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研究生考试 > 考研 > 考研政治 > 考研政治1.3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单选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和 力学等自然科学;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社会需要推动科学理论进步 说明

发布时间:2021-09-27

A.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B.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类实践的目的是为认识服务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试卷相关题目

  • 1(单选题)作为一个5G智慧全自动无人码头,上海洋山港口第四期工程从试运营 以来,港口作业频繁,却不见一个人在操作,一个流程下来大概耗时5~10分钟,与工人作 业相比,其效率明显提高。这表明人工智能机器

    A.已经日渐成为实践的主体

    B.是人类扩展自己体力和脑力的工具

    C.增添和丰富了实践的基本类型

    D.取代了劳动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单选题)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活动 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 下列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B.社会政治实践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

    C.科学文化实践没有超出纯粹的意识活动范围

    D.虚拟实践是实践的基本类型之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多选题)下列关于实践的基本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B.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

    C.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D.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单选题)人类肉眼可看到的世界有限,但人类发明了显微镜,从此推开了微生物 世界的大门。人类通过创造工具突破生理局限认识世界表明

    A.实践中介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B.实践中介是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因素

    C.实践主体完成对客体的认识需要中介参与

    D.只要具备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就能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多选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 实践也有不少论述,如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等同于生物 适应环境的活动。这些看法都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特征。马克思认为,实践的特征包括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实在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多选题)居里夫人在做盐铀实验时,发现了一种与盐铀放射性接近,但化学性质 却完全不同的未知元素。后来,她通过大量矿石放射性的实验证明这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又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她终于提炼出了这种新元素并将它命名为“镭”。镭的发现引起科 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另外,镭释放出的射线能 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它常被用来治疗癌症等。镭的发现和应用说明

    A.认识活动是一•次性完成的

    B.认识活动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

    C.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D.认识活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多选题)农谙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 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 “蝼蛄叫,大 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 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A.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C.获得真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多选题)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写道:“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认识论的角度 来看,以上诗句表现出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A.夸大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B.否认了认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错置了实践和认识的地位

    D.忽略了直接经验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单选题)2020年8月3日,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行星科学 研究显示,早期火星的峡谷可能正是在大量冰盖下方形成的。该结果推翻了此前“火星早 期温暖潮湿”的判断,有助于消除早期火星的气候地质证据与模拟之间的不一致。人们对 火星气候有了新认识表明

    A.人的思维活动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人不能完全掌握事物的全貌

    C.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D.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受到人的认知水平的制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多选题)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汉斯•李波尔赛为检查 磨制出来的透镜的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他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像变大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望远镜的发 明,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帮助人类迈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一步。此后,人类 的认识对象不再局限于地球上的事物,璀燦星河也成了我们的研究客体。望远镜的发明 及应用表明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B.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C.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