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白族传统“文化心理场”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0 18:12:05

  "文化心理场"是一种"活"的教育资源和形式,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征,它潜移默化地启迪着人们对自然、生命、生活的思考,并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延续着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因此,现代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要能积极发挥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有必要摆脱"教育 = 学校"的简化和固化思维,不断强化民族"文化心理场"   
  对学校教育的基础意义和互补作用,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心理场"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心理场"是一个借助于物理学中的"场"来描述文化结构、发展方式和作用的概念,其内容包括静态和动态、外显和内隐相结合的各种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风民俗、音乐歌舞、服饰建筑等,它们构成了一个促使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思维方式和价值意识趋同的心理场,发挥着影响人之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作用。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活的教育形式。
  
  (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人们只有与其保持一种平衡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民族文化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能够使人类创生文化赖以为基础和条件的自然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以形成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共谐关系。可以说,在白族"文化心理场"中,存在着各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表达着白族民众"崇敬自然、效法求美"的价值思维和文化认同。"漫步在大理的苍山、洱海,观赏着白墙青瓦、绿树掩映的白族村寨,犹如置身于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中。白族倡导天人合一,赋予山水石树、鸟兽鱼虫以生命的灵气、人的情感。这里山水有故事,鸟兽亦解歌,除了至今尚存于碑刻志书中的《种松碑》、《护林碑》,禁捕飞禽告示等文字资料外,从儿童气门教育开始,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就向人们灌输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优良传统。"〔1〕大自然是神秘而复杂的,白族民众在与之长期的交往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表达出对自然的崇敬之心,在行为上效法自然,也即一方面白族民众对花鸟鱼虫、江河湖泊存有着敬畏和尊崇之心,一方面还积极体验自然之美并加以仿效,通过营造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活环境与之交融,这可以从白族居住环境"自然化"中得以反映。俗话说:"苍山十九峰,峰峰积雪;大理三千户,户户养花",白族民众将自然之美移植到自家的院落或将之描绘于自家房屋的照壁、山墙之上,人们举目投足之际都能置身于"第二自然"之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
  
  (二)仁和友善的人与社会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中人们需要相互交往来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往往折射出人们对待生命生活的基本态度,从中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和价值意识。可以说,白族是一个讲求仁和友善的民族,生活中白族人将"宽和、厚道"作为处事待人的一个原则,他们亲仁善邻、热情好客、团结互助,而这些品性的养成与"文化心理场"的孕育不无关系。"白族人宽容大度,爱好和平,人际关系总是很融洽。孝顺父母、关爱子女成为传统美德,不仅家庭和睦,而且善待邻里。济困扶危、互相帮助的风气自古相沿成习,有的已成为一种风俗。如妇女生小孩后,亲戚本家要在孩子满月时'送粥米',即给产妇家送去红糖、鸡蛋等营养品。这是先民在物质匮乏时代一种十分有效的互助方式,可以为产妇提供哺乳期的营养保障。红事需发请柬,白事不请自到的风俗,也能使有亲人去世的家庭得到及时的帮助。不仅在本民族内,白族人还善于同彝族、汉族、回族、傈僳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历史上,大理境内发生过多次民族的交流和迁徙,但最终都交融到一起,形成以白族为主体、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多元一体格局。"
  
  又如,白族人都信奉本主,每个村落有着自己的本主庙,并供奉着本主神(村寨保护神),且各个村落本主人物各异,但"在树立本主神方面无疑是十分开放的,不仅不受民族族别的局限,而且还不以出身、功过、成败来取舍。因此,在众多本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物:统兵征讨南诏的唐将李宓,在洱海地区战败自尽,后来非旦是李宓,甚至连同他的亲属、下属一并被大理白族列为本主……类似情形不一而足。总之,这些有争议的人物并没有被拒之门外。白族人民对那些有愧于白族的人物也并没有进行无止境的仇视,而是以德报怨。"
  
  总之,受白族人生礼俗、本主崇拜等"文化心理场"之影响,白族民众形成了宽和仁厚的母、尊敬师长、邻里和睦作为其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
  
  (三)进取超然的人与己关系
  
  生命是一个由生而死的历程,"生"的阶段需要人们积极善待生命,面对再大的困境也不悲观绝望,在积极的应对中使自己生命变得饱满。而面对死亡,也要有着舍得"放弃所有"的坦然态度,以确立积极的生命观、人生观。在白族地区,人们在对待人生上有着"生得入世,死得出世"的进取超然之积极态度,其"文化心理场"中有着许多的内容传达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包括追求幸福生活的勤奋努力和人生得失的超然面对等。从死亡的角度来看,白族民众往往把死亡看作是"回家"(白族人常常用"古回家了"来代表上了一定年纪老人的去世),当然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更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对"死亡"的正视,白族地区父母上了一定年纪后,家里都会早早为其准备寿房(棺材),而且这是全家老少共同面对的,并不存在隐瞒或回避的必要,在其看来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事件,因而老年人常常当着自己子女或孙辈面明言,自己死后要穿什么衣服,把什么东西与自己一同埋葬等,这些事情在白族地区人们生活中是自然发生的,人们并不"忌讳",这体现了"它既针对死者灵魂,又针对生者;既抚慰死者,又教育并安慰生者,以增强家族的内聚力,教育后代做善人,行善事,结功德,让来世活得更好。可见,在白族先民看来,死亡不仅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也是紧紧牵动着人们世界观、风俗、心理的行为。"
  
  总之,人生是"向死而生"的过程,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往往反映了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观和内心价值精神,通过丧葬礼俗等"文化心理场"透射出白族积极的生命生活过程,他们在人世之中勤劳进取,创造幸福,并与家人分享快乐,又能够超然面对"死亡",反映出其"生得入世,死得出世"之人生态度。
  
  二"、文化心理场"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特征
  
  "文化心理场"是社会民众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人们在参与、体验、感悟一个个具体民族文化事项及活动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也在民族文化活动实践中形成了自我的价值意识和思维心理。那么,白族"文化心理场"的教育意义是如何实现的呢?其教育过程有何特点?
  
  (一)主体上的"开放性"
  
  "文化心理场"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对社会成员生命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制度化学校教育相比,其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界限,所有参与其中的社会成员共同构成一个鲜活的教育场域,共同在活动交往中来表达或展现自我对待生活世界的意义诉求,并在相互交往中获得新的意义生成。构成一个教育或学习的共同体,一同通过活动的展开来表达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意义诉求。大理洱源凤翔白族村落中,有着以7到13岁男女儿童为主的"尹尹悟"(白语,人人好之意)贺岁活动。每年正月初五日,由上述年龄段的男女儿童组成的队伍晚上会到各家各户进行"尹尹悟",每到一家,他们就齐声高呼"尹尹悟!尹尹悟!
  
  尹尹悟!新年新遂,万年万遂,尼格亥斯,格歹汉非,顺顺遂遂!"(白语,意为祝您新年万事如意,家中人人及事事顺利。)对此,主人家会报以热情回应,十分高兴地回答"尹尹悟!尹尹悟!尹尹悟!",并把家里1去很多家庭进行"尹尹悟"活动,他们会把各种赠品集中起来,并尽情玩耍到深夜。可以说,这样的活动是富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无论是对于孩童还是社会成员都会在这一活动中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以及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一过程是开放互动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真诚地敞开生命来面对他人、面对生活。总之,白族"文化心理场"具有着"开放性"的特征,它的作用过程与方式不是封闭的,儿童与长者、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没有着所谓的"权威"存在,他们共同在交流对话中完成了心灵的启迪作用。
  
  (二)内容上的"生活性"
  
  白族"文化心理场"内容众多,不同的内容有着相异的主题,但它们都是与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相关的,且往往又以一种愉悦、欢快的方式来展开。比如,白族地区到了栽秧季节,人们会举行栽秧会,以更好地对农事活动进行生产组织安排,以实现其积极的劳动效率和效益。具体是这样来实施的,先在村落里选举出本次栽秧会的"秧官",其主要负责对由每家出一名青壮年劳力构成的栽秧会成员分配活动任务。栽秧活动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有趣有益的"娱乐节目",比如秧官会请来"歌王"演唱白族调进行助兴,其所歌内容都是即兴创作,结合着劳作之人事物来弹唱,或诙谐风趣,或幽默滑稽,活跃劳作现场的气氛。此外,栽秧过程中秧官还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比如对于劳作速度慢者,秧官会敲锣打鼓地在其身后"催促",或是在劳作休息时间组织一些对白曲、摔跤、掰手腕等有趣的活动,也会进行对成员劳作质量的评比奖励活动,奖品如烟、茶、炒豆、瓜子等,以活跃劳动现场的气氛并消解人们的疲劳。
  
  可以说,类似生活化的文化心理场内容很多,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和睦融洽,以及村落社会发展的稳定有序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滋养作用。
  
  又如作为本主崇拜活动主要组织的"莲池会",其对白族村落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广泛的,该组织的成员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及一些固定节日或时间,她们都要到本主庙集会,主要进行所谓的"烧香拜佛"活动,期间会有着经文唱诵、舞蹈演练、谈天说地等等内容,且这些都是当着本主庙里的"神佛"来言说和展演的,甚至还会存在着相互的争吵斗气,但又会在他人借助于神佛的威严而加以平息。总之,白族"文化心理场"中有不少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社会成员通过参与其中而不断来获得人生经验,逐渐懂得各种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过程上的"活动性"
  
  "文化心理场"是"活"的教育资源,其过程明显表现出主体的活动性,其意义社会成员能在具体的由时间、空间、人、事、物构成的实践场域中来接受精神启蒙或价值觉悟。以白族丧葬礼俗的"边西"(意为问吊)、"出丧"环节为例,如老人去世后,亲人悲伤恸哭,邻里村人纷纷来"边西",一方面给予吊唁和心灵安抚,一方面会直接向死者家属表明自己所能尽到的帮扶。此外,在死者灵堂前会有着接连不断的"哭丧"过程,"哭丧"者主要是死者的亲戚好友或晚辈,他们往往从自己与死者的亲情、友情或长辈与晚辈的角度进行情感抒发,既是对死者表达一种怀念哀思,也是对自我生活的一种解剖反思。而这种"哭丧"是情之所至,是一种难掩的悲痛,"哭丧者"有时哭得撕心裂肺、揪心悲痛,以致会起到强烈的渲染作用,会带动周围之人哀伤流泪,不得不有人来劝解其停止哀伤,以免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劝者往往会说"死者已死,没有办法了,活着还要好好'自营'(白语,即做人、生活)".无疑,白族丧葬礼俗中的"哭丧"场景是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的,它是一堂直指心灵的思想道德课,既是"哭丧者"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所哭之内容是情之所至,是其本人思想灵魂的直接显现,哭出来是对自我精神生命的一次荡涤,同时也是对周围人们心灵的一次洗礼,引发其对生命、生活意义的反思。总之,白族"文化心理场"中的文化内容是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身心发展,人们通过在交往活动中来感悟人生,从而形成"由表入里,由内而外"的教育效果,也即由活动触发心灵律动,从精神生命精进而外化到行动实践之中。
  
  三、文化认同与白族传统"文化心理场"关系之反思

  
  当下"教育漠视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是我们教育对文化的一种伤害,一种无形的摧残〔5〕。
  
  因此,现代化、全球化不断冲击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理应进行反思和改革,不断吸收"文化心理场"的教育"优势",增强其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基础意义,将民族教育从偏狭的学校应试升学教育"迷途"上牵引回来,把培养具有文化性格的生命健全之民族社会成员当其宗旨,并积极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文化乃为民族教育发展之本
  
  民族文化是民族社会成员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创生的,当中蕴含着民族社会成员对"天地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且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民族教育必然要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作为自己的本然使命,培养民族社会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文化精神成其为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并以此参与到民族社会生活之中,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因此,民族教育在大势提倡向主流文化看齐,追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忘了民族教育之"本",而须将民族教育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民族社会成员了解、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待等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6〕因此,一个人的生活、生命是与他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他的价值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当下民族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受教育对象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使其能够将本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精神绵延下去,而非变成文化的"边缘人".
  
  (二)主流文化乃为民族教育发展之动力
  
  民族之文化要发展必然离不开他文化来"自养",通过对他文化的积极学习来提升和改造自我,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如果将自己封闭起来,企图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粹性",变成一个"文化孤岛",势必会淹没于历史的进程中。与之相反,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吸收有利于自我发展的他文化元素,则能够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升华".也就是说,"采取其他民族所有长处以补自己之短,然后这个文化才不至于陷入停滞不进"〔7〕,"一种民族不能吸收他族之文化,犹之一人之身不能不吸收外界之空气及饮食,否则不能长进也"〔8〕。因此,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走进"文化原教旨主义",如后现代所张扬的"文化至上"、"民族第一"等等不顾现实而只图"非理性情绪宣泄"的主张理应"遏制".就当下来说,学习主流文化,提高民族地区及社会成员的现代科学文化素养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价值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其一,提高民族地区及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其享受各种现代化成果;其二,最为重要的是要促成民族社会成员的反思意识,使其能够对周围世界及社会发展形成"自觉".所以,人们不能因为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而贬斥、诋毁民族社会成员对主流文化的学习、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放弃民族教育的"主流文化"价值。总之,我们不应将现代化、全球化当成是与民族文化发展相矛盾与冲突的"恶魔",而是需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与先进的经营与管理经验,不断促进社会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提高其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民族教育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及社会成员的开放意识,使民族文化及社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不断发展。
  
  (三)民族教育发展的互补共谐
  
  民族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多元综合的,学校教育和传统"文化心理场"对儿童的成长和社会成员身心发展都有着教育意义,理应将二者统一纳入进民族教育范畴当中,而不该把民族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学校教育,让其与校外"文化心理场"隔离开来,并且无视"文化心理场"的有效保护,如此势必窄化民族教育丰富内涵,也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失去最根本的基础,即民族文化生长于民族社会生境之中,也依靠民族社会生境"文化心理场"来"滋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学校'的固有公式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教育大于学校,教育不等于学校"〔9〕。可以说,传统"文化心理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促成社会成员良性文化认同形式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此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以主流文化为重心,即使其中贯穿了诸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也会因"升学考试"的压力而常常流为一种"装饰"、"不连续"、"无系统"的"应景之作".所以,为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要共同发挥作用而缺一不可,二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整合关系,尤其当下学校教育要对工具理性思维主导下的"一统化"、"僵硬化"发展弊端加以反思,积极吸收"文化心理场"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所具有的"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特点。另外,学校教育在积极整合"文化心理场"内容的基础上,作为政府部门和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和"文化心理场"的发展中来,使民族教育发展有着"立体式"的系统支持,从而保证其发挥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寅松。白族的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2-53.
  
  〔2〕赵怀仁。白族--一个值得研究的民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9.
  
  〔3〕缪坤和。白族本主崇拜所反映的民族性格〔J〕。思想战线,1996,(2):77.
  
  〔4〕李福军。 白族丧葬习俗中的死亡观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5):61.
  
  〔5〕吴祚来。文化是一条河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331.
  
  〔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李庆宗。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与文化模式的选择〔J〕。理论学刊,2000,(3):125.
  
  〔8〕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62.
  
  〔9〕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续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130.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