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秋水长天恭王府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1-18 18:48:48

  北京迄今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   乾隆宠臣和�|前后建造多年,前府后园,整体布局俨然故宫的微缩版。 
  走过二百三十多年的风云岁月,我们今天能触摸到的,不仅是余温宛在的跌宕史痕,清晰如昨的传奇人物,更是这座皇家殿宇结构精当气魄雄伟的建筑遗存,是珍藏康熙御笔“福”字碑、亭台楼榭奇花异草一仙境别红尘一的锦绣园林,是深邃悠远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历经风霜重绽光华的珍贵和荣幸。 镜头从时空俯瞰 
  柳荫街飞泻而下的翠柳遮天蔽日,油润、茂盛而奔涌。这条原明清时期的古河道月牙河,1952年因城市改造填成暗河。月牙河从恭王府西墙向北连通后海和积水潭,绕过恭王府西南角向东流入前海,恭王府便依在这“曲则有情”的碧水环绕之中。作为什刹海主要景点的恭王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从空中看去,整个府邸呈“前窄后宽”的宅基格局,“前窄后宽,富贵如山”,所以后花园面积看上去甚至比府邸还要大些。 
  如果把时间的镜头再往前拉,元大都时代,当时负责北京新城规划、精通天文地理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刘秉忠引白浮泉水经瓮山泊(今昆明湖)汇于积水潭,开通万宁桥至通州的通惠河,奠定了京城水系风水和实用双重功能;明代北京城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5里地,同时又在北海中海的西南开凿南海,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双龙”格局(水龙南海至什刹海水系和陆龙天安门至鼓楼中轴线)。明弘治年间精通风水的大太监李广曾在今天柳荫街北面建了大片的私宅集萃园,并引月牙河水入私宅,“起大第,引玉泉山水前后绕之”。清乾隆宠臣和�|当初建宅第时相中的这片宝地,正是在这“双龙”格局的交叉点上。 
  回到身边的恭王府。这座府邸的的建造者和�|(1750-1799年),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钮祜禄氏,19岁承袭了祖上挣来的三等轻车都卫的世职,后升三等侍卫,并以自己的聪明机敏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得到了乾隆帝的赏识与宠爱,而后即由乾隆指婚为儿女亲家。实际上这座宅邸最初就是为乾隆最宠爱的和孝固伦公主与和坤长子丰绅殷德所建的公主府。嘉庆继位和�|失势并被抄家赐死后,嘉庆胞弟、乾隆最小的儿子庆郡王永磷(1766-1820年)成为第二任府主。咸丰继位后,依先王遗诏封奕(1833-1898年)为恭亲王,并赐予此邸。同治中兴时期,恭亲王又重修府邸,尤其是花园部分,形成我们今天即将走进的恭王府格局。民国至现代期间,恭王府内经历了复杂的更迭。上世纪60年代,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切督促下,恭王府花园历经多年的搬迁腾退和修复重建,于1988年对外开放。2005年府邸修缮启动并于2008年竣工。2008年8月,恭王府全部开放,距今整整10年。 �芍孛陪谑技�银銮殿 
  恭王府大门紧临前海西街,编号为1号门,也是游客唯一进入恭王府的门口。这一道其实是安检门,买票在里边左首。国庆节前的恭王府进门处布置得花团锦簇,十分喜气,引得不少人在这里轮番拍照留念。 
  府邸呈三路五进院落,两道宫门的规制堪比故宫的午门和太和门。游人顺着围栏通道检票进入,迎面便是由两座威武石狮子镇守的、三开间绿琉璃瓦覆顶的二宫门,旁侧配殿各三间,灰筒瓦覆顶。石狮左雄右雌,头上12排卷毛疙瘩,及每扇朱漆大门上行七列九共63个门钉,都彰显着这座王府的尊贵等级和地位,是仅次于帝王的亲王。 
  进入一富门和二宫门中路院落的十字甬道,便是各进其门的“分水岭”了,来人会遵从各自的身份目的,向东、向西经阿斯门进东路或西路院落,或直接往北进入银安殿(又称银銮殿)。银安殿是中路院落的主殿,面阔五间,绿琉璃瓦歇山顶,七彩斗拱,正脊两端绿琉璃鸱吻和一排七个檐角垂脊兽,梁栋贴金,绘五爪云龙及各色花草,气象恢弘。配殿用灰筒瓦,三彩斗拱。耳房是双卷勾连搭,一斗三升斗拱。银安殿在王府建筑规制中相当于故宫金銮殿的地位和功能,故宫太和殿后沿中轴线分别为纵向的中和殿和保和殿,而银安殿则是呈东西横向的多福轩和葆光室。 
  银安殿当年是王府内部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殿正中安放着亲王宝座,座后配着帝王级屏风,皇家颁布的旨令、晋级令及宫印也陈列于殿中。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5年后复原修建的,殿内辟为恭王府常设展览“清代王府文化展”。仔细浏览整个展览,能更清晰了解清代王府的来龙去脉。原来清朝对皇室成员采取“封而不建”的原则,即封爵赐府、不许所封王公离开京城。众多的王公聚集北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而固定的王公贵族阶层,王府文化也就随之产生了。展览将王府文化的核心内涵条分理析,展品中有复制的道光皇帝赐给其六子奕诉的白虹刀、监国摄政王载沣的大印、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的令旨及多位王公的书画真迹等珍藏。 
  银安殿后面正厅嘉乐堂原是恭亲王时的神殿,是王府的祭祀场所。绿琉璃瓦硬山顶五开间,内部布局完全效仿坤宁宫,大门正上方匾额“嘉乐堂”三个字传说是乾隆赐给和坤的。两棵高高的银杏树撇下半院的浓荫,嘉乐堂正举办某位油画家的画展。 从葆光室转入 
  怎样的路线可以将这三路五进院落尽量一个不落转到呢?从银安殿的西北角出来我犯了难,站在王府西夹道,不知该先往北还是往南。迟疑间向北晃了晃,不由被一条狭仄小巷里秀美的竹圃吸引住了。紧走两步,但见翠竹掩映之下,一宇繁丽无比的垂花门绚艳出现,衬着背后的蓝天白云以及院里高高的古槐。忙不迭扔下背包,转身在垂花门对面的门里连续拍摄了几张。既然已经在门里,就势先游览这儿吧。 
  原来这里是西路三进院主殿葆光室,正在举办“恭王府历史沿革展”。我看见恭亲王身着蓝色斜盘扣长袍衫,右手抚假山青石,左手贴膝坐在明式圈椅上的大幅彩照,以及接下来依次是恭亲王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并在咸、同、光三朝手握重权、主持政局30年政坛起伏的生平文图讲解。转到葆光室正门处看了前言。前言牌示下地面用有机玻璃罩起的原版老地砖,散发着沉静古旧的气息。晚清朝臣和砷、和孝固伦公主、额驸丰绅殷德、皇贵妃及子永磷、恭亲王长女荣寿固伦公主、长子载澄、次子载滢、小恭王载伟、书画家溥儒等恭王府历史上相关人物的图片、生平环整个葆光室墙壁铺展开来,将府里主人层层叠叠的流衍更替立体入微地展示无遗。历史就这样鲜活可触地回荡在整个大殿。 
  葆光室曾是和�|和庆郡王永磷时的客厅,更是恭亲王时密会重要客人的地方。“葆光室”三个字是咸丰题给恭亲王的,这其中隐含两兄弟争储后各自心照不宣的嘱意。 
  抬头看,葆光室的亮点还有天花板及梁上的红蝠流云碎花皮球包袱彩画,以及花草、祥云、莲花、菊花、桃花等图案,包含着吉祥长寿、连生贵子的传统寓意。 
  站在葆光室正门望去,院里两棵200多年的大榆树,粗壮高茂,风华撼人。靠南些两株丁香,应为近年来栽种。向南绕过一道油绿四屏门,是一方较小的院落,两棵古槐绿影婆娑,遮阳伞挑起“雅园”红底绣江崖海水的旗幌。再往南穿过一道档子门,是西一区仁和堂快雪斋等,四棵高大的紫薇分置十字甬道四方,满树粉紫色皱如碎绒的花瓣顶着鹅黄色的花蕊,宛然格格旗头上明丽的绢花。向西望去,墙外是柳荫街风中飘舞的柳枝和白杨。 赏窥锡晋斋鉴宝后罩楼 
  沿原路折回那座令人惊艳的垂花门,进入府邸西路四进院落,院内主殿锡晋斋是全府唯一一座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的歇山顶精美大殿。四周抄手游廊、窝角廊连起整座院落。院中四棵参天古槐和两株高大的西府海棠,可以想见春夏之交,海棠娇媚,槐花如雪,锦屋琼楼满院清香如云的景况。 
  锡晋斋当年作为和�|的居所,在最初建造时着实下了功夫。主殿除外观豪华讲究,内部装饰也是仿照紫禁城��寿宫的样式,大屋中施小屋,屋上有楼,称作“仙楼”。金丝楠木格门槛窗直抵天花板,雕饰精巧,花斑石铺地。花斑石别号紫花石,它质地坚韧,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是由数亿年前海底的多彩鹅卵石经聚积、挤压而成。故宫乾清宫、坤宁宫及乾隆花园有花斑石的身影,故被称作“御用花斑石”。外面直径46厘米的大楠木圆柱,柱础为鼓墩式下承覆莲座。这座逾制奢华的楠木殿后来成为嘉庆皇帝定和�|的罪状之一。 
  恭亲王时期这里是收藏珍贵文物的宝库,尤其是恭亲王从载治之子溥伦手里得来的西晋大书法家陆机的《平复帖》(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锡晋斋”的名号也从此而来。两旁配殿是乐古斋和尔尔斋,寓含着几分“我好古物,若比起平复帖来,一切不过尔尔”的开心得意。 
  从锡晋斋西侧转出,没几步便是后罩楼西头向南折出的直角,窄窄的通道上空,交错着后罩楼与锡晋斋抱厦飞檐勾勒出的绚丽蓝天。一棵细瘦高挺的桧柏将视线引向苍穹。府邸北面的“靠山”后罩楼迎面驰来,东西长161米连房通脊贯连东中西三院,东半部为瞻霁楼,西半部为宝约楼,中部为佛楼。东西两层其88间加上拐角20间一共108间连房托罩住整个府邸,这宏大气势在国内王府类建筑中绝无仅有,也是恭王府“三绝一宝”中的“一宝”。 
  鲜为人知的是,后罩楼西端有5间房,是被称为“小迷宫”的水法楼,里面假山、流泉、亭阁辉映,是目前唯一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室内花园遗存。隔窗看了看,似在修缮。 
  随后,我观看了后罩楼无量居的宗教生活展,福善缘的馆藏器物展,一楼东侧的福文化展、捐赠家具展和府邸修缮实录,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捐赠家具展。 
  穿过后罩楼中间偏西的通道,便是府邸与后花园之间长长的箭道。仰头上观,后罩楼青灰色的后山墙每间房开有一个花窗,44个什锦砖雕花窗从中间的桃型对称开向两翼,石榴型的、海棠花型的甚至书卷型的,尤其注意那款上一蝙蝠、中部为石磬、下垂鲶鱼寓意“福庆有余”的花窗。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会发现后罩楼后墙地上一米处的青砖与上面的不一样,传说是嘉庆帝派御林军查抄和�|府查到后罩楼时,怎么也没发现和�|贪腐的直接重要证据,于是拆扒后罩楼,拆到离地面一米多时,终于发现了藏在山墙隔断里的大量财宝。 
  箭道东西长约200米,宽约10米,清时也曾是府内八旗子弟骑马射箭的地方,也是整个恭王府前面府邸与后面花园的过渡线。 福字龙脉贯玄武 
  土山围筑的园墙,外饰块块青石,山体上下绿蔓交织,古树苍劲,花草披拂。花园整体布局也呈东中西三路,园墙上辟曲径通幽、西洋门和榆关三处门。大家纷纷直奔中间的恭王府“三绝”之一的西洋门。 
  西洋门是一道洛可可风格雕花石拱券门,仿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样式,上镌西洋花草流畅优美。阳光斜斜打来,树影摇曳,为西洋门平添几分韵致。门额外刻“静合太古”,内刻“秀挹恒春”,表达着花园主人希望永远能“处喧闹尘嚣如太古之幽静,跨风霜四季留春日之秀美”的境界和祈意。我想,这不仅指自然环境,更是指内心环境吧。 
  有易学研究者考证,恭王府花园中路,是一条以“蝠”托“福”福气贯通的龙脉,而且整个环山形状,以及从花园西北角引入,在园内流绕一圈后叉从西南角流出的微型水系,更是构成恭王府“玄武”(龟蛇)布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八卦等建筑风水秘隐其间。 
  进入西洋门,两侧延伸着“樵香径”“雨者岭”山径,中间稍狭如山谷。“山谷”尽头高耸一斑驳风化太湖石,迎面看似一条腾空跃起的鱼,绕到石后则更像一位怀抱婴儿的温贤少妇。这即和坤随乾隆下江南一眼相中的“送子观音”石,后来恭亲王奕政坛失意时抒怀而题的“独乐峰”,其名出自北宋司马光《独乐园记》,取儒家“独善其身”之意。 
  独乐峰前豁然开朗,青石垒砌的蝙蝠型池塘碧水流波,散布四周的七棵老榆树古柯苍苍,围向蝠池。春天满树榆钱随风飘落,谐音“福钱”满盈,寓意“福贵”双全。据说,每当铜钱般的榆荚掉入蝠池时,和�|就会笑哈哈地说道:“天上掉下的钱,进入我的聚宝盆,地上的钱也是流入我的囊袋中”,此时他何曾料到,自己会有“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的那天呢。 
  蝠池北岸是花园中路的主殿安善堂,面阔五问,两卷式勾连搭屋顶,前有抱厦后有回廊,东西回廊连接明道斋和棣华轩。从空中看去,像一只展翼飞翔的大蝙蝠。 
  安善堂北面的滴翠岩秘云洞中有康熙御笔“福”字碑。此“福”字据说是康熙皇帝为其祖母孝庄皇太后60大寿请福、斋戒三日后所书,一个福字里包含着“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五重美意,且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后据传被和�|私刻成碑,镶嵌于秘云洞寿字形叠石正中,取“洞天福地,福寿双全”之意,为恭王府“三绝”之一。 
  滴翠岩整体以太湖石堆砌,上砌青石,山形如龙,山前一湾碧水,倒映着假山及山石间垂漫的绿萝凤尾蕨。山崖内东西各置一水缸,缸底有小孔渗入石壁,这样的构建能保持湿度,可润春夏秋三季整个假山遍生苔藓,可谓是奇思妙想之至。 
  山顶三间小筑名“绿山小隐”,山顶平地名“邀月台”,曾是府主人和家眷亲友中秋夜赏月聚乐之地。这里为全园最高处,可俯瞰全园,两侧有爬山游廊通往退一步斋和韵花移。绿山小隐和两翼游廊斋�m也像一只细瘦的蝙蝠呢。看到这里,这中轴上自南而北的蝙蝠景观就到此了吗?远远没有。滴翠岩后面有蝠厅。而且整个恭王府建筑,无论布局,还是彩绘石刻、游廊楣子,共有9999个蝠,加上秘云洞里的“福”字碑,一共1万个,是为“万福”也。 方塘水榭映天光 
  安善堂西侧有几棵高耸入云的榆树椿树槐树,古茂而苍拔。穿游廊折向西,面前旷然一方池塘,池塘正中水榭古色古香,这里过去曾是府主泛舟、观鱼、赏景的休憩地。过方塘北侧的澄怀撷秀,看满塘荷莲亭亭拥拥,茎叶开始黄褐,秋意弥漫。石笋林立处为凌倒影。踏舟桥至湖心亭水榭,梁架天花间彩绘风景云纹在波光反射下格外斑斓明媚。自水榭向南望去,一宇倒座敞�d名秋水山房,当年是主人习武练功的地方,现在售卖纪念品。山房西侧小筑益智斋,又名“养云精舍”,尚朴去华,曾是恭亲王在花园的书房。 
  方塘东南角山上,但见一双层木结构莲花形平顶式方亭,底层有12根木柱,底座呈八角形,这便是载滢诗文中称颂的“吟香醉月”妙香亭:“南山丁香甚蕃,与山前桃花,连枝相映。春来缤纷馥郁,甜雪烘霞,尤宜月明人静,影乱香清,而一咏一觞,弥添幽趣。”真羡煞人也。妙香亭往上有一灰砖山神庙,供奉着狐黄白柳四仙。过去府里若有人生病,女眷们会携供品香烛来山神庙祈祷。南岸山上一段长约50米的城堡式墙垣,上有雉堞,碣石书“翠云廊”三字,是为“榆关”。榆关是山海关的别称,当年园主人站在榆关北看,有遥望怀念故土之意,也是一种“移缩天地在君怀”的园林艺术。 
  榆关洞券外古槐下有一座精巧的龙王庙,庙前一口古井,庙门和古井围栏挂满了祈福的红牌。听说整个花园叠石屏障中共有四口水井、三个石刻入水龙头,且很有说头。其中方塘西南侧那口井旁有棵800余年的老柳树,感兴趣的朋友或可寻迹一番。 
  沿樵香径攀爬流连,站在山径之上,仰望高树秋声,白云舒卷,下观云映池塘,野风浩荡。此时四周虽无春日丁香桃花之馨郁,然尚可寻咀石刻佳句之甘美。“含云”“怡春坞”“斗牛光”“花香鸟语”“易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等,想来这些书法优美的诗意词句,不知何人何年何月何境所书,但其散发的隽永意境和文化信息,仍透过或顿挫或轻盈的笔划,从斑驳的青石间透发出来。 花园东路遍旖旎 
  后花园的景观太密集了,走中路转西路绕南山石径而下,复经蝠池向东。棣华轩南墙左近,倚山翠竹丛有一六角攒尖顶沁秋亭,红柱红凳,彩绘雕梁,十分雅气。亭内方石板地面刻有弯曲石槽,是出“曲水流觞”之典,故此亭叉名“流杯亭”。想当年府主人季春三月在此邀友雅聚,饮酒赋诗,也风雅欲追魏晋呀。 
  话说沁秋亭东侧有一亩三分地,名曰“�蔬圃”,竹篱田塍,仿若乡间。我看园内有两行辣椒茄子及牡丹翠云草诸植,满溢田园之趣。清朝皇帝每年春分要带领群臣到先农坛祭祀农神,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小片观天地生机、享农耕野趣的蔬圃,颇拟陶渊明“悠然望南山”之微缩。据说当年藐蔬圃蔬果成熟时,还会有寺庙和尚专门前来为府里人做素斋享用。 
  藐蔬圃的对面,是花园东路著名的垂花门。门外两棵蓬勃遒劲的龙爪槐,传为和�|当年所种。进得门内,小小天井内密密麻麻的高挑楠竹,从十字甬道的四角攒劲生出,在棣华轩和香雪坞的檐头蓬郁风发。阳光透过枝叶间隙,打在竹根打在地面打在红漆廊凳上,形成虚幻明灭的花影。太喜欢竹子院了,坐听簌簌飒飒的竹声,不肯离开。竹子院是当年恭王府嫡福晋游园歇憩和夏日乘凉的地方,因她特别喜欢竹子,便专门种植了满院楠竹。周总理当年来到这儿,说,很像潇湘馆哪。这时,景区管理部陈主任帮我安排的讲解老师打来电话,我们索性就约在竹子院碰头。随后赵老师带我遍走恭王府,跟着她,我看到、听到、寻到许多平时游客很少留意到的东西。 
  穿过月洞门进入牡丹院,此时牡丹枝叶丰腴,一架紫藤在阳光下透着鲜碧,宛如春天。藤萝架后方是恭王府三绝之一大戏楼的南廊檐。这座船坞形的戏楼建于同治年间,是我国现存稀少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屋顶是三卷勾连搭棚顶,整栋戏楼没用一根钉。戏台底下掏空放置了9口大缸,巧妙形成了共鸣混响音效,观众无论在戏楼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听到演员的演唱。戏台两侧的两根大柱,戏楼四壁以及屋顶全部绘满了缠枝藤萝绿叶和紫藤花穗,使人在严冬也感到如在藤萝架下般春意盎然。棚顶20盏宫灯,20张八仙桌太师椅,戏楼北部则是贵宾和女眷看戏休息的厢座。恭亲王喜欢听戏,不仅有自家的戏班,还请当时的戏剧名角来演唱,尤其是他的生日宴上。恭亲王生日在农历十月下旬,办生日会需要生火取暖,所以大戏楼也被府里人成为“暖楼”。 
  大戏楼左侧,穿过假山竹丛和一道爬满绿蔓的月洞门,便来到一个安静小巧的院落。院内芭蕉鲜翠,紫薇婉约,原来这儿叫听雨轩,颇有江南园林韵致。硬山灰筒瓦屋顶的后方,是碧蓝的天空,和印在碧蓝天空松柏榆槐的绿云。 
  从听雨轩出来,沿游廊向北穿出,东侧是梧桐院,西侧是中路最北的建筑“蝠厅”。蝠厅从外观上给人感觉与众不同。其建筑正厅五间,前后出抱厦三间,两侧又出耳房,四面出廊,仿佛蝙蝠的两翼。蝠厅从空中看,整栋建筑集合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等五种建筑样式,加上木柱房梁斗拱彩绘的“海墁斑竹”,被誉为“古建筑中只此一例”。恭亲王曾在这里和大臣们谋划军国大事,恭亲王之孙溥心畲曾于此作书画。此厅因位于整个花园北部,左右并无遮挡,故而“自早至暮皆有光照”,还被戏称为《红楼梦》贾宝玉的怡红院。 
  斑驳的深绿色雕花木门窗棂透出暖黄灯光,我随着赵老师进去看了一眼,彩绘天花板下,华丽的水晶吊灯映着溥心畲“寒玉堂”字匾,匾下一幅巨大的山水画,整个厅堂金碧辉煌而又雅逸出尘。由于有客人在不便停留,真真只是惊艳了一眼。 揖别桂花香满襟 
  从西洋门出来往外走,沿府邸东通道前行。多福轩位于东路二府门内,前后出廊,面阔五间,硬山式屋顶,灰筒瓦垂脊带兽,此前名叫“延禧堂”,是和孝公主和额驸丰绅殷德的居所。这所王府穿堂客厅日常用于接待访客亲友或前来禀报公事的下属。多福轩四壁悬挂清代皇帝题写的福寿字匾。正厅横楣上悬成丰皇帝题赠“同德延�(禧)”四字匾额,“同德”方能“延禧”啊。恭亲王将此地用作书斋,并在北墙安置了一排贯通东西的大书架。恭亲王奕最爱读两部书:《资治通鉴》和《海国图志》,并从中汲取了治国理政和“师夷长技”的先进思想。 
  东配殿是《红楼梦与恭王府》常设展览,院中一株200多年的紫藤萝依然茂盛如昔,多福轩也因而被�Q作“藤萝院”。 
  时间已是近午,贴着东墙壁南行,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走!看桂花去!”赵老师招呼道。却原来乐道堂此季正举办桂花展,能在恭王府秋曰赏桂花,真是喜出望外。向右拐穿过一道一殿一卷勾连搭屋顶的垂花门,绿色四屏前摆着一株花苞待放、粗壮道劲桂花盆景。还未绕过屏风,漫天的桂花香气兜头扑来,院四周摆满了一缸缸硕大繁茂的桂花树,金桂、银桂、丹桂花朵耀目,香气浓郁,整个人包裹在弥天漫地的香气中,醺然欲醉。我一株株观赏着,凑近用力地吸品着这来自颐和园“皇家血统”的珍贵品种,站在各个角度欣赏、拍摄,珍膳每一分钟享受这“天香云外飘”之美。 
  转回头欣赏一下乐道堂。乐道堂在和�|时是和孝公主和额驸的住房,也是府邸东路面积最大的建筑,两卷五开间的正房,两卷耳房及东西厢房。正房梁上金凤包袱锦地彩画,凸显出这座公主府的皇家贵气。恭亲王时依自己喜好在室内增设了上下通透的多宝架。只是此时房门紧闭,只能贴着窗玻璃窥探一番。 
  恭王府历史人文信息密集,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四季风光意境迥异。梦里海棠丁香影,揖别桂花香满襟。很想有机会,能在阒寂无人的春天夜晚,能在晨光鲜嫩或斜阳晚照时兀自悠游,专心饱满体会一下那“静含太古,秀挹恒春”的纯粹境界啊。 
  (部分图片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提供) TIPS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交通:乘坐地铁6号线,北海北门站B口(东北口)出,沿三座桥胡同前行200米,或沿龙头井街前行300米即到。公交线路可乘3、13、42、107、111、118、612、701路或观光3线至北海北门下。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