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建筑类 > 注册工程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生产管理 > 职业病危害概述模拟题(一)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 这四类限值规定了不同单位时间内劳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阈值,从而保障劳动者的 健康。在这四类指标当中,其“单位时间”是40 h工作周的指标是( )。

发布时间:2021-12-03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D.超限倍数

试卷相关题目

  • 1某大型管道制作车间,负责大口径管道的组对、焊接、打磨,车间采光带设计缺陷致使车 间内照明不良,焊接作业产生大量焊接烟尘,打磨焊口产生噪声,另外管道的焊接作业和 打磨作业均会使作业人员身体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状态。按照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分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照明不良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B.长时间不良体位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C.焊接烟尘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D.噪声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是( )。

    A.电焊作业产生的烟尘

    B.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

    C.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D.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车间,甲车间承担工件造型合箱、浇铸、打箱清砂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砂尘、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乙车间承担工件切割、焊接、 打磨加工处理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电焊烟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丙车间承 担工件探伤、涂装等工艺处理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射线、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乙车间电焊烟尘是物理因素

    B.丙车间射线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C.乙车间噪声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生物因素

    D.甲车间高温浇铸件是物理因素,丙车间苯系物是化学因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冶金企业生产机械制造的高强钢,主要设备为步进梁式加热炉、轧机和与冷床并列布置的大盘卷生产线,生产过程中涉及髙温、噪声、粉尘、热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

    A.高温

    B.噪声

    C.粉尘

    D.热辐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A.触电、室息

    B.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C.噪声、辐射

    D.窒息、高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髙容许浓度、短时间接 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这四类限值规定了不同单位时间内劳动接触有害化学物 质的阈值,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其中“最高容许浓度”指标规定的单位时间是 ( )0

    A.40h工作周

    B.8h工作日

    C.5 min

    D.工作日内,任何时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的是( )。

    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B.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

    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D.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5年以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 )大类,( )种职业病。

    A.四;120

    B.五;115

    C.八;120

    D.十;13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下列职业病不属于职业性眼 病的是()。

    A.激光所致眼晶状体损伤

    B.电光性眼炎

    C.白内障

    D.化学性眼部灼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应当贯彻()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治疗为主,防治结合

    C.城市为主,城乡结合

    D.乡村为主,城乡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