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7-01 11:47:17

 摘 要:通过阐明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胁迫的关系,构建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乌兰察布市近年来的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类型由中度失调衰退型转变为良好协调发展型,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都呈增长趋势,体现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同良好发展。 
  关键词:乌兰察布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协调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195-04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协调互动及对立统一关系。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障,奠定坚实环境基础,承载并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又促进并胁迫生态环境向高层次发展,良性的社会经济发展又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正协调关系和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协调度评价模型是分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关系与协调发展状态,及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定量工具。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呈现一种非线性、不连续的相互关系,这种非线性、不连续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生态经济系统非平衡稳态,成为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集中在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并建立了多种评价模型,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应用耦合理论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方向逐渐由定性、静态的现状分析逐步转向定量、动态的趋势评价,而对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内蒙古地区的相关研究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和量化的协调度数学模型,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作实证研究,进而验证协调度模型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拓宽该模型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范围,为内蒙古贫困干旱地区的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而且对于推动并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计算模型 
  (一)综合效益计算模型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生态环境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社会经济的n个指标,则分别建立函数: 
  (1)式和(2)式分别代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函数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函数。其中ai,bj为所选取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即待定权数。权重是合理和科学评价的必要组成部分,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的方法很多,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决策方法,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组成因素,通过因子之间两两比较方式确定各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通过综合判断建立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决定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顺序进而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二)协调度计算模型 
  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C为协调度(协调系数);k为调节系数(k≥2),(3)式反映了在一定的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当0≤C≤1时,协调度C越大,说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越协调;反之则越不协调。 
  (三)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 
  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或协调发展系数)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D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T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a,β为待定权数。 
  二、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 
  根据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同时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将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5种类型,然后根据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指数即f(x)与g(y)的对比关系,将5种类型细分为15种基本型(表1)。协调度虽然能反映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程度,但难以反映整体功能或综合环境经济效益的大小。也就是说,相同协调度的城市或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高低会有所不同。 
  三、实证研究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根据笔者尽可能收集到的公开的统计资料,遵循综合性与客观性原则、总量指标与均值指标相结合、数据可获性与可比性等原则,筛选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口密度、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等10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状况;选取恩格尔系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3个指标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 
  (二)指标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乌兰察布市政府统计部门公开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其主要来源包括2004―2013年《乌兰察布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乌兰察布市统计年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统计公报》等相关数据,从而报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个系统内及系统间各指标的量纲差异,在进行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算之前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负向指标,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数据的范围在[0―1]之间,具体步骤如下: 
  其中,x'i,y'i分别表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原始指标的标准值;xi,yi是指标原始值;max,min分别表示对原始指标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评价步骤与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1)和(2)计算出乌兰察布市的f(x)和g(y)然后分别按公式(3)、(4)和(5)计算出协调度C与协调发展度D。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本研究式(5)中,X,β的确定采用主观赋权法,本研究认为乌兰察布市作为内蒙古内陆贫困落后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关系处理上应该具有长远超前发展眼光,二者不可偏废,即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高同等重要,同时,为方便计算,X,β均取值为0.5,公式(3)中的k值取值为2。 
  (五)计算结果与分析 
  按前述评价步骤与方法,计算出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相关指标(见表3、图1、图2、图3)。 
  1.综合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由表3和图1可知,2003―2012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总体呈现相同增长时序特征的交错持续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明显。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指数由0.10395增长到0.80965,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整体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由0.16408增长到0.80247,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运行趋势良好,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反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而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2.综合评价指数与协调度。由表3和图2可知,2003―2012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增长幅度明显。从综合评价指数时序特征来看,整个增长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8年的缓慢增长阶段;2008―2010年的迅猛增长阶段;2010―2012年的缓慢增长阶段。其中2008―2010年三年间增长量达到0.32968,增长幅度最为明显。2003―2012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很好,基本稳定在1左右,只有2003年、2004年和2007年协调度较差,其中2004年协调度最低。说明乌兰察布市在大力发展地区社会经济的同时很注重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尤其表现在自2008年以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基本维持在1,体现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协同进行。 
  3.协调发展度。由表3和图3可知,2003―2012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4―2005年、2008―2010年两个时间段增长较为迅速,趋势表现明显。协调等级由中度协调向良好协调转变,说明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密切,生态环境改善与社会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出现多次转变,大致分为4个阶段:(2003―2004年)中度失调;(2005年)勉强协调;(2006―2009年)中度协调;(2010―2012年)良好协调。2010年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通过各种渠道反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系统各要素间达到高度协调,协同效应显著,系统进入高度自组织的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论与讨论 
  依据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判断出2003―2012年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得到以下结论: 
  1.由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因各子系统发展程度的差异,必然导致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协调发展状况。通过二者综合效益指数、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定量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具有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能够科学判断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从而为检验和制定城市以及更为广阔的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法不仅适合纵向动态时序比较,也适合不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 
  2.乌兰察布市2003―2012年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均呈线性增长态势,且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其中以2008年为增长趋势最为迅速的时间节点,2008年后增长幅度显著。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2010年协调发展类型由中度协调发展为生态环境超前发展的良好协调发展,说明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之间同步发展,且体现为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系统各要素间达到高度协调发展阶段,系统进入高度自组织的良性发展轨道。 
  3.不足之处:首先,所构建的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计量模型的还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科学完善;其次,本研究仅对乌兰察布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今后研究中仍需扩大研究范围,进行样本所处区域范围内多城市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所构建协调发展模型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基金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环保局科学研究项目"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集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jsky2015012)"内蒙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