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习4

下列试剂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24

A.乙醇

B.浓硝酸

C.福尔马林

D.氨水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H 2SO 4干燥的是

    A.Cl2

    B.H2

    C.NH3

    D.CO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物质敞放在空气中,会因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水玻璃

    B.过氧化钠

    C.亚硫酸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双选)(  )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

    B.将饱和氨水滴加到新制的生石灰中制NH3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一定会产生误差

    C.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制Fe(OH)2,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中

    D.用坩埚钳夹持点燃的镁带,伸人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瓶底铺有细干沙),发现镁带能继续燃烧,瓶壁上出现白点及黑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08年12月31日 第63届联大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

    C.化学支持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但面对伪科学和人体健康等问题却显得无能为力

    D.化学将为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加稀盐酸后过滤

    B.用往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B.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拔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 +、Cl -、Mg 2+、Ba 2+、HCO 3 -、SO 4 2-,现取二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得澄清溶液,并收集到气体0.03 mol.上述澄清溶液冷却后,加足量BaCl 2溶液,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①一定存在K +       ②一定存在Ba 2+        ③可能存在Cl -        ④一定存在Mg 2+ ⑤一定不存在HCO 3 -         ⑥每份溶液中含0.01 molSO 4 2-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①NO 2和Br 2蒸气   ②硝基苯和苯   ③固体NaOH和KNO 3.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A.误食铜盐立即喝牛奶和蛋清

    B.镁带和金属钠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

    C.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后先用干棉花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D.碱液流到木桌上,立即往碱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