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论文】浅谈《夕阳箫鼓》的艺术风格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4 23:07:21

 摘要: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黎英海教授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可称为钢琴艺术"中国化"。 黎英海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钢琴曲基本保持了原曲的音乐形象与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但在表现手法方面则加以丰富。在艺术特色上,钢琴曲以变奏原则发展而成,秉承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趣。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箫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本文将从作品背景、作品的基本特征、节奏分析、演奏分析、音乐意境和结语部分着手,结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弹奏进行详细剖析,以探讨对这部作品深刻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夕阳箫鼓》;艺术风格;中国传统

选题意义

  钢琴曲《夕阳箫鼓》等一批中国风格的钢琴曲的产生,使钢琴艺术即使在那个使许多艺术种类灭绝的非常年代还能够继续发展,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并且它加快了钢琴音乐中国化的进程,对于我国音乐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夕阳箫鼓》调式的研究

我国传统音乐发展历史悠久,对于音乐调式的相关研究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商朝。《夕阳箫鼓》调式的研究也有很多,沈念慈指出,《夕阳箫鼓》全曲由引子、主题、八个变奏和尾声组成,曲中多处运用同宫系统转调,中国民族极具特色的承递、模进、缩进、合尾等旋律发展手法,在曲中得以体现,曲调旋律在借景抒情的同时隐射着高尚的人格精神与人性追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

  之后《夕阳箫鼓》琵琶曲被改编成钢琴曲,为了保证将旋律与丰富的和声语汇相结合,同时又让流动的线条不损失美感,就必须使得该曲除了在旋律的发展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音乐的多种发展手法之外还需要民族调式和声的支持。张龙海指出《夕阳箫鼓》这首钢琴作品在处理和声的纵横向进行关系时,选择了以调式的主和弦为中心支点,将调式中繁衍派生以及变化出的和弦与主和弦进行自由的循环式连接进行。

  为了使乐曲更突显中国式音乐的飘渺美感,使得《夕阳箫鼓》在调式上更加充满艺术风格,范立华研究指出黎先生除了运用西方古典主义和声思维进行创作外,还大量的运用了五声调式和声,以及民族调式和声中特有的空五度、空八度和弦、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和纯四度和声音程构成的"琵琶和弦"等东方性质的和弦。

《夕阳箫鼓》饰音的研究

  《夕阳箫鼓》在除了模仿琵琶的音色之外还借鉴了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及特殊音色,如古筝、古琴、箫、钟鼓等乐器。谢红研究指出作品中多次巧用各种装饰音揉合在不同的情绪、力度、速度中,进行惟妙惟肖的民族乐器的模仿,如同音迅速反复模仿细碎鼓点的敲击声,以一个音为中心音做回旋发展来模仿笛子高亢、清脆、明亮的音色、古筝的扫弦等。

《夕阳箫鼓》节奏的研究

  《夕阳箫鼓》便是从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散拍子展开,音乐发展的上采用变奏形式,速度的起伏为衬托旋律而变化。韦民研究指出《夕阳箫鼓》在主题段用中庸的行板来烘托抒情的旋律,犹如一首优美的船歌;主题旋律的节奏型配以旋律的逻辑重音演绎出来好似中国的五言绝句诗。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作品背景、作品的基本特征、节奏分析、演奏分析、音乐意境和结语部分着手,结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弹奏进行详细剖析,以探讨对这部作品深刻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结合文献资料的整理,基于现有的研究现状,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

   描述性研究法:基于事实对于《夕阳箫鼓》相关事实进行描述,以便自己论文叙述的开展。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