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理学论文: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11 03:31:5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问是激起学生好奇心与质疑的开端,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途径之一。同时有效的提问是整个课堂的"经脉系统",是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课堂提问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和重视。

  1 目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提问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时候会提几十个问题,少的时候只提几个问题;事实性问题、判断性、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启发性,思考性问题比较少,更不用说创新性问题;更有只提问题,却不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提问模式单一等;

  1.1 教师牵着学生走,不顾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按照他们预设的模式表现,因此,教师都会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向引导,给学生设置一个个小问题,程式化的提问直奔主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失去了发现、体验的机会,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的思维走,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

  1.2 教师关注自身预设,不顾学生的思维

  教师急于知识的传授,认为课堂就是将预设的知识全盘的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接受关注并不够,教学过程中虽不断的提出问题,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思维深度下降,学习能力减弱。课堂上学生能够听懂教师讲解的知识,但在课后解题时,不懂的怎样运用学习的知识,说到底还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思维的深度不够。课堂上思考性的提问,启发性的提问是训练学生思维,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1.3 教师提问指代不明,语义含糊不清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透,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提问抓不到重难点,表达不清晰,学生无从回答,如:周期函数是什么?学生不知道该回答周期函数的定义,还是回答一个具体的周期函数。

  2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1 提问激疑,启发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数学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提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直立书的书脊与桌面的有什么关系"、"教室内直立的墙角线和地面位置有什么关系"、"桌子腿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教室的门无论打开到任何一个位置,为什么总是与地面垂直"等,通过感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直线与地面垂直的感性认识,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抽象教学做足准备。通过趣味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向学生传达了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2 提问思考,明确思路

  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如在复习《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提问:"如果两个边是相等的,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能使三角形全等?学生回答:"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在什么条件下能使三角形全等?"学生回答:"其一角的对应边相等。"……接着,教师提问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解题方法。为了使学生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师要以简单问题为基础,逐渐过渡到较复杂题目上进行复习,并逐步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3 提问过渡,抓住重难点

  新授课之前,教师可利用所学的旧知识进行过渡提问,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熟练掌握重点、难点的同时,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可以提出问题:"过一点可以画多少个圆?"接着问:"过两点可以画多少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学生做出回答后,进一步提问:"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1、A2、A3画圆,若画一个要经过A1、A2的圆,圆心在哪里?若要画一个经过A2、A3的圆,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点A1、A2、A3,为什么可以画出一个圆呢?教师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意识,让他们成为学生真正的"探究者",学会把所学知识层层深入,并迁移到新的知识点中。

  2.4 题问点拨,触类旁通

  点拨性的提问,不仅能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对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探索勾股定理》时,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关系研究,教师提问:"根据以上研究,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果呢?""哪位学生可是总结出勾股定理呢?"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勾股定理,不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概括能力。再次提出问题:"我们得出的这些结论是否正确呢?"紧接着,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并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指导他们用尺子测量来检验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随后教师再向学生公布"勾、股、弦"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在提问设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做出引导,以提问的方式点拨学生、启发学生。通过逐步提问,使知识纵向串联,横向并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启发和点拨学生完成课堂提问。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专业素质,课前充分准备,灵活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也要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究、运用,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多数学生的提问风格,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