体资源以及搜集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来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并通过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整合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共享化是指通过联盟的方式,整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的资源,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改变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丰富馆藏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合作、试用、馆际互借以及文献传递等方式来获得更多资源,优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4.2.3 加强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加强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健全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对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首先,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遵循"立足本校,服务社会"的原则,确保满足本校师生的文献需要,然后再考虑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而不能顾此失彼,影响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处理好校内资源与开放服务的关系,校外用户与校内读者的关系,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的关系,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7]。其次,适当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由专门的图书馆领导分管社会服务工作,并设立专门部门专职或兼职承担图书馆对外开放业务。最后,根据本馆和社会用户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面向社会服务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如面向社会读者的办证条件、借书数量、借阅权限、借阅期限、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方面都要有详细的规定,使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4.3 探索创新的服务模式

  4.3.1 基础服务模式。①面向社会开放借阅,使地方高校图书馆走进大众阅读。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为社会读者办理借阅证,提供借阅服务,还可以开展主题讲座、专业咨询、征文比赛、推荐书目、新书宣传、名家解读、阅读论坛、亲子阅读来推动大众阅读。②开展社会读者培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开拓途径为社会读者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通过入馆培训、专题讲座、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等方式,提高社会读者检索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③联合社区共建图书室,努力将自己融入社区服务中。地方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部分社区共建图书室,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卫生、法律、理财、保险、养殖等信息和知识文化服务,满足社会大众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4.3.2 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地方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可以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向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服务。①建立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利用IM工具如QQ、MSN等开展嵌入用户网络环境的参考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在线的数据、知识导航、学科导航、定题跟踪、专题论坛等服务[8]。②为社会读者提供网络远程教育。地方高校图书馆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使更广泛的人群获得终身教育机会。③依托本校优势,建立特色馆藏和学科特色数据库体系,面向社会读者开展特色服务,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④开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依靠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的方便快捷,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读者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图书馆享受到数字书刊阅读、纸质图书检索、借还等自助查询、下载、阅读等服务。   4.3.3 支持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服务模式。在现行图书馆管理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基层图书馆存在的资金短缺、人员素质不高、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采用结对子的形式,联系一个或几个基层图书馆,从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和指导[9],通过扶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达到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最基本的形式包括向基层公共图书馆捐赠图书、软件、设备,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举办讲座、培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文化。

  4.3.4 图书馆联盟服务模式。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科研馆组成区域性图书馆联盟,通过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共同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协调,联合目录和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贮存、联合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计算机资源共享、人员专门培训与业务辅导等,从而解决地方高校图书馆资源有限性与公共文化服务无限性存在的实际矛盾。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