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医学类 > 医技职称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 > 专业实践技能 >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_专业实践能力

案例:患者男,65岁,因右侧梗塞致偏侧空间忽略。偏侧空间忽略的刺激为

发布时间:2021-03-19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视觉和触觉

E.视觉、听觉和触觉

试卷相关题目

  • 1案例:患者男,65岁,因右侧梗塞致偏侧空间忽略。偏侧空间忽略发生于

    A.右侧身体和空间忽略

    B.左侧身体和空间忽略

    C.双上肢和空间忽略

    D.双下肢和空间忽略

    E.空间忽略无一定规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案例:患者男,56岁。因“胸痛13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史,后出现压榨性胸痛并向左上肢内侧放射。入院后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41次/分,心音低钝。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1次/分钟,STⅡ、Ⅲ、aVF压低。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患者病情稳定,进行Ⅲ期康复。在进行心电运动试验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A.试验前向患者扼要介绍该试验的方法

    B.试验时应保持空腹

    C.试验前1天避免参加重体力活动

    D.试验前1天停用所有药物

    E.试验前1周禁止吸烟、饮酒

    F.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1周内,不宜参加此试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案例:患者男,56岁。因“胸痛13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史,后出现压榨性胸痛并向左上肢内侧放射。入院后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41次/分,心音低钝。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1次/分钟,STⅡ、Ⅲ、aVF压低。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患者病情稳定,进行Ⅲ期康复。对该患者进行心功能评定,常用的试验方案包括

    A.踏车试验

    B.活动平板试验

    C.血压监控

    D.心率监控

    E.心电图

    F.等长收缩试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案例:患者男,56岁。因“胸痛13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史,后出现压榨性胸痛并向左上肢内侧放射。入院后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41次/分,心音低钝。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1次/分钟,STⅡ、Ⅲ、aVF压低。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患者病情稳定,进行Ⅲ期康复。该患者实施有氧运动训练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做好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

    B.必要时与药物治疗同时使用

    C.不应在寒冷或高温的季节进行

    D.饱餐、咖啡或浓茶后可进行活动

    E.运动时不可以有显著气喘

    F.运动后不可以有显著疲劳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案例:患者男,56岁。因“胸痛13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史,后出现压榨性胸痛并向左上肢内侧放射。入院后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41次/分,心音低钝。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41次/分钟,STⅡ、Ⅲ、aVF压低。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现患者病情稳定,进行Ⅲ期康复。该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不包括

    A.心血管功能障碍

    B.认知障碍

    C.呼吸障碍

    D.小便障碍

    E.语言障碍

    F.行为障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案例:患者男,65岁,因右侧梗塞致偏侧空间忽略。治疗的原则是

    A.再训练

    B.替代

    C.补偿

    D.再训练+替代

    E.再训练+替代+补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案例:患者男,60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6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

    A.颈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椎动脉型颈椎病

    E.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F.混合型颈椎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案例:患者男,60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6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如对该患者行牵引治疗,牵引的角度是

    A.头前屈15°〜25°

    B.头前屈5°〜10°

    C.颈部中立位(0°)

    D.头后伸0°〜15°

    E.头后伸15°〜25°

    F.头后伸25°〜35°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案例:患者男,60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6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如对该患者行牵引治疗,牵引的重量是

    A.1/3体重

    B.1/2体重

    C.1/10体重或稍超过

    D.1/15体重或稍超过

    E.1/20体重或稍超过

    F.1/25体重或稍超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案例:患者男,60岁。双下肢无力7年。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疲乏,呈进行性加重,伴步态不稳,如“脚下踩棉花感”。时作颈项板滞,双上肢沉重、无力。查体: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6棘旁压痛,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踝阵挛(+)。X光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该患者进行颈椎牵引,下列有关注意事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和时间

    B.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C.牵引重量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改变

    D.坐位牵引结束时,先把患者颈部转动,然后取下牵引套,最后站起来

    E.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患者颈部,然后站起来

    F.如果牵引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立即终止牵引,并进行相关处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