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浅议会计改革对审计的影响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2-24 11:42:37

  摘要:实施会计制度改革,切实落实新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准则跟国际接轨的积极尝试,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满足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工作无论在审计任务、审计标准、审计概念等多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本文围绕会计制度改革,分析了我国审计在各个方面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改革 审计 影响 
  一、相关概述 
  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确保原有的封闭型的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向着开放型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进一步提升会计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进行。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监督者,审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操作都难以避免地受到会计改革的深刻影响,必然会在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审计组织体系以及审计基本理论等各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审计来讲,其基本理论包含了多个方面,如审计的概念、审计的职能、审计的作用、审计的任务以及审计的性质、审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以及审计人员的相关法律责任等。会计改革必然会对审计的相关基本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跟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接轨,我国审计也必然会进一步向国际轨道靠拢,对于提升我国审计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改革对于审计概念的影响分析 
  在原先的审计理论体系中,审计常常过于重视对于经济的强制性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将审计定义为独立的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活动。伴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企业的会计管理自主权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对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越来越强调社会审计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舞弊行为的重要性。正是基于此,在定义审计时需要更加强调社会审计的作用,这会影响到审计模式。 
  在审计的概念中需要进一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将审计的基本性操作程序有效纳入到审计定义中,并明确审计的标准是会计准则,而进行审计活动的目标就是要确定财务报表以及经济活动的公允性,明确企业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相关会计信息进行公允的反映,并进一步强调审计中企业审计的主体地位,并在社会审计为主的前提下,强化内部审计以及国家审计对于企业活动的审计监管力度,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审计的鉴证作用。 
  三、会计改革对于审计任务的影响分析 
  对于审计来讲,其基本任务就是满足国家及社会对于审计组织以及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审计活动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来确保会计信息、会计资料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会计改革之后,伴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审计的对象以及职能都会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审计的任务也随之改变,在此基础上审计的鉴证职能以及作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此,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也会在原先的审计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鉴证,对于企业的相关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现金流量变动、财务状况变化等出具相关的审计意见。 
  四、会计改革对于审计作用的影响分析 
  审计的作用主要指的是实施审计以及完成审计职能之后所发生的影响以及效果。对于审计作用来讲,主要包括建设性作用以及预防性作用这两大类,这其中建设性作用是指依靠审计单位的审计监督活动来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提升自身经营效益,完善会计财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等多个方面;而预防性作用则是指审计单位依靠审计监管活动有效查错防弊,维护会计财经纪律,有效防范经济犯罪活动,确保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上述的两大类审计作用都是基于审计的相关监督管理活动而产生的,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审计的相关职能作用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与此同时,伴随着审计鉴证作用的发挥,审计的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展,会推动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持续运行。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权跟企业所有权常常分离,而且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自主权更加宽泛,进行利润操纵以及利润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大,企业所有者尽管不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但是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依旧很关心,这主要是基于企业的经营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所有者的切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于企业财务报表以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允性提出公平、客观的意见及评价,向企业所有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这其中,社会审计机构就是第三方审计组织。企业管理者跟企业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管理者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信息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准确判断,财务信息不准确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影响资本效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强了新会计准则下社会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会计改革对于审计标准的相关影响分析 
  审计标准是审计实际工作中对于审计事项进行分析评价的尺度和准绳,对于审计来讲,其标准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法律法规、政策指示、预算制度、会计制度、经济合同相关规章等。这些标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都与会计准则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必然会对我国审计工作的标准产生影响,使得审计标准受到影响。 
  在我国实际的审计工作实务中,会计准则是最重要的审计标准,长期以来,我国审计工作都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来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和标准,伴随着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会计准则跟财务通则之间的包容性更强,相互依存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将主要以会计准则跟财务通则为基础,而且财务通则的作用以及重要性也会逐渐减弱,正是基于此,会计准则在审计工作中的标准性作用将会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不仅如此,在审计工作中对于企业评价的相关指标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在反映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时的相关财务指标,如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相关的指标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这也会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向着科学化、效率化的方向转变,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总的来讲,我国积极实施会计制度改革,是实现跟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海外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会计的改革必然会对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关的审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会计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对审计改革的步伐和工作标准提出了要求,既要紧跟形势,又要放稳脚步,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跟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接轨,我国审计也必然会进一步向国际轨道靠拢,对于提升我国审计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裴红卫,柯大钢.美国的会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9 
  [2]王光远.关于审计会计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审计,2010 
  [3]裴红卫,柯大钢.美国会计改革:启示与借鉴[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10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