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艺术类论文】“中国风”影响中学生审美观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3 13:11:14

 摘要:随着21世纪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类型层见迭出。而提到"中国风"这个词许多人都不陌生,当"中国风"音乐以周杰伦为代表推广开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传唱不衰。带着中国风歌曲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独立风骚。本文通过以"中国风"音乐为讨论对象,从对当代中学生音乐审美观出发,浅析"中国风"歌曲对当代中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影响,以及如何让他们在能喜爱的音乐中了解感受到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对以后中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风 中学生 审美观

目前21世纪的流行音乐是空前的繁荣,因为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在现在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媚俗、低俗的歌曲,越来越"口水化"的发展。这些不仅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不利,更重要的是对现在21世纪的中学生对流行音乐审美出现了严重的审美倾向问题。所以,当它的歌词带有"素颜韵脚诗"的味道,它的曲风带有诗词戏曲民歌的味道的,它的旋律带着明显的中国味的中国风出现了。我们应该考虑这样的流行音乐歌种出现对当代的中学生音乐审美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它把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文化,融入到流行音乐中,让当代的中学生能在这样的流行元素中了解到属于我们自己中国的东西,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观和一个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

一、中国风歌曲的概况

中国风歌曲,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中国元素的歌曲,以带有中国文化材料的歌曲。"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界定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而来的,有人将它翻译为"通俗音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个词专指那些非古典的、通常是歌曲形式的,由"披头士"、"滚石"之类的艺人表演的音乐。。"中国风"就是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与近中国风两种,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21世纪我国的中国风歌曲在创作方法、改编曲目、编创风格上都有了新的编创和质量的提高。由流行天王周杰伦首先掀起的中国风歌曲,以《东风破》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是最标准最完整的中国风歌曲代表作,浑然天成的旋律,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词风,仿佛真有首宋朝传世的词牌叫《东风破》。中国风在周杰伦和方文山诠释下已独具特色,散发着中国风歌曲独有的味道。

二、中国风歌曲对当代中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影响

1、当代中学生对中国风歌曲喜爱的原因

中国风歌曲之所以更容易被接受,一方面在于表达方式的直接、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歌词浅显易懂、形式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风歌曲在给歌词写旋律时,基本上都是采用民族化的素材而已抒情的面貌呈现出来,喜欢多方面表达感情。所以对于中学生合乎他们的口味,他们就狂热地推崇。在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空闲之余,能缓解压力,释放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美。有些是因为他们的偶像也让他们喜爱中国风歌曲,歌曲本质就很好,加上又是自己偶像演绎,他们就更加接受和追捧,也很快地让他们对中国风歌曲喜爱。 而且,在中学这个阶段是中学生心理成熟、心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中学生也开始进入审美的萌芽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当中国风歌曲的出现,与中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想符合,他们就非常的认同和喜好。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流行音乐歌曲,它能把中学生的心情、情感、态度,展示得淋漓尽致。歌曲的旋律带给他们的释放,歌曲的歌词带给他们的共鸣,歌曲的节奏带给他们的发泄,这些都是让中学生追捧喜爱的。还有原因是,也许之前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在这样的流行音乐方式中认识了。会唤起他们对我们自己文化的兴趣,感受到了古文化古元素的美,让他们就想进一步地去发掘去了解,甚至爱上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2、曲风带来的中国民族音乐流行化的感受

   现在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流行音乐歌曲,已走过了大半世纪的风雨历程,在青年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封建思想被禁锢拆除时,民族流行音乐化的歌像一股清泉涌入人们心田,也加速了各种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现在的中国风歌曲,从歌曲的创作来说,它的歌词带有"素颜韵脚诗"的味道,它的曲风带有诗词戏曲民歌的味道,它的旋律带着明显的中国味。其中以周杰伦这位创作型歌手来说。在他的中国风歌曲里,大量的运用了中国民族元素,比如:中国功夫、民族乐器、地方戏曲、古诗词赋。例如在《青花瓷》中就采用了我们很多的民族乐器:笛子、古筝、响板、串铃,在歌曲中运用箱琴与吉它配合笛子、古筝的演奏出清朝时代的那个民族音乐,使很多不认识不了解民族乐器和音乐的中学生开始认识它们,并注意它们。这样很好的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让作品有了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又有了时尚流行的音乐风格。还有很多流行音乐采用各个少数名族音乐,在流行音乐中又注入一剂带着风味的音乐。中国风歌曲的出现,不仅为中国流行音乐输入了一股新生命,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词曲交辉、诗乐合璧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风歌曲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就像很多学者的评价:"歌词的创作是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体现出了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灵活地把我国的文化加在流行音乐中,让现在的中学生更易接受和了解,是值得推崇的方式。"从某种角度上面说:流行音乐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了。现在的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元素的了解都很缺失,甚至有排斥。而中国风歌曲的出现,不仅把这个问题解决,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他们接受了中国元素,也让中国文化在冥冥之中流传和传播,生生不息。

三、中学生对中国风歌曲的欣赏及音乐审美价值的提高

1、培养中学生欣赏中国风歌曲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这个主要是通过在音乐课上面老师的引导。现在都有一个主题叫"流行音乐走进课堂",音乐老师在合适的机会引入流行音乐,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本质,学习好的流行音乐,鉴赏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特别是属于我们自己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学生的喜爱下由浅入深引荐中国风歌曲。让他们在适当的环境很好的接受。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在学生欣赏歌曲的时候,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去接受中国风歌曲,激发他们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在学生欣赏完中国风歌曲后,再给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作曲、背景、内容以及包含的中国元素,中国文化。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一个很轻松很愉快的环境下就接受,从而喜爱中国风的歌曲,也更好的学习了中国文化,这样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结果。在教学中,尽量换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歌曲,比如说表演、模仿、改编等等的方式。老师在上课之前先调查一下学生对中国风歌曲的喜爱程度,然后调查一下学生对喜爱的教学方式调查。对于课堂上选取的中国风歌曲也要严格,尽量选取有意义、有内涵、有明显中国风的,然后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为流行音乐再课堂中开启一个新的领域。在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类型时,老师不能强制的不允许或者制止,应该换个方式方法。为学生介绍不同的类型风格的,用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些音乐,让学生自己去识辨,让他们在自己的心里所好去追寻音乐,这也是音乐之所以存在的最高境界,也是真正体现了音乐的存在价值。

2、培养中学生在欣赏中国风歌曲的同时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取向和提高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丰富音乐审美体验,提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就中学生现在的心理特点,他们对音乐有这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欣赏,不同的看法,应该鼓励他们在欣赏音乐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一首歌曲的想象,不能仅限于在听,更好的是融进这首歌曲,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在音乐中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才是一首歌曲最成功的地方,一首歌曲的意义所在。对于种类繁多的音乐,本着"欣赏积极健康的好音乐,不听消极、暴力、色情的垃圾音乐"的标准进行选择。主张通过中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提升欣赏音乐的兴趣,增加对其他品种音乐的接触。首先可以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美,然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去发现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美,最后再融入音乐中再深入的了解体会歌曲的深层意义。音乐本身就是对人有放松心情,开导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学生,一个好的音乐风格,一个好的音乐审美,一个好的音乐取向,就会对他们的学习身心有着不一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培养 和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把健康积极向上阳光的音乐类型推荐给他们。对于中学生对带有中国元素的音乐,必须先提高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先感受到了其中的中国文化魅力,中国音乐魅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而且他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还学习到很多知识,这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推广中国风歌曲,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对其的肯定和价值的提升。增加中国风歌曲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在他们聆听音乐的时候,潜移默化地给他们提供精神的源动力。周杰伦掀起的中国风之所以受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他唱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给现在21世纪的新生代音乐审美取向做了一个很好的标杆,让年轻人看到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更加了解接受中国元素的音乐。而不是被现在网络三俗歌曲而迷惑,而没有一个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也不让流行歌曲变得越来越"口水化",也真正地体现出来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

结语

在这个都市化﹑商业化的社会里,只有坚持欣赏和流传具体民族元素的音乐,才能让你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找到属于我们自己那份民族的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新生代的音乐审美态度,、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趣味.把这个影响导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这也是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老师们也该正确认真地引领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悟音乐、欣赏音乐,使他们得到最高境界的精神自由。让中学生全面了解带有中国元素的音乐,使他们音乐的辨识﹑音乐的判断﹑音乐的反思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重要是能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带动下,提升中学生对流行音乐审美的提高,不仅能促进中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优秀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有道是"歌随时而生,世随歌而动"使流行音乐朝着音乐教育所希望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李熠,长江师范学院2010级音乐表演2班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2001

[2] 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3]蔡文萍:浅谈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教育意义 大众文化,2009

[4]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提供:《我国青年学生价值观特点和社会心理状况》,中国教育报.2004

[5]郭亚琼"从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浅析周杰伦'中国风'音乐作品".河南大学.《大众文艺》2011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