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法律类 > 国家司法考试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3

以下律师执业行为,不符合《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的有? (  )

发布时间:2021-12-14

A.律师杨某的丈夫柴某是原告方法定代理人,杨某担任被告方的诉讼代理人

B.律师金某在执业期间以非律师身份担任甲公司的诉讼代理人

C.律师田某在担任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代理了乙公司的诉讼业务

D.律师句某在代理丙公司诉讼期间,参加了某高校保安处分专题研讨会

试卷相关题目

  • 1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等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援助的哪些说法是成立的?( )

    A.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 可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无须进行经济状况审査

    B.律师事务所拒绝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 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

    C.我国的法律援助实行部分无偿服务、部分为“缓交费”或“减费”形式有偿服务 的制度

    D.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认为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辩护而没有通知的, 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检察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乙国军舰“黎明号”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捕鱼,立即发出信号紧追,渔船随即逃跑。“黎明号”迅速给军舰“踏浪号”发信号,告知其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专属经济 区海域埋伏,而后“黎明号”开始返航。半小时后,渔船果然出现在了 “踏浪号”的埋 伏区。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享有无害通过权

    B.“黎明号”应从领海开始紧追,且连续不断

    C.“踏浪号”发出视觉或听觉上的停止信号后就可开始紧追

    D.若“黎明号” 一直紧追,其到达公海后,紧追必须停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关于动员、紧急状态和宣战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B.全国人大有权决定战争与和平

    C.国务院有权决定雄安进入动员状态

    D.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进入战争状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根据《宪法》关于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B.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搜集证据,法院可以对公民的电话进行监听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特区立法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须经特区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能生效,全国 人大常委会享有对该法律文件发回的权力,被发回的法律文件立即失效,原则上没有溯 及力

    B.法国人马克可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担任法官职务

    C.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需要中央任免的高级官员只有特首

    D.特别行政区各个级别的法院均有权对基本法中的自治条款进行解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原则只约束司法者,不约束立法者②罪刑法定原则只约束侦査人员,不约束法官③罪刑法定原则只排斥习惯法,不禁止适用政策、行政法规④罪刑法定原则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第①句正确,第②③④句错误

    B.第①②句正确,第③④句错误

    C.第④句正确,第①②③句错误

    D.第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绑架犯A绑架了 B的儿子,要求B抢劫银行巨额现金,否则杀害其子。B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而实施了抢劫银行的行为。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B是否在客观上具有分担犯罪事实的行为作为是否成耷紧急避险的唯一标 准,那么本案中的B不成立紧急避险

    B.若将B是否有其他办法来挽救儿子生命作为评价其行为是否属于紧急避险的核心 点,如果B在当时确实只有按照A的要求去做这一唯一途径,那么B的行为成立紧急 避险

    C.如果认定B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那么银行职员不知情反抗的行为不可能成立故 意犯罪

    D.如果认定B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那么银行职员在知情下反抗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甲想放火烧死仇人乙,便悄悄来到乙家的院内点火,火苗刚刚燃烧起来,甲便后悔想灭火,于是拿来院子里乙经常用来浇菜园的水桶泼了上去,结果水桶里的液体不 是水而是某种水状易燃化学品,火势迅速变大,将被害人烧死。关于本案的评价,正确 的是?( )

    A.甲成立放火罪既遂

    B.甲仅有中止行为,却没有有效阻止结果发生,所以不成立放火罪中止

    C.甲虽然仅有中止行为,但是依然可以构成放火罪中止

    D.甲之后的救火行为可成立失火罪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对乙说:“前方是你的仇人丙,开枪打死他。”乙却听成了 “前方是头野猪,开 枪打死它”,于是开枪,打死了丙。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B.甲抢劫丙,向丙心脏踢一脚,乙参与进来也向丙心脏踢一脚,后丙死亡。事后无 法査明致死一脚是谁踢的。甲、乙均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C.甲将一支不能发射子弹的玩具手枪交给乙,指使乙当场开枪杀害丙,乙接受教唆 开枪射击,因没有子弹而未能致丙死亡,甲乙均无罪。甲属于教唆的未遂

    D.酒吧老板甲欲杀害老顾客乙,将毒药交给店员丙保管,并告知真相,要求丙在乙 下次来临时将毒药交给自己。几周后乙来到,丙将毒药交给甲。但甲已经忘记要杀乙,不 知是毒药,递给乙,致乙死亡。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乙犯故意伤害罪与代替考试罪,分别被判处6个月拘役与1年管制。由于管制不 适用缓刑,对乙所判处的拘役也不得适用缓刑

    B.甲犯抢劫罪,所适用的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缓刑只适用 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对甲可以判处缓刑

    C.丙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完毕后又犯帮助恐怖活 动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对丙不得宣告缓刑

    D.丁 17周岁时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盗窃罪,应 当判处有期徒刑2年。对丁不得适用缓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