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画家本 色是 诗人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4-09 18:23:40

  诗画结合相彰,是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之一。题画诗、论画诗的出现和成熟,乃其主要表现。这种优秀的艺术传统,形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并在晚清民国时期,出现了最后一次辉煌。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的诗、画作者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叔同、吴湖帆、溥儒、丰子恺、张大千等,分别以自己的实践为这种传统踵事增华。可惜的是,近数十年来,诗人大多不谙绘事,书画家书写的也多是前人的诗词作品,很少有自己的原创。不得不说这种传统的趋向消亡,是中国艺术的一大损失。    近读《吴昌硕诗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以下简称“华东版”),深感这种诗画传统之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传统的中断深感惋惜。好在近年来学界、出版界对于近现代书画家诗文集的点校、整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吴昌硕诗集》等系列书籍面世以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普遍欢迎。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并不多见,故不惴鄙陋,谨就吴昌硕诗歌略陈浅见。    吴昌硕(1844-1927)是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同时也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他出身贫寒,艺术起步较晚,自称“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但凭借勤学苦练和艺术天赋,广收博取,转益多师,遂很快在诗、书、画、印各方面崭露头角。晚年时“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其书专发石鼓,而略参己意,虽隶真狂草,率以篆籀之法出之。画则以松梅、兰石、竹菊及杂卉为最著……于篆刻研习尤深……近代以来诚罕其匹。”    一直以来,人们对吴昌硕篆刻、书法、绘画都给予了极高评价,而对其一向甚为自豪的诗歌创作则关注不多。尽管吴昌硕最终未能以诗歌名世,但在平生所涉及的多门艺术领域中,诗歌在他心中是排在首位的,他曾向夫人自夸:“平居数长物,夫婿是诗人。”他从30岁开始写诗,到84岁去世,50余年中从未间断,留下诗作2000余首。从各个时期的诗作中,不难窥见其曲折坎坷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尤其是在他的诗中,广泛涉及到其他各种艺术的创作实践、理论等问题。因此,要研究其艺术创作历程,就必须重视他的诗歌。    吴昌硕诗歌自其早年手抄本《红木瓜馆初草》《元盖寓庐偶存》开始,版本众多。可惜的是,自1927年去世以后,他的诗集一直没有再版,其诗名也渐被埋没。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童音整理点校的《吴昌硕诗集》,才使其诗在80多年以后“重见天日”。2012年,漓江出版社“中国现代书画名家诗词专集丛书”收录了李叔同、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陈师曾、吴大潋六家诗词集,可谓近现代书画家诗词的一次集体亮相,意义重大。“漓江版”《吴昌硕诗集》内容上基本照搬华东版,但删去了原《缶庐别存》中的对联、铭文及书后所有附录,在文献价值上已经与华东版相去甚远,又由于校勘不精,导致书中错讹之处甚多,实为“后来居下”者。    作为画家型诗人,吴昌硕诗歌中最有价值也最具特色的部分,首推题画诗。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即评价吴昌硕“诗笔健举,题画诗尤工”。严涛潋《缶庐题画诗论衡》一文将吴昌硕题画诗的特点总结为两个方面,即“古逸苍冷之趣与粗服乱头之雅”。    “古逸苍冷之趣”是指卓然独立、不受尘俗污染之趣,这是吴昌硕画梅的自我要求,也是他题画诗的整体风格。他指出:“画红梅,要得古逸苍冷之趣,否则与夭桃�李相去几何?”吴昌硕一生极爱梅花,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有许多以梅花为题材者。他笔下的梅花,多有自己的独创之处,他曾坦言:“近人画梅,多师冬心(金农)、松壶(钱杜),予与两家笔不相近,以作篆之法得之,师造化也。”对于梅花,他重其凌寒独放、不染尘垢、出世清标之美,“梅花性命诗精神…‘冷蕊丛丛冻香玉”“苔梅数本姿荒率,冰花乱落苍崖悬”等,皆是他对梅之精神的独特体会。同样,他也钟情于菊花,欣赏菊花傲霜之姿。对于枯寒瘦冷之气的偏爱,是吴昌硕诗与画的共同特点。而诗与画的结合,更将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有了诗的配合和映衬,整幅画就更加显得凄寒幽怆、古逸苍冷了。    吴昌硕的诗和画,多是信手拈来、任笔涂抹而为之,自然也就不论工拙、不计美丑,但求胸中意兴情思能够自然流露与宣泄,所以,他的诗和画,也便有了“粗服乱头”之美:初看时极其凌乱散淡、毫无修饰,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中的率性、天真和自然本色。比如,他在《为香禅画梅》一诗中就反复渲染梅花“青虬蜿蜒”“时吐光怪”之特点,写梅花“离奇老干欠收拾,势压亭子穿篱笆”,看似有所贬抑,实则是对其未经人工收拾、保留自然本色的赞美。正如他所崇尚:“唯任天机,外形似,兴酣落笔,物我两忘,工拙不暇计及也。”    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吴昌硕的部分诗中,还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经验,尤其是他对书画、篆刻的独特见解,颇为珍贵。“画之所归贵存我,若风遇萧鱼脱荃”“对花写照是长技”“泼墨一斗喷烟霞”等,都是他对作画的理解和独特感悟,其中涉及画理、笔法、墨法等多个层面;“从来帝王善绘事,无怪艺苑工丹青”,一语揭出帝王喜好(文化政策)之于艺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山水饶精神,画岂在貌似。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指出作画也需要很高的学养和气魄;“平生恨未多读书,刻画金石长嗟吁”,强调金石篆刻也需要深厚的学识和修养作为基础。总之,正是这几门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最终使得吴昌硕的诗书画印“四绝”更趋于圆满。    题画诗以外,《吴昌硕诗集》中尚有许多其他类作品,其中也不乏佳作,最值得注意的,一类是记录自己人生轨迹和社会事件的纪事诗,另一类是与当时其他文人、画家赠答酬唱的交游唱和之作。    吴昌硕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在动荡不息的时代里,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扭结在一起。于是,在他的诗(尤其是前期作品)中,随处可见对于战争苦难的控诉:“一炬尽焦土,几家沈劫灰。何方堪避地,有路是泉台。”“钲鼓喧湖上,仓皇尽室逃。几人余虎口,一命等鸿毛。”残酷的战乱杀伐,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们不得不荒废农事,四处颠簸,甚至客死异乡,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萧条三月罢农桑,石鹰壁垒横沟血。”“荒原有鬼悲风雨,寒食无人啼墓门。”正是战乱的写照。一旦战事暂时平定,诗人便喜不自胜,举家庆贺,且看“山妻邻里慰牢落,大酒肥肉墙头传。大儿小儿觅梨栗,抱孙况得慈母欢。此时胜服特健药,破涕为笑心神安”,简直比杜甫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以后还要兴奋。而吴昌硕忧国爱民的思想,也确实与杜甫一脉相承,他的诗许多直接借用或间接化用杜甫笔意,深得杜甫“三吏”“三别”之旨,他亦自谓“魑魅喜人吟不得,忧时直与杜陵同”。   中年以后,吴昌硕定居沪上,生活相对趋于安定、宽裕,故其诗歌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也随之有所变化。首先是纪事类题材的减少和郊游诗的增多。上海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社会局势相对稳定,因此成为文化艺术极为活跃的地区,许多当时颇有声望的诗人、词家、书画家都会聚于此,吴昌硕也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而且交往所及,也渐渐由上海向全国范围辐射,其中往来较为频繁的包括书画家任伯年、程瑶笙、潘飞声,诗人陈三立、郑孝胥、沈增植、陈衍、诸贞壮、沈石友,词人朱祖谋等,他还时常参加消寒社、淞社等文人团体的诗词雅集。可以看出,吴昌硕晚年所交往的诗人中,有许多属于“同光体”一派,且吴昌硕素来对陈三立、郑孝胥、沈增植等同光体领袖深为服膺,耳濡目染之余,自然也多受其影响。故其晚年诗风也渐向以同光体为代表的“主流”诗风转变,友朋步韵酬应、逞才运典,难免多了几分雕琢刻意之气,与早年的率性天真相去渐远。当然,这一类应酬唱和之作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它对于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一些诗词家、书画家的交往、派系等大有裨益。    毫无疑问,吴昌硕的诗歌是有独特价值的,尤其是他继承了自唐宋以后诗画结合的文人传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题画诗,并形成了自家面目。在题材内容方面,他的诗歌包蕴丰富,咏物、写景、纪行、纪事、抒情、酬唱等,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诗歌形式上,他“也可谓众体兼备,既以五七言为主,律诗、绝句皆工,又擅长七言歌行体”。所以,吴昌硕的诗歌在近代文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近现代以来,作者众多、数量庞大的书画家之诗,更是一个有待发掘和深入研究的领域。就目前已经整理、出版的部分作家别集来看,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如人意之处甚多。比如,目前比较常见、易得的两个版本(“华东版”和“漓江版”)的《吴昌硕诗集》,就存在如下问题或不足:    一、吴昌硕诗歌数量众多,许多题画诗仅以手稿形式或与画作一起散落各处,而两个版本的《吴昌硕诗集》均未做任何辑佚工作。二、吴昌硕生前诗集版本即有十余种之多,且其中关系复杂,多有重出、增补等,各版本多有时人序跋或评点,价值颇高,而目前的两个版本均未对其诗集版本源流做过梳理,序跋作者也只收录谭献、郑孝胥、沈增植等数人。三、吴昌硕诸诗集在刊刻之时,即存在许多讹误,华东版将其中许多明显的错误均照搬上来,未作必要处理,如“灯”(�簦┪笞鳌帮搿保�“鸦”误作“雅”,“菊”误作“鞠”,“倘”误作“傥”等;大批已经不再使用的异体字,如�穑ㄇ纾�、��(冰)、�I(锄)、潘(淫)等也一仍其旧。而漓江版对华东版的错误更是照单全收,且在繁简转换过程中造成了更多的错误,如“疆村”(朱祖谋号)误作“强村”,“苏戡”(郑孝胥字)误作“苏堪”,“两间”误作“两问”,“大千”误作“大干”等,诸如此类,不下近百处。四、诗集中颇多当时书画界、诗词界人名、字号等,今人读来已颇多不解,而这两个版本均无任何笺注。五、由于吴昌硕作诗(尤其是长篇歌行)喜欢长短句夹杂使用,诗中换韵也随意自如,而校勘者显然对诗词的断句、押韵等基本知识不甚熟悉,导致许多标点失当。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